- 年份
- 2024(11154)
- 2023(15961)
- 2022(13346)
- 2021(12299)
- 2020(10462)
- 2019(23875)
- 2018(23478)
- 2017(44773)
- 2016(24658)
- 2015(27469)
- 2014(27293)
- 2013(26906)
- 2012(24847)
- 2011(22202)
- 2010(22053)
- 2009(20413)
- 2008(19904)
- 2007(17986)
- 2006(15650)
- 2005(13405)
- 学科
- 济(103021)
- 经济(102917)
- 业(72099)
- 管理(64362)
- 农(51705)
- 企(49843)
- 企业(49843)
- 方法(46855)
- 数学(42049)
- 数学方法(41545)
- 农业(34184)
- 业经(26659)
- 中国(26371)
- 财(24955)
- 地方(21704)
- 学(20819)
- 贸(19260)
- 贸易(19253)
- 易(18745)
- 制(18592)
- 技术(15431)
- 务(15116)
- 财务(15074)
- 财务管理(15037)
- 环境(14721)
- 发(14497)
- 企业财务(14260)
- 银(14018)
- 银行(13950)
- 理论(13587)
- 机构
- 学院(351733)
- 大学(346788)
- 济(142587)
- 经济(139773)
- 管理(134599)
- 理学(117810)
- 理学院(116528)
- 研究(116384)
- 管理学(114334)
- 管理学院(113706)
- 中国(87189)
- 农(84770)
- 科学(76026)
- 京(70882)
- 农业(66087)
- 业大(64106)
- 财(61335)
- 所(60146)
- 中心(56231)
- 研究所(55195)
- 江(53414)
- 财经(49772)
- 经(45423)
- 范(44667)
- 师范(44076)
- 经济学(43266)
- 北京(42806)
- 农业大学(42048)
- 州(41664)
- 省(41405)
- 基金
- 项目(246651)
- 科学(193019)
- 基金(178813)
- 研究(173079)
- 家(158696)
- 国家(157312)
- 科学基金(133934)
- 社会(110522)
- 社会科(104447)
- 社会科学(104414)
- 省(100580)
- 基金项目(95725)
- 自然(88976)
- 自然科(86962)
- 自然科学(86930)
- 自然科学基金(85389)
- 划(82863)
- 教育(79083)
- 资助(71978)
- 编号(69156)
- 重点(55842)
- 发(53848)
- 成果(53821)
- 部(53652)
- 创(51576)
- 科研(48499)
- 创新(48211)
- 计划(47551)
- 课题(47454)
- 国家社会(45687)
- 期刊
- 济(153871)
- 经济(153871)
- 研究(90588)
- 农(84975)
- 中国(67481)
- 学报(65135)
- 农业(57610)
- 科学(56962)
- 大学(48669)
- 财(46803)
- 学学(46759)
- 管理(43733)
- 业经(32094)
- 融(30844)
- 金融(30844)
- 教育(30608)
- 技术(29468)
- 业(28358)
- 财经(23718)
- 经济研究(22508)
- 问题(22052)
- 版(20838)
- 经(20336)
- 业大(18602)
- 科技(17194)
- 技术经济(17171)
- 统计(17123)
- 资源(17005)
- 农业大学(16245)
- 世界(16225)
共检索到502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辛岭 蒋和平
本文利用四川省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年龄、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未成年人数、60岁以上老人数量、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是否有技能、村集体经济收入、劳动力所在村附近企业数量和地形特征虚拟变量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农村劳动力的性别、家庭年收入对非农就业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 影响因素 四川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永红 黄开元
本文用固定时期测算法对四川大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行了测算,借助EVIEWS软件拟合了预测模型;依托四川省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用年龄移算法对农村劳动力供给进行了测算与预测,进而对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判断和预测,并做出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佳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立足于四川省南江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南江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就业 问题 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旻 赵连阁 谭洪波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0~2004年农村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在采用一般统计方法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量模型,分析了辽宁省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在不断加快,但与农村男性劳动力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主要有: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年龄、家中是否有6岁及以下子女、家中是否有15岁以上在校学生、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等。
关键词:
农村女性劳动力 非农就业 影响因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莎 李盛聪
我国正值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土地减少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由于农民文化素养偏低、技能缺乏,其在城市的生活、工作状况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让转移农民在非农产业顺利就业并具备城市化生活所需技能及素养就成为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年四川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开展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却出现转移速度放缓趋势。文章通过对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的深入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思路,从而提出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长效机制的策略。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发展现状 长效机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 彭代彦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本文发现年轻男性劳动力更倾向于提供非农劳动,拥有手艺、社区非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都对非农劳动参与有着显著的正效应,教育的影响却并不明显,人均耕地量对非农劳动参与有负面影响。要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必须提高农民的非农劳动参与率,政府除了要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外,还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努力改善农村社会发展环境。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非农劳动参与 非农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文 姜太碧
本文通过对四川农村144户样本农户就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和提升途径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四川农业就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低于全国农业就业劳动力文化素质;调查户户主文化素质高于全家劳动力文化素质;外出打工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高于在家务农劳动力文化素质;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较高,但心理素质较差;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差异明显。普及义务教育和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四川省 农村劳动力 素质现状 提升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葛翔 王亚萍 杨春
[目的]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四川丘陵地区农业资源匮乏、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难点和关键点。[方法]文章以丘陵低山区遂宁市为例,从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遂宁市大部分地区很难通过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解放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且外出人口众多;第二产业在增加遂宁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同时也有向外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需求;第三产业未来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潜力较大。[结论]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造第一产业结构,挖掘劳动力就业潜力;优化第二产业结构,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展劳动力吸纳空间,实现三产互动和增加就业的双重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葛翔 王亚萍 杨春
[目的]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四川丘陵地区农业资源匮乏、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难点和关键点。[方法]文章以丘陵低山区遂宁市为例,从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遂宁市大部分地区很难通过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解放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且外出人口众多;第二产业在增加遂宁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春燕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一直被认为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对于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实现非农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方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发展规模、技术进步类型和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增量将对行业间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产生不同影响。因此,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计划、偏向性的产业发展政策、选择性的技术进步类型和瞄准性的政策扶持方案,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 需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妍 脱继强
文章基于对江苏省农村的问卷调查,建立Probit模型来研究影响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的增长降低了女性从事非农就业尤其是外出就业的可能性;文化程度越高的女性非农就业的可能性越大,且文化程度越高者更倾向于留在本地就业;拥有技能的女性通常选择外出就业;配偶从事非农就业的女性比配偶纯粹务农的女性更有可能从事非农就业;另外,相比较于经济发达的苏南农村,苏中与苏北农村非农产业部门的吸纳能力相对不足,当地女性非农就业的主要途径是外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琦 曾祥旭
利用贵州省施秉县的7个村569个农民的样本数据,通过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家庭规模、外面务工关系等,其中,年龄对非农就业的影响是先正后负,男性、家庭总人数、外面有务工关系起正向作用;而婚姻状况、人均耕地面积、家中老人、家中小孩、受教育程度、是否有村干部等变量的影响不显著。虽然人均耕地和受教育程度都不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但仍然急需解决好人地矛盾问题和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海
基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引入制度变量,对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规模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户人力资本存量以及国民经济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最重要因素,而制度变量通过影响二、三产业的发展间接影响非农就业。当前,增加农户的人力资本存量和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熊桉
日本在资源贫乏、人多地少的背景下,走城市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第三产业发展之路,较短时间内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其中,政府教育政策起了重要作用。借鉴日本经验,推进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关键是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重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关键词:
日本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民非农就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莉
Binary Logistic回归主要是研究0/1二值品质型因变量与自变量取值之间关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多种学科领域。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市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的问卷调查,运用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震灾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决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四川省地震重灾区18个村庄的调研思考
经济势差与农村劳动力流向——以四川省绵阳市调查为例
农业大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态势、影响及应对——基于四川省501个农户的调查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基于5省2000个农户的调查
西部农村妇女农业生产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对四川省24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异地就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对山东省17地市1873户农民的调查
政府引导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本地转移——以四川省为例
四川省山丘区域农村劳动力供给现状与潜力研究
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以四川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