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4)
2023(12300)
2022(10281)
2021(9356)
2020(7796)
2019(17807)
2018(17298)
2017(33061)
2016(18457)
2015(20353)
2014(20185)
2013(20168)
2012(18762)
2011(17002)
2010(17075)
2009(15966)
2008(15942)
2007(14796)
2006(12986)
2005(11254)
作者
(56990)
(48395)
(48201)
(45625)
(29890)
(23459)
(21650)
(19185)
(17980)
(16984)
(16478)
(15939)
(15305)
(15177)
(14972)
(14890)
(14764)
(14092)
(13894)
(13691)
(12427)
(11814)
(11697)
(11138)
(10964)
(10844)
(10688)
(10513)
(9961)
(9811)
学科
(79901)
经济(79826)
(55861)
(50356)
管理(45342)
(33925)
企业(33925)
方法(33801)
农业(33277)
数学(30473)
数学方法(30227)
业经(22571)
中国(20066)
(18371)
(16550)
地方(16379)
(15941)
贸易(15940)
(15549)
(14990)
(12717)
农业经济(12433)
技术(11391)
(11162)
环境(11132)
银行(11095)
(10720)
(10526)
(10496)
发展(10313)
机构
学院(272273)
大学(268272)
(112208)
经济(110073)
管理(101450)
研究(93383)
理学(88909)
理学院(87896)
管理学(86372)
管理学院(85888)
(76417)
中国(70119)
科学(61633)
农业(59699)
(55047)
业大(53693)
(49726)
(46904)
研究所(45716)
中心(43984)
(41172)
财经(38006)
农业大学(37808)
(34651)
(34346)
经济学(34155)
师范(33863)
北京(33402)
(32417)
(32016)
基金
项目(187742)
科学(145813)
基金(135732)
研究(130894)
(121495)
国家(120383)
科学基金(100894)
社会(84136)
社会科(79386)
社会科学(79357)
(75798)
基金项目(73118)
自然(66106)
自然科(64566)
自然科学(64540)
自然科学基金(63417)
(63011)
教育(58324)
资助(53513)
编号(52734)
重点(42329)
(41794)
成果(41291)
(41187)
(40974)
(39133)
科研(36751)
计划(36728)
创新(36648)
(35990)
期刊
(124667)
经济(124667)
(79035)
研究(70131)
学报(54125)
农业(53489)
中国(52660)
科学(46620)
大学(40002)
学学(38650)
(34714)
管理(29812)
业经(27730)
(25635)
(24678)
金融(24678)
教育(20932)
技术(20433)
问题(18330)
经济研究(18272)
财经(18254)
(17883)
业大(16382)
(15660)
农业经济(14961)
农村(14779)
(14779)
农业大学(14502)
世界(13926)
技术经济(13798)
共检索到389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苗瑞卿  戎建  郑淑华  
本文在对托达罗模型和杨春瑰模型提出修正意见之后 ,综合了新古典主义和结构主义方法 ,重新建立了劳动力转移模型。通过对此模型的递推求解 ,本文分析了影响劳动力转移速度和数量的因素 ,论证了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高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的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建新  舒宏应  田云  
本研究首先科学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测算体系并测算了我国1991~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发现总体呈现"上升一下降—再上升"的三阶段变化特征。进一步,基于LMDI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因素、农业经济水平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与基期相比,分别累计推动了165.52%、147.21%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效率因素与人口规模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基期相比,分别累计抑制了192.95%、27.49%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曾军丽  刘玉萍  
本文从"关于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入手,得出影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然后运用1991-2010年西部12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化水平、劳动力素质、农村劳动力生产率正相关,与城镇登记失业率负相关。其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因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友根  蒋晓川  
本文在时间序列数据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运用西部省(市、自治区)2004年截面数据,对2003年西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比重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经济结构、人力资本状况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户籍制度、农用土地制度等深层影响因素作了简要说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秀荣  
农村劳动力的成功转移,是一个国家步入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本文通过对国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后指出: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村劳动力对非农产业岗位的适应能力是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举措。并在对我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职业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闵远光  
应用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微观角度研究了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镇因素:城镇推力和城镇拉力。分析显示:2000年到2004年,影响农民工进城的城镇因素中,城镇推力和拉力都有所增强,表明城镇因素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正日益加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秦华  夏宏祥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水平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根本原因,当今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现象,既能提高农民家庭的收入,又能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农村和城市均得到良性发展。而要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合理流动,必须提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保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明梅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实现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燕妮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且其合理、有序转移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课题在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基础上,提出了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找出解决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芸  邹杨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的基础上,选取2001-2012年度的8个代表性指标,对现实农村人口迁移量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产业载体和生活成本是阻碍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的两大原因;农业发展对人口转移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在吸纳就业方面存在较大的潜力。因此,一个有序的、分层的农村人口梯度转移模式应重点关注产业、区位与文化教育梯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宇峰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但使农民的经济压力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缓解,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增长以及人力资本的积蓄,也为传播先进的城市文明和先进文化提供了一个较为有效的渠道。文章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社会经济也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如:阻碍"三农"问题的解决、给城市就业带来更大压力、干扰正常生产秩序、抑制产业结构升级等。从长远来看,如果我们不正视这些不利的影响就不能真正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更不能实现中共十七大提出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工业化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性,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道路所证实。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都曾经或必将面对的重要课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和机制是十分复杂的,从成本收益的经济学视角,运用局部静态均衡分析方法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非经济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和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卫红  刘秀娟  刘冬蕾  
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诸多限制,本文选取河北省保定市8村庄的农村已婚女性为研究样本,应用prob it模型分析其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为促进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转移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梁彩兴  刘冬蕾  赵卫红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比较重,解决好农民最关心的就业问题成为战略发展重中之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和背景下,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对于加快河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河北省的抽样调查数据,科学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促进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就地转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汝良  贾仁安  董秋仙  
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多种方式,其中农村劳动力向小城市或县城转移,是大多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途径。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农村人口在从农民变成农民工,再变成城镇人口的过程中,是在拉力和推力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