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2)
- 2023(12712)
- 2022(10979)
- 2021(10390)
- 2020(8359)
- 2019(19352)
- 2018(19507)
- 2017(37622)
- 2016(20344)
- 2015(22925)
- 2014(22971)
- 2013(22887)
- 2012(20895)
- 2011(18945)
- 2010(18905)
- 2009(17392)
- 2008(16874)
- 2007(15030)
- 2006(13338)
- 2005(11658)
- 学科
- 济(86528)
- 经济(86430)
- 业(62235)
- 管理(52952)
- 农(50459)
- 企(41289)
- 企业(41289)
- 方法(36459)
- 农业(33639)
- 数学(30992)
- 数学方法(30650)
- 业经(24461)
- 中国(22477)
- 学(18641)
- 财(18458)
- 地方(17995)
- 制(15501)
- 理论(14606)
- 贸(13949)
- 贸易(13944)
- 易(13548)
- 发(13526)
- 技术(12787)
- 和(12651)
- 农业经济(12543)
- 策(12379)
- 环境(12222)
- 教育(11912)
- 银(11580)
- 银行(11541)
- 机构
- 学院(293201)
- 大学(292687)
- 管理(119540)
- 济(117823)
- 经济(115320)
- 理学(104741)
- 理学院(103664)
- 管理学(102005)
- 管理学院(101500)
- 研究(96725)
- 中国(71972)
- 农(64040)
- 京(61881)
- 科学(60224)
- 业大(49884)
- 财(49839)
- 农业(48768)
- 所(48042)
- 中心(44333)
- 研究所(43881)
- 江(41786)
- 财经(40470)
- 范(39696)
- 师范(39429)
- 北京(38609)
- 经(36973)
- 院(33943)
- 州(33934)
- 经济学(33929)
- 经济管理(33235)
- 基金
- 项目(202378)
- 科学(159261)
- 研究(151645)
- 基金(146662)
- 家(126647)
- 国家(125482)
- 科学基金(108076)
- 社会(95461)
- 社会科(89944)
- 社会科学(89922)
- 省(79324)
- 基金项目(78911)
- 自然(69031)
- 教育(67611)
- 自然科(67350)
- 自然科学(67337)
- 自然科学基金(66113)
- 划(65486)
- 编号(64103)
- 资助(58961)
- 成果(51660)
- 部(44793)
- 重点(44244)
- 发(43667)
- 课题(42200)
- 创(41734)
- 创新(38776)
- 国家社会(38673)
- 教育部(38140)
- 科研(38060)
- 期刊
- 济(134291)
- 经济(134291)
- 研究(84841)
- 农(67478)
- 中国(56278)
- 学报(47064)
- 农业(46176)
- 科学(44224)
- 管理(39225)
- 大学(36756)
- 财(34792)
- 学学(34708)
- 教育(32073)
- 业经(27411)
- 融(24433)
- 金融(24433)
- 技术(24005)
- 业(20586)
- 财经(18898)
- 问题(18545)
- 经济研究(18346)
- 版(16233)
- 经(16026)
- 图书(15644)
- 农业经济(15032)
- 科技(14943)
- 理论(14610)
- 农村(14426)
- 村(14426)
- 技术经济(14113)
共检索到422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娟
国内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论述颇多,其理论体系也较为完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众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进行整理综合,着重将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并对其作一些简单的评述。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研究述评 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忻怡
针对中国"农民工"现象,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无法作出合理解释,其原因是与国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步转变为城市市民不同,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分两步走。本文在对国内学者有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的理论述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的思路:深刻认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长期性;逐步突破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社会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工土地权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压力;积极引导农民"兼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志刚 李娜
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文献,重点评述了解释"为何城乡收入差距没有随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而缩小"的各种理论观点,以及针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一假说进行的经验检验。在对各种理论观点和经验检验方法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永丽 黄祖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比较清晰的阶段性特征,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取得了一定成就,推动了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国际社会的接轨。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急剧变革,农村劳动力流动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将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产生一些新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农村 农村劳动力流动 述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劲松
针对中国的"农民工"现象,国外经典的人口流动理论无法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其原因是国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基本上是一次性的转变成为城市市民,而中国由于制度的约束,这个过程需要分成两步来完成。本文在对国内学者针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理论研究述评的基础上,引入权益保护与家庭迁移因素,将托达罗模型分成两个阶段,从而完成"两阶段"转移理论的模型化构建,该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中国的"农民工"现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峰华
本文用哲学、地理学、人口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对外国和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进行了评析,并且对中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为我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实践;转移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建军 孙君
文章对1980~2011年不同时期的劳动力价格趋同情况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0~1987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与城镇劳动力工资的差距较大;1988~1994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超过了城镇劳动力工资;1995~2003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与城镇劳动力工资的差距逐渐扩大,尤其是1998年以后工资差距迅速加大;2004~2011年,二者的差距又开始逐步缩小,并有逐步动态趋同的趋势,虽然趋同的速度总体上不是很快,但有加速的趋势。
关键词:
农村转移劳动力 价格扭曲 价格趋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巧玲
在中国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影响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及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和特点,结合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提出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认识。
关键词:
美国 日本 农村劳动力转移 理论 实践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秀霞
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农村劳动力“剩余”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涵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吉林省农村劳动力“剩余”的数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进行了估算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得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未必是“剩余”,“剩余”的农村劳动力未必就“转移”的结论,提出引导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刚强 孟霞 石欣 高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见,城乡间公共服务差异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日益得到重视。深入分析公共服务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因,对于完善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缓解大城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灵
有序而合理转移剩余劳动力,能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统筹等现实问题。在全球经济复苏、我国经济发展放缓而造成的农村劳动力减少、城镇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就业压力大的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应该要运用有效的方式增加就业渠道,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和就业。本文在阐述农村劳动力目前就业转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完善转移就业政策的方式,进一步研究实施劳动力转移政策时应该重视的几个关系。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兰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迁出地的推力和转入地的拉力,前者包括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收入差异激励、资源环境竞逐和个体预期;后者包括劳动力密集型出发的产业政策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减的社会政策。但是,既有的城乡二元化身份、用工制度恶化等,阻碍了劳动力转移。而利用既有的SA8000制度引导用工环境,扭转二元身份差异,推进职业培训教育券,完善多元化劳资纠纷解决途径,将是有效地促进劳动力良性转移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法律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征 张正河
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从耗散结构理论和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学模型,试图通过这个模型估算出各自变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提出权利构成资本的命题,并在制度的范畴下讨论了农民权利的资本化要求以及这种转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和作用,并对农民进城的障碍做了分析探索。
关键词:
近平衡 农村劳动力转移 权利的资本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钱永坤
文章将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行为分为边在家务农边寻找异地工作和先转移到异地再寻找工作两种方式,结果发现托达罗模型只能解释第二种方式,而实际调查证实中国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主要采取第一种方式。作者建立了采用这两种方式进行异地转移的条件及如何在这两种方式之间进行选择的模型,分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大量选择在家寻找工作模式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异地转移 搜寻 保留工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