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6)
- 2023(9021)
- 2022(7352)
- 2021(7165)
- 2020(5906)
- 2019(13749)
- 2018(13912)
- 2017(26996)
- 2016(14858)
- 2015(16918)
- 2014(16867)
- 2013(16633)
- 2012(15487)
- 2011(14099)
- 2010(14767)
- 2009(13721)
- 2008(13484)
- 2007(12231)
- 2006(11008)
- 2005(9770)
- 学科
- 济(65595)
- 经济(65526)
- 农(49586)
- 业(44005)
- 农业(33088)
- 管理(30592)
- 方法(26942)
- 数学(23890)
- 数学方法(23316)
- 企(22561)
- 企业(22561)
- 业经(19344)
- 中国(16962)
- 地方(12921)
- 贸(12620)
- 贸易(12616)
- 学(12600)
- 农业经济(12435)
- 易(12348)
- 制(12344)
- 发(11520)
- 财(11029)
- 融(10405)
- 金融(10402)
- 理论(10262)
- 策(9836)
- 银(9649)
- 银行(9622)
- 发展(9607)
- 展(9590)
- 机构
- 学院(216928)
- 大学(213734)
- 济(89894)
- 经济(88131)
- 管理(82125)
- 研究(74889)
- 理学(71384)
- 理学院(70613)
- 管理学(69023)
- 管理学院(68665)
- 中国(58179)
- 农(57138)
- 科学(46024)
- 京(44981)
- 农业(43610)
- 业大(39173)
- 所(38687)
- 财(37301)
- 研究所(35284)
- 中心(34854)
- 江(33006)
- 范(30094)
- 师范(29820)
- 财经(29570)
- 北京(27986)
- 农业大学(27132)
- 经(26949)
- 经济学(26661)
- 州(26051)
- 院(25516)
- 基金
- 项目(143712)
- 科学(112881)
- 研究(106787)
- 基金(103543)
- 家(90559)
- 国家(89733)
- 科学基金(75963)
- 社会(67444)
- 社会科(63484)
- 社会科学(63466)
- 省(56926)
- 基金项目(54171)
- 教育(48716)
- 自然(48022)
- 划(47458)
- 自然科(46945)
- 自然科学(46934)
- 自然科学基金(46059)
- 编号(45295)
- 资助(42953)
- 成果(37251)
- 农(32600)
- 部(32220)
- 重点(32199)
- 发(32100)
- 课题(30635)
- 创(29395)
- 国家社会(27776)
- 创新(27462)
- 教育部(27014)
- 期刊
- 济(105177)
- 经济(105177)
- 农(62875)
- 研究(59984)
- 中国(46759)
- 农业(43029)
- 学报(35012)
- 科学(33514)
- 大学(27914)
- 学学(26537)
- 管理(25609)
- 财(24992)
- 教育(24009)
- 业经(23386)
- 融(22810)
- 金融(22810)
- 业(19969)
- 技术(18907)
- 问题(15224)
- 农业经济(14713)
- 农村(14378)
- 村(14378)
- 经济研究(13800)
- 版(13746)
- 世界(13433)
- 财经(13413)
- 经(11470)
- 统计(11399)
- 业大(11250)
- 资源(10952)
共检索到325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国华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直接源于工业化,政府干预起助推作用,最终导致农业的衰退;美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工业化、集中式的城市化互为推动;韩国外向型经济政策、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企业结构、空间集中的城市发展战略、发达的教育使其成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印度落后的农业、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滞后的农村教育造就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迟缓;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于工业化,转移过程中,农民职业转移与身份改变、地域迁移相分离,分散式的小城镇构成转移的主要载体。通过比较各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从中得出启示:农业发展是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础和保证;工业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坚
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胡坚一、概述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产业结构的转变。根据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三趋势之一──配弟-克拉克趋势,在三次产业结构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将首先转入第二产业,从而导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珊珊 王东阳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及非农产业转移,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期间快速完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特点,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日本 农村劳动力转移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爱华
英国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以及不同时期的对策,在借鉴英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探讨,提出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启示。
关键词:
英国 农村劳动力转移 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史保金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借鉴英国、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合理确定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农业内部转移为基础,积极引导农业“兼业”;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来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模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安强 贾兵强 姜峥
“科教兴村”计划的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如何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国外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通过对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考察,归纳概括出其主要的动因,并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科教兴村” 和谐社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向群 王朝晖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国,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不同模式。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可划分为发达地区的区域内转移、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内转移和跨区域转移等三种模式。分析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从中得到启示,为浙江及其他地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转移模式 “三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恒波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 ,在推进我国农村的小康建设中至关重要。英国是世界上农村劳动力转移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 ,其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经验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在综合评述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中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英国 农村 劳动力 转移特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志新 李亚 任欣
日韩两国在20世纪50年代与中国当前发展形势基本相同,都有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发展基础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日韩两国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政府重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选择合理的转移方式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因此,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同时选择合理的转移方式,既要依靠工业化发展来吸纳部分农村劳动力,也要通过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就地转移就业。
关键词:
农村非农化 城市贫民窟 农村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仙娥 王春艳
本文在比较几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同时 ,分析了这些国家或地区出现不同转移模式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的经济绩效。这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择优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模式 比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战冬梅 战梦霞
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英、美、日三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雅丽 范秀荣
借鉴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提出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目标,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立足于西部特色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在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稳步转移。
关键词:
西部 农村劳动力 转移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令国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特别是向城市转移,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和基本规律。中国在近20年来也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浪潮,尽管中国在人口供给规模、市场发育状况、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和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决定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他们会有所不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姝 韩学平
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都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印度与中国同属于金砖国家,历史背景与国情现状相似。印度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迟缓;转移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也呈现不均衡的发展态势。本文通过对印度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凝滞状态进行分析,从产业结构的发展类型、就业制度、户籍制度、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出对中国新时期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景维 钟涨宝
中印两国不同的政治架构与行政生态,使两国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治理中呈现出不同的理念、模式和策略。印度自由放任型的迁移体系强调迁移作为基本人权的要素与地位,在城市化过程中采取了包容性和以服务为驱动的治理范式。中国规制型的迁移体系突显了户籍制度及其背后的城乡利益分配与二元保障结构的体制约束,形成了以城市利益为中心和注重政策供给的治理特征。两国应相互借鉴各自治理模式中的优点,在政府角色定位、城乡利益关系调节和公共服务供给策略等方面进行优化与重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城镇化 治理 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