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3)
2023(12059)
2022(10308)
2021(9687)
2020(8180)
2019(18851)
2018(18665)
2017(36220)
2016(20302)
2015(22956)
2014(23070)
2013(23052)
2012(22044)
2011(20123)
2010(20852)
2009(19634)
2008(19984)
2007(18716)
2006(16893)
2005(15284)
作者
(60392)
(50974)
(50865)
(48551)
(32262)
(24366)
(23033)
(19690)
(19183)
(18579)
(17534)
(17009)
(16246)
(16229)
(16107)
(15719)
(15635)
(14911)
(14773)
(14763)
(12947)
(12843)
(12562)
(11837)
(11739)
(11614)
(11558)
(11341)
(10541)
(10402)
学科
(87108)
经济(87015)
(60367)
管理(51487)
(51435)
(38190)
企业(38190)
农业(33964)
方法(33740)
数学(29560)
数学方法(29169)
中国(24389)
业经(23292)
(21116)
地方(19667)
(19447)
(18089)
(17313)
贸易(17305)
(16827)
(15349)
(14895)
银行(14855)
(14227)
(13661)
(13280)
金融(13276)
农业经济(12593)
(12490)
及其(12220)
机构
学院(298993)
大学(295832)
(125492)
经济(122701)
管理(111364)
研究(106374)
理学(94643)
理学院(93567)
管理学(91887)
管理学院(91318)
中国(83105)
(69834)
科学(64520)
(62885)
(58382)
(55800)
农业(53746)
中心(50474)
研究所(50185)
(49719)
业大(49264)
财经(44745)
(41164)
师范(40814)
(40402)
北京(39582)
(38638)
经济学(37556)
(36768)
(36136)
基金
项目(188450)
科学(147402)
研究(140864)
基金(134983)
(117036)
国家(115923)
科学基金(97771)
社会(88314)
社会科(83212)
社会科学(83187)
(74856)
基金项目(70840)
教育(63871)
(62424)
自然(61322)
自然科(59824)
自然科学(59799)
编号(59683)
自然科学基金(58739)
资助(55342)
成果(50659)
(42453)
重点(42438)
(42248)
课题(41149)
(38220)
(37651)
(36532)
创新(35800)
国家社会(35790)
期刊
(150924)
经济(150924)
研究(90214)
(72603)
中国(65112)
农业(48888)
学报(47980)
科学(44800)
(43752)
大学(36779)
管理(36707)
(34722)
金融(34722)
学学(34596)
教育(32828)
业经(29562)
技术(24716)
(23484)
财经(21844)
经济研究(21456)
问题(21160)
(18830)
(17663)
世界(16347)
农村(16188)
(16188)
农业经济(15648)
(15470)
技术经济(15176)
图书(14766)
共检索到467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饶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仁船  郑文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杨晓春  
从世界范围来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实践经验表明,职业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劳动力转移后职业以及收入的稳定性,并有利于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向性和半径偏小的特征,因此,政府必须统筹布局,通过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和相关机制,调动职业机构灵活办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伟玲  
现阶段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 ,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转移速度有所放慢。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困难的基础上 ,提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些对策 :强化教育培训 ,提高素质 ,增强农村劳动力择业竞争能力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实现城乡互动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秀荣  
针对我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不足的问题,结合对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分析了我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及优化劳动力转移环境等措施与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申秀清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国家的有效途径。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顺利实施转移应采取的措施有:(1)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就地转移;(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3)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4)招商引资,拓展劳动力转移空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育才  
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民致富、提高农村人口的消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走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误区,形成统一的认识框架,推行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并在此框架下实施财税体制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劳动社保制度改革,以及户籍等相关配套制度改革,缓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保证社会的和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傅伯仁  李爱宗  张亮  王波  
我国正处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急剧转移的关键阶段,及时深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新变化和原因及应对策略,具有战略性意义。文章阐述了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缓解而留守老人问题凸显;户籍"瓶颈"缓解而土地"瓶颈"凸显;"侯鸟"问题缓解而"蜗居"问题凸显等重大变化。分析了残缺的土地产权制度;排斥性的城镇住房制度;歧视性城市就业政策等产生新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因地制宜地推进城镇化;继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农村公共养老服务体系等应对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简玉兰  
随着土地的减少,农村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就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全喜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转移环境复杂化、主体年轻化、媒介信息化、理念生态化等特点。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反贫困带来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它促进农村反贫困内核转变、农村反贫困目标的升级、农村反贫困时效的延伸、农村反贫困方式的完善、农村反贫困理念的更新;另一方面它使农村反贫困遭遇精英主体的流失、产业基础的薄弱、资金投入的短缺、公共管理基础的弱化、留守人员问题突出等难题。因此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形势下,农村反贫困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力"、"市场的牵引力"、"农民的主体力"、"社会的参与力"四力合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国祥  
从发展观角度研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解决农民非农机化问题,加强农业基础,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因此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提高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课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国祥  
从发展观角度研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解决农民非农机化问题,加强农业基础,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因此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提高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课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匡小明  
本文针对中部六省提出了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承接产业转移两个重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秀荣  
农村劳动力的成功转移,是一个国家步入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本文通过对国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后指出: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村劳动力对非农产业岗位的适应能力是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举措。并在对我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职业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