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6)
2023(9645)
2022(8118)
2021(7514)
2020(6330)
2019(14700)
2018(14433)
2017(27663)
2016(15593)
2015(17757)
2014(17773)
2013(17722)
2012(16566)
2011(15088)
2010(15406)
2009(14264)
2008(14323)
2007(13435)
2006(11681)
2005(10276)
作者
(45541)
(38906)
(38750)
(36950)
(24086)
(18771)
(17394)
(15261)
(14464)
(13750)
(13220)
(12870)
(12241)
(12160)
(12078)
(12054)
(11967)
(11211)
(11157)
(11121)
(9843)
(9654)
(9550)
(8977)
(8948)
(8772)
(8767)
(8482)
(8054)
(7969)
学科
(69802)
经济(69745)
(49983)
(46983)
管理(34977)
农业(33130)
方法(28963)
数学(26259)
数学方法(26047)
(25242)
企业(25242)
业经(19963)
中国(18362)
地方(15107)
(14933)
(13127)
(12750)
贸易(12749)
(12428)
(12426)
农业经济(12385)
(11778)
理论(10109)
发展(9745)
(9726)
(9618)
劳动(9601)
(9570)
(9508)
农村(9488)
机构
学院(229786)
大学(223203)
(96581)
经济(94625)
管理(85076)
研究(76826)
理学(73909)
理学院(73129)
管理学(71877)
管理学院(71472)
(61931)
中国(58225)
科学(47752)
农业(47621)
(45810)
业大(42009)
(40771)
(39888)
中心(36941)
研究所(36258)
(35899)
财经(32720)
(30452)
师范(30164)
(29798)
经济学(29754)
农业大学(29445)
北京(28110)
(27875)
经济学院(27268)
基金
项目(152192)
科学(118451)
研究(113629)
基金(108060)
(93885)
国家(92985)
科学基金(78685)
社会(71596)
社会科(67410)
社会科学(67388)
(62524)
基金项目(58035)
教育(52456)
(50774)
自然(48844)
编号(48630)
自然科(47681)
自然科学(47665)
自然科学基金(46798)
资助(43143)
成果(38544)
(35076)
(34358)
(34122)
重点(34075)
课题(32944)
(31759)
创新(29649)
国家社会(29492)
科研(28930)
期刊
(110417)
经济(110417)
(66856)
研究(62663)
中国(49442)
农业(45486)
学报(38698)
科学(34810)
(30152)
大学(29795)
学学(28500)
教育(26081)
业经(25214)
管理(24394)
(21900)
金融(21900)
(21442)
技术(20520)
问题(16402)
财经(15811)
经济研究(15344)
农业经济(14875)
农村(14572)
(14572)
(14429)
(13636)
世界(12563)
经济问题(11845)
技术经济(11816)
资源(11550)
共检索到336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佳春  李兴绪  
一、引言作为反贫措施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在云南省实施以来,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户为样本,采用研究因果关系效应的匹配估计方法,评价云南省沿边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应。二、培训参与情况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云南省红河州农村住户调查"和"云南省德宏州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库。由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谢佳春  李兴绪  向其凤  刘建旭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是云南沿边地区农村反贫困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以云南红河和德宏民族自治州2053户农户数据为例,描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参与情况,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模型估计培训效应。结果显示:2006-2008年样本农户年均培训参与率为26.39%;参加培训的农户能从项目中获得的收益最大(18.99%),未参加培训的农户从项目中获得的收益最小(18.09%)。这一方面证实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作为沿边地区农村反贫措施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云南沿边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象选择的针对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崔斌  葛军  
近年来各地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问题,制定了积极的政策与措施,采取多种培训方式,使培训内容上更多样化。文章在对南京城郊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效果的建议和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振东  黄汝群  李海洋  潘伟彬  俞建雄  
文章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培训的可能性及教育培训的失衡的原因,提出了教育培训的模式思路及教育培训的保障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靖  刘超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同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众多相似之处,本文试图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建构一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系统,并对其特点进行总结和解读,目的在于客观认识培训系统的生态规律,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推动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裴春秀  雷运福  
为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益,本文以永州市扶贫培训基地管理调查为基础,采用 SWOT 分析法,对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管理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详尽的剖析,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办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克勤  刘超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同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众多相似之处。我们试图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建构一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生态系统,并对其特点进行总结和解读,目的在于客观认识转移培训生态系统的规律,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推动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超  
"云和师傅"是云和县人民政府建立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模式。其由云和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中心统一实施,主要分为后备云和师傅专业技能培训和云和师傅后续素质培训两种,培训领域涉及当地农业生产的多个行业,主要采用本地集中培训的模式。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培训结构失调、模式单一、政府过度主导等问题,为此,其在未来发展中应重视对女性及偏远乡镇人口的培训、采用更加灵活的培训模式、增强对政府的监督。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武国定  方齐云  李思杰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效应包括配置效应、节本效应、聚集效应和提升效应。本文在界定这些概念、建立测算公式和收集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及其经济和社会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会促进农民收入提高,为农业发展和农民消费提供资金,促进耕地资源合理配置,还会较大幅度地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成本,创造就业机会,促进GDP增长,加速城市化进程。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负面效应是它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二元用工制度”和“城市二元社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竹  赵永乐  俞宪忠  张新岭  
当边际生产率大于零时,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会减少农村总产出,增加城市总产出,而整个社会的总体经济效应为两者的代数和。文章通过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城市和社会三者的经济影响,证明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数量存在最佳值,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分为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处于第一阶段,即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社会总体经济效应增加,所以应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国强  靳卫杰  
由于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缺乏技能,为提高工作和生活水平他们愿意参加培训。但存在的问题是培训费用过高,培训资源相对短缺,培训质量不高等。本文研究了中央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政策的演变,对比了各地方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补贴金额,并同时提出政策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万甫  
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不只是关系到农村和农民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的战略问题。在此过程中,对农民的转移培训是一个重要环节。借鉴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做法,结合国情,本文在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培训状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于法鸣   戴平   陶启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饶亮  
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新机遇和新阵地。但是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以说在很多方面才刚刚起步,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比如价值取向模糊、教育资源领域问题重重、运行机制跨界协作明显不强、发展动力和吸引力仍然不足等问题都有待及时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唯有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为准绳,从重构和整合价值取向、建设教育资源、推动跨界协作一体化运行和多层面增强吸引力等方面努力,方能推动我国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竺鹏  
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着地方政府部门认识不足,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培训教学工作不适应农民的需要等问题。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应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认识,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训促转移,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