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8)
2023(5618)
2022(4446)
2021(4293)
2020(3335)
2019(7514)
2018(7304)
2017(13872)
2016(7373)
2015(7841)
2014(7576)
2013(7623)
2012(7124)
2011(6511)
2010(6515)
2009(6107)
2008(5870)
2007(5649)
2006(5138)
2005(4461)
作者
(20561)
(18244)
(17646)
(16643)
(10638)
(8721)
(7594)
(7098)
(6800)
(6194)
(6183)
(5795)
(5458)
(5430)
(5355)
(5285)
(5195)
(5104)
(5026)
(4792)
(4513)
(4355)
(4310)
(4294)
(4115)
(4089)
(4061)
(3742)
(3677)
(3616)
学科
(50121)
(34630)
经济(34590)
农业(34242)
(31346)
业经(15185)
管理(14215)
农业经济(12282)
中国(10128)
(9468)
农村(9451)
(9309)
(9219)
收入(9214)
劳动(9202)
地方(8843)
(8602)
企业(8602)
方法(8322)
发展(8234)
(8232)
分配(8132)
数学(7448)
(7434)
数学方法(7407)
土地(7170)
建设(6919)
人口(6642)
(6498)
农业劳动(6451)
机构
学院(107823)
大学(100948)
(48497)
经济(47689)
(43769)
管理(42953)
理学(38134)
理学院(37787)
管理学(37229)
管理学院(37062)
研究(36481)
农业(32812)
中国(29682)
业大(25080)
科学(21918)
农业大学(20244)
(19840)
(18241)
中心(18225)
(18011)
(16490)
研究所(16456)
经济管理(15840)
(15380)
(14446)
(14159)
财经(14013)
(13749)
师范(13648)
经济学(13551)
基金
项目(74683)
科学(59938)
研究(57456)
基金(55161)
(47743)
国家(47162)
科学基金(40748)
社会(39150)
社会科(36490)
社会科学(36484)
(30908)
基金项目(30091)
(27352)
编号(24929)
自然(24202)
(23784)
自然科(23630)
自然科学(23627)
教育(23495)
自然科学基金(23206)
资助(19866)
成果(18861)
(18134)
(16601)
国家社会(16513)
(15983)
(15878)
重点(15848)
(15668)
课题(15375)
期刊
(62446)
经济(62446)
(53357)
农业(36388)
中国(27220)
研究(27078)
业经(18906)
科学(18318)
学报(18155)
大学(15363)
(15205)
学学(15135)
农业经济(14458)
农村(13665)
(13665)
(11933)
金融(11933)
(11103)
管理(10057)
问题(9646)
农村经济(9193)
(9163)
世界(8283)
社会(8007)
经济问题(7996)
技术(7744)
业大(7535)
社会科(7521)
社会科学(7521)
资源(7166)
共检索到161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红  
减贫事业和经济发展中,农村劳动力转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来减贫这一目标,在遇到刘易斯转折点后迎来了巨大的问题。在此将通过入微的观察,结合大量准确数据与科研成果,实现对当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减贫事业发展中将遇到的问题的深入探讨和这一举动会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何种贡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华珂  何春  崔万田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减贫的作用机理,即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增加非农收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减少贫困。然后选取了中国18个省份2000年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贫困的减少。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提出了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信息渠道、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制度以及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技能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夏玉莲  匡远配  曾福生  
基于中国5省25个贫困村1218户农户3年的跟踪调研数据,定量研究了农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减贫之间的关系,探析了农地流转促进农民减贫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农地流转通过能力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双重作用促进农民减贫,目前收入效应占相对主导地位。农地流转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了当下农民在新环境中的能力贫困状况,并能进一步促进收入效应,让农民脱贫的速度更快、可能性更大、返贫概率更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夏玉莲  匡远配  曾福生  
基于中国5省25个贫困村1218户农户3年的跟踪调研数据,定量研究了农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减贫之间的关系,探析了农地流转促进农民减贫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农地流转通过能力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双重作用促进农民减贫,目前收入效应占相对主导地位。农地流转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了当下农民在新环境中的能力贫困状况,并能进一步促进收入效应,让农民脱贫的速度更快、可能性更大、返贫概率更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春  崔万田  
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减贫的作用机制。选取中国25个省份2000-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全国层面上,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贫困的减少;区域层面上,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贫困减少的作用最大,东部地区最小。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及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素质技能等减贫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任碧云  孟维福  
本文采用2006—2018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传导机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1)包容性金融发展不仅能够直接降低农村贫困水平,而且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间接降低农村贫困水平。(2)从包容性金融发展具体维度来看,金融渗透度、金融可获得性、金融使用效用性和金融承担度的提升能够降低农村贫困水平,且金融渗透度对农村贫困水平的影响最大,金融使用效用性、金融可获得性和金融承担度对农村贫困水平的影响依次减弱。(3)从区域角度来看,无论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都能够显著降低农村贫困水平,且在东部地区存在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中介变量的不完全中介效应,但在中西部地区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本文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传导机制的研究为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晶  孙亚南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我国历届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贫困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问题。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措施以及减贫效应,以期对我国当前和今后做好农业劳动力转移工作以及各级政府建立健全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科学机制做出有益探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琦  罗明忠  唐超  
理性的农村劳动力会对非农转移与农业内部转移的收益进行比较,并结合其对转移成本的支付能力做出转移选择,而转移成本深受劳动力家庭资源禀赋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劳动力转移选择与家庭资源禀赋密切相关,相较于非农转移,农内转移虽然是农户最大化家庭收益的次优选择,却也是控制转移风险和费用的最优选择。因此,要结合现阶段产业发展的实际,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为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洪银  
采用数理方法研究技术进步对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作用规律。研究认为,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在规模报酬递减阶段,采用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生产较高需求弹性的产品,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效应才能得以发挥。研究还表明,长期内,技术进步能够扩张劳动需求;技术进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正向作用,而非农部门资本产出弹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负向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谷跃兵  
农村流通产业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成为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方式。农村流通产业是新的经营和生产方式,运用优化生产要素、专业化分工,拓展就业门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通产业是现代农业和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联系的重要枢纽,直接或间接转移农村劳动力,保障转移的有效性和质量。本文在阐述农村流通产业在转移劳动力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转移劳动力的内在机理,对农村流通产业促进劳动力转移以及推动产业化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大湖  丁士军  谭昶  
[目的] 旨在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减贫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以期准确估计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减贫的作用。[方法] 基于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设置邻接、地理和经济三种空间权重矩阵,实证检验了2007-2017年期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结果] 我国省域农村贫困发生率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均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农村贫困发生率呈现出“高-高”和“低-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在邻接权重下,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每提高1%,使得本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317%,邻近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136%;在地理权重下,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每提高1%,使本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323%,邻近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129%;在经济权重下,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每提高1%,将使本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0.315%,邻近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0.192%。[结论]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有利于本区域内的农村贫困减少,还可以通过溢出效应来缓解相邻地区的农村贫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宜勇  
农业减税能够通过宏观经济环境、中观转移限制和微观主体条件三个维度的因素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风险不断加剧,农业减税政策有效缓解了风险水平的上升,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桂文  王青  张荣  
文章基于逻辑推演与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非农就业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收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增强农民的收入挣得能力,以及降低农业人口占比提高农民的政策影响力4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显著降低了贫困发生率,对农村减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农业转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国家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减轻农村贫困也有重要影响。文章建议,为更好地发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实施差别化的扶贫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倩  
目前,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是"三农"问题,而在"三农"问题中,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化转移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一般是走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从而伴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进行转移。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之上,对国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机理、动因以及障碍等因素进行全方面分析,为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方向和主要途径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汝良  贾仁安  董秋仙  
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多种方式,其中农村劳动力向小城市或县城转移,是大多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途径。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农村人口在从农民变成农民工,再变成城镇人口的过程中,是在拉力和推力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