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2)
2023(13404)
2022(11327)
2021(10457)
2020(8540)
2019(18969)
2018(18663)
2017(35958)
2016(19300)
2015(21193)
2014(20477)
2013(20004)
2012(18391)
2011(16671)
2010(17082)
2009(16261)
2008(16067)
2007(14834)
2006(13512)
2005(12058)
作者
(51276)
(43962)
(43057)
(41026)
(27438)
(20861)
(19310)
(16559)
(16470)
(15585)
(14896)
(14531)
(13984)
(13691)
(13556)
(13172)
(12631)
(12616)
(12607)
(12430)
(10871)
(10706)
(10356)
(10204)
(9912)
(9872)
(9706)
(9469)
(8677)
(8674)
学科
(77113)
经济(77014)
(70069)
管理(61644)
(50634)
(48416)
企业(48416)
农业(33682)
业经(24900)
中国(23330)
方法(23232)
(21942)
(21928)
数学(19778)
数学方法(19527)
技术(19088)
地方(17350)
(16179)
(15193)
(14133)
银行(14115)
(13934)
贸易(13924)
(13618)
(13583)
(13443)
(12996)
技术管理(12612)
农业经济(12577)
(12447)
机构
学院(268415)
大学(261849)
(117372)
经济(115009)
管理(107757)
理学(92312)
理学院(91442)
管理学(90228)
管理学院(89704)
研究(89632)
中国(72513)
(56500)
(55909)
(53906)
科学(49673)
(43673)
(43282)
中心(42815)
农业(42534)
财经(42210)
业大(41232)
(38263)
研究所(38230)
经济学(34646)
(33616)
(33428)
师范(33398)
北京(33247)
(32067)
经济学院(30963)
基金
项目(174632)
科学(140872)
研究(136248)
基金(127213)
(108242)
国家(107171)
科学基金(94056)
社会(89892)
社会科(84972)
社会科学(84955)
(70298)
基金项目(67011)
教育(60967)
(56929)
自然(56763)
编号(56330)
自然科(55462)
自然科学(55451)
自然科学基金(54494)
资助(49175)
成果(45914)
(41617)
(40456)
(39549)
(39267)
课题(38951)
重点(38479)
创新(38071)
国家社会(37115)
(35095)
期刊
(142334)
经济(142334)
研究(82476)
中国(67517)
(61356)
(42574)
农业(41282)
管理(40492)
科学(36582)
学报(34134)
(31892)
金融(31892)
教育(29809)
业经(28696)
大学(28662)
学学(27198)
技术(23767)
财经(20873)
经济研究(19874)
(19659)
问题(18925)
(18024)
农村(15887)
(15887)
农业经济(15469)
世界(14483)
科技(14475)
(14120)
技术经济(14107)
现代(13143)
共检索到423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玉来  
土地流转不畅严重制约了劳动力转移,其原因是土地政策法律执行中存在种种矛盾,必须创新土地政策法律协调机制。本文提出应以公平与效率结合、适度、规范、稳制活田、因地制宜为原则,实现土地政策完善机制、观念更新机制、政策法律执行监督机制、中介体系构建机制、责权利协调机制、劳动力培训机制的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杨  汪莉霞  
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通过总结与比较河南、山东等我国农业大省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发现我国土地流转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律体系建设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由此,通过回顾英、美、日三国土地流转的相关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杨  汪莉霞  
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通过总结与比较河南、山东等我国农业大省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发现我国土地流转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律体系建设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由此,通过回顾英、美、日三国土地流转的相关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倩文  许秀川  邓宗兵  
城市和农村是社会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两大组成部分,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而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是城乡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城乡关系理论出发,剖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农民收入提高、再配置劳动力和促进农村发展等的积极效应,并提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从城市、农村和政府三方面进行应对解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亿钧  
城镇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终目的地,滞后的城镇化必然难以充分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不能有效地转移会影响城镇化的进程。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不相协调的原因,并探讨如何协调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凤鸿  伊文君  
本文通过对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的剖析,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伴随发生、二者应当协调发展的规律;根据这一规律,以山西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状况,并研究了二者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从而探索能够使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和谐发展的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林园  
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制度的协同效应及协同运行机制有助于促进农村打造规模化农业经营模式并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剖析当前我国土地流转中存在的基础性制度建设短板、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和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等系列问题;从建立农地流转与人口转移对接的保障体系,健全农地流转与人口转移对接的市场机制和完善农地流转与人口转移对接的支撑体系等方面给出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地流转协同机制的可行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党晶晶  
产业结构调整的本质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波及诸多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但目前这二者之间协调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如何化解这些困境,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纯彬  
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进程的协调关系。认为,改革开放前的30年是不发展的协调;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是发展中的初步协调;现在应着力解决走向成熟协调的十个突出问题:建立最低工资制;八小时工作制;劳动环境和劳动保护;农民工住房;农民工养老保障;农民工医疗;农民工培训;农民工子女教育;工资拖欠;进城交通成本。本文还认为,我国大多数农区大多数农户,其所经营的农业实际早已破产。为什么规模庞大的中国农业还能维持再生产?为什么规模庞大的中国农民还能维持生计?主要靠2亿多农民进城做工和在乡镇企业做工。他们给农户每年带来约一万亿元的收入,支撑中国农业和农民生活的真正秘密正在于此。改革开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党晶晶  
产业结构调整的本质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波及诸多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但目前这二者之间协调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如何化解这些困境,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孟令国  
我国传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显著特征是职业流动和身份转换的背离 ,这种转移方式弱化了农村居民向城市迁徙的动力 ,减缓了各种资源的集聚过程 ,在客观上具有明显的反城市化效应。当前 ,政府应当致力于清除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创造一个平等的择业和创业环境 ,鼓励农民向城市永久性迁移 ,从而积极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艺珮  兰勇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仍以农户分散生产为主,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等形式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的空心化和乡村经济发展的萎缩。发展农村新型生产经营组织,有助于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在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失现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俊领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而农村劳动力的数量虽大却素质不高,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矛盾。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创新培训机制,建立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世辰  任媛  
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在回顾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从转移的历史和现状入手指明与WTO直接相联系的转移,并进一步完善了WTO背景下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思路: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领域,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活动空间,利用非公有制经济来安排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坚持灵活多样的转移方式,并辅之以相应的土地政策,要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好服务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