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7)
2023(9908)
2022(8213)
2021(7437)
2020(6135)
2019(13647)
2018(13546)
2017(25772)
2016(14187)
2015(15751)
2014(15510)
2013(15354)
2012(13909)
2011(12625)
2010(12748)
2009(12119)
2008(12003)
2007(11042)
2006(9956)
2005(8971)
作者
(38780)
(33496)
(32911)
(31228)
(20421)
(15867)
(14651)
(12803)
(12620)
(11699)
(11377)
(11095)
(10502)
(10370)
(10265)
(9949)
(9795)
(9557)
(9473)
(9419)
(8286)
(8220)
(7951)
(7787)
(7536)
(7491)
(7371)
(7178)
(6687)
(6576)
学科
(60307)
经济(60221)
(49481)
(48693)
管理(39936)
农业(33014)
(27549)
企业(27549)
业经(20557)
方法(17728)
(17258)
中国(16876)
数学(15434)
(15347)
数学方法(15274)
地方(13458)
(12628)
农业经济(12444)
(11984)
土地(11750)
(10958)
(9724)
(9720)
农村(9705)
发展(9685)
(9679)
(9644)
(9635)
贸易(9632)
劳动(9627)
机构
学院(200085)
大学(194167)
(85363)
经济(83706)
管理(77748)
理学(67100)
研究(67050)
理学院(66444)
管理学(65458)
管理学院(65113)
中国(54100)
(52849)
(40207)
农业(39967)
(39394)
科学(39140)
业大(35757)
(33168)
中心(32503)
(31790)
财经(30110)
研究所(29535)
(27258)
经济学(25269)
(25131)
农业大学(25087)
师范(24928)
(24425)
北京(24210)
(24120)
基金
项目(134393)
科学(107055)
研究(102777)
基金(97778)
(84214)
国家(83386)
科学基金(72214)
社会(67822)
社会科(63924)
社会科学(63910)
(54381)
基金项目(52185)
教育(45381)
(43910)
自然(43623)
编号(43303)
自然科(42549)
自然科学(42540)
自然科学基金(41759)
资助(37410)
成果(34754)
(32140)
(30910)
(30289)
(30097)
重点(29731)
课题(29233)
国家社会(28431)
(28348)
创新(26601)
期刊
(103953)
经济(103953)
(59340)
研究(56490)
中国(51199)
农业(40070)
(30181)
科学(29928)
学报(29787)
管理(25002)
大学(24406)
业经(23727)
学学(23544)
(21400)
金融(21400)
教育(18687)
(18076)
技术(16510)
问题(14994)
农业经济(14929)
农村(14774)
(14774)
财经(14746)
经济研究(13068)
(12665)
(12594)
世界(11632)
经济问题(10839)
资源(10770)
社会(10162)
共检索到309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林园  
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制度的协同效应及协同运行机制有助于促进农村打造规模化农业经营模式并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剖析当前我国土地流转中存在的基础性制度建设短板、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和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等系列问题;从建立农地流转与人口转移对接的保障体系,健全农地流转与人口转移对接的市场机制和完善农地流转与人口转移对接的支撑体系等方面给出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地流转协同机制的可行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杨  汪莉霞  
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通过总结与比较河南、山东等我国农业大省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发现我国土地流转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律体系建设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由此,通过回顾英、美、日三国土地流转的相关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杨  汪莉霞  
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通过总结与比较河南、山东等我国农业大省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发现我国土地流转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律体系建设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由此,通过回顾英、美、日三国土地流转的相关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任晓聪  孔梅  
土地流转可以使土地集中实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但是目前我国土地流转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市场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以及地方政府职能错位等等,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到城市。因此需要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土地流转纠纷协调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准确定位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玉来  
土地流转不畅严重制约了劳动力转移,其原因是土地政策法律执行中存在种种矛盾,必须创新土地政策法律协调机制。本文提出应以公平与效率结合、适度、规范、稳制活田、因地制宜为原则,实现土地政策完善机制、观念更新机制、政策法律执行监督机制、中介体系构建机制、责权利协调机制、劳动力培训机制的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丽君  王玉学  
中国经济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进行新的解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推动了城乡格局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也面临农村劳动力的不足等诸多困境,为此应该加大工业对农村的反哺,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伯仁  李爱宗  张亮  王波  
由于城市取向的制度惯性作用,致使农村劳动力难以成功转移,从而影响了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工程。通过对五大制度的审视,剖析了存在于其中的阻碍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的诸多问题:就业制度中的地方劳资政策歧视、就业机会歧视问题;住房制度中的农民工无权享受城镇住房补贴、无权购买经济适用房问题;土地制度中的导致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性差、所有权主体异化问题;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导致农民工观望、雇主推却、地方政府消极问题,户籍制度中的社会歧视和社会隔离问题等。然后,分别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的制度改革构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秋红  
随着高失业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关注就业安全问题。对该问题的研究可以基于两个层面:一是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的构成部分,通过考察就业率的变化,拟定"失业警戒线"等指标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保证国家经济安全有效运行。二是从就业机会的获得程度、就业能力、就业环境和条件、就业的公平待遇以及失业后保障其基本生活满足程度等方面,考察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安全问题。本文主要基于第二层面,考察制度约束下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安全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夏鸣  魏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世辰  任媛  
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在回顾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从转移的历史和现状入手指明与WTO直接相联系的转移,并进一步完善了WTO背景下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思路: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领域,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活动空间,利用非公有制经济来安排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坚持灵活多样的转移方式,并辅之以相应的土地政策,要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好服务工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戎  王雅鹏  
土地流转已经成为中国农村最为突出的经济现象,藉由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已经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化、经营规模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和应然选择。"三权分置"改革实现了"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并有效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跨行业和跨区域转移。然而中国农村土地类型多样、地貌差别较大,研究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必须就耕地流转类型、林地流转类型、牧地流转类型和宅基地流转类型进行差异性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科学结论。本文以全国31个省省级单位2290份村级调查问卷为基础,优选了4个被解释变量、8个解释变量和19个控制变量,利用多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土地流转类型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差别化机制,指出不同土地类型作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度不同,提出了加强平原地区耕地流转、林业地区林地流转、牧业地区牧地流转和宅基地流转进而促进各地理要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差异化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昕  
文章主要探讨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劳动收入占比变动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在现行户籍制度下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普遍低于城镇本地劳动力,由此带来GDP中总的劳动收入占GDP比重低于应有水平。继而构建了一个包含多个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以验证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农村转移劳动力规模的增加会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动产生负面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价格大大低于正常的市场价格,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农村转移劳动力越多,国民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占比会越低。从这个角度来看,改进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实现劳动力市场统一等措施将有助于改善我国GDP中劳动收入占比较低的局面,有助于提高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冬水  
本文分析了土地产权残缺和劳动力迁移不完全对土地流转的影响,通过构建农户决策模型说明土地产权残缺提高了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限制了土地流转的范围和形式;而劳动力迁移不完全则强化了农户对土地的控制权偏好,抑制了土地流转市场的有效供给。因此,要形成一个活跃、有效的土地流转市场,就需要综合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谷素华  
土地和劳动力是经济社会尤其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的资源。如何构建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这是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问题,我国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但要避免走传统的政府主导的道路。本文探讨了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相互作用关系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二者良性发展的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长生  张成君  沈忠明  刘定祥  
本文利用碰撞理论和中间过渡状态理论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所需具备的条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进一步指出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由于农民本身所具备的能量太低,同时又由于受自身的知识水平、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再次获取转移能量有限,只有小部分农村剩余劳动者才能与城市发生"有效碰撞",进而转化为市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