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95)
2023(14422)
2022(11539)
2021(10681)
2020(8855)
2019(20035)
2018(20162)
2017(38910)
2016(21221)
2015(23885)
2014(23565)
2013(23250)
2012(20970)
2011(18439)
2010(18750)
2009(17717)
2008(17666)
2007(16033)
2006(14437)
2005(13055)
作者
(60559)
(51003)
(50718)
(48146)
(32283)
(24455)
(22885)
(19887)
(19537)
(18418)
(17288)
(17137)
(16293)
(16251)
(15655)
(15643)
(15046)
(14983)
(14723)
(14628)
(12752)
(12549)
(12486)
(11919)
(11430)
(11419)
(11358)
(11177)
(10233)
(10201)
学科
(95930)
经济(95825)
(91467)
(72899)
企业(72899)
管理(67601)
(50955)
方法(40061)
农业(34093)
业经(33661)
数学(32053)
数学方法(31521)
(25886)
中国(24566)
地方(21167)
(19069)
(18258)
财务(18212)
财务管理(18198)
技术(18178)
企业财务(17122)
(16625)
理论(16008)
(15266)
(15061)
贸易(15050)
(15042)
(14832)
(14549)
(14434)
机构
学院(305055)
大学(293598)
(127174)
经济(124654)
管理(122871)
理学(105738)
理学院(104728)
管理学(102769)
管理学院(102243)
研究(95955)
中国(77003)
(66813)
(61629)
科学(59110)
(55517)
业大(51336)
农业(50835)
(49038)
(48081)
中心(46055)
财经(43878)
研究所(43337)
(39696)
(38878)
北京(37745)
经济学(37465)
(36935)
师范(36641)
(35503)
经济管理(35442)
基金
项目(203135)
科学(160728)
研究(149222)
基金(146535)
(126335)
国家(125103)
科学基金(109678)
社会(96820)
社会科(91419)
社会科学(91392)
(84695)
基金项目(78108)
自然(70364)
自然科(68763)
自然科学(68747)
自然科学基金(67513)
教育(66585)
(66575)
编号(61777)
资助(58884)
成果(47051)
(45103)
重点(44664)
(44242)
(43251)
(42064)
课题(41537)
创新(40669)
国家社会(39452)
(38003)
期刊
(153385)
经济(153385)
研究(83265)
(70190)
中国(62639)
农业(47476)
管理(46980)
学报(45316)
科学(45227)
(44550)
大学(35845)
学学(34488)
业经(33153)
技术(29686)
(29252)
金融(29252)
教育(25286)
(25089)
经济研究(21491)
财经(21233)
问题(21068)
(18376)
技术经济(17765)
(17105)
农村(15808)
(15808)
农业经济(15561)
资源(15445)
世界(15422)
现代(15373)
共检索到458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传斌  王开盛  
现阶段我国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这些因素必然引致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并导致农村部分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农业规模化经营能有效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专业化经营水平。本文以铜川市烟叶生产农场化为例,对该市劳动力转移和烟叶生产规模化经营等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我国现阶段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解决部分农村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德成  王韶华  
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农业规模化经营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规模化经营必然使农业出现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成为关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包括本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将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动,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社会结构的形成。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视角,本文勾勒出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简图。保障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城镇化的政策建议为:规范和促进土地流转;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健全农村社会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家鹏  张琛  徐拓远  
利用铜川地区桃农调研数据,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将社会资本各维度加入技术效率损失项,测算桃农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分析社会资本对桃农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桃农的平均生产技术效率为79.38%,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技术无效率;在社会资本各维度中,关系网络,集体行动以及信息交流的改善能够显著提高桃农生产技术效率,而干群关系、信任与团结对桃农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改善桃农关系网络,集体行动,信息交流状况,是提高桃农生产技术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苗苗  黄智君  阎晓博  冀昊  李敏  
苹果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逐渐转移,苹果的生产效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基于陕西省调研数据,以劳动力转移为核心变量,种植条件、地区等为控制变量,运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苹果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苹果的平均生产效率为0.502,呈现出较低水平,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效率的低下,表明苹果生产技术有待提升;(2)劳动力转移对苹果生产效率产生了负向影响,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降低了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投入;(3)资本投入、机械化条件、灌溉条件及上一年苹果销售价格分别在5%、1%、10%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苹果生产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苹果收入占比、最大地块距家的距离、市场了解情况和地区变量分别在10%、1%、5%、1%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苹果生产效率有正向影响。鉴于此,政府应重视技术培训,提供苹果生产的专项技术指导,提升农民生产苹果的技术水平;鼓励外出农民工和青壮年劳动力回乡,推动职业化苹果种植的发展;优化苹果生产地理环境、市场环境和政治环境,促进苹果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曹利平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但流动过程是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的"候鸟式"循环流动,他们"弃农不弃地"、"离土不离乡"。进入21世纪,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转变和"新生代"成为流动大军的主体,常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在增加,举家外出者占到一定比例,流动方式逐渐由"候鸟式"向"迁徙式"转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趋势与特点进行了梳理,并以河南省固始县为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所带来的契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萍萍  李世平  
利用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的调研数据,分析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不和谐化的表现,结果发现,经济效应不和谐化主要表现为,催生"妇老农业",农业后继者不足;社会效应不和谐化主要表现为,转移劳动力难以融入输入地和转移劳动力家庭和谐度低;环境效应不和谐化主要表现为,输入地"大城市病"的出现和输出地化肥、农药污染严重。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重视农业、农民贡献,培养农业后继者;加快体制改革,消除转移效应和谐化的制度障碍;开展农村社会工作,促进转移家庭和谐;提高城市承载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春雨  方觉曙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芜湖市农业产业化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分析农业产业化的不同模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制,探求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地域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及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唐萍萍  胡仪元  
本文基于陕西省6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典型村的526份样本数据,建立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即PSR模型)对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的绩效水平进行系统评价。研究表明:内部转移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的总体绩效要好于外部转移,其主要原因在于外部转移产生了大量的留守群体问题,给农村社区发展带来多重困难;但无论是内部转移还是外部转移都给粮食安全带来隐患。鉴于此,从引导内部转移、促进转移劳动力市民化、完善留守群体扶助机制和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昕  刘昊龙  
本文基于201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DEA-Tobit模型测算了各省份的农业生产效率,检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验证了农业合作经营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情境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制约作用正在凸显;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成员数量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并能够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但是,合作社平均资金规模和区域普及程度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应通过鼓励更多农民参与合作经营,保障合作社的制度效能,促进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昕  刘昊龙  
本文基于201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DEA-Tobit模型测算了各省份的农业生产效率,检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验证了农业合作经营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情境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制约作用正在凸显;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成员数量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并能够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但是,合作社平均资金规模和区域普及程度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应通过鼓励更多农民参与合作经营,保障合作社的制度效能,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齐城  
本文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基本任务,选择河南省信阳市为抽样调查对象,通过建立模型,对当前生产力条件下的农户适度经营规模作了定量分析,据此推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并对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花卉  
文章采用定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念的界定,并构造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贡献的计算办法,分析过程结合了34年间陕西省相关经济数据,同时,结合该项目调研进展,得出结论如下:(1)2003~2007年由于劳动力转移贡献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上升占到的比率为14.4%,而2008~2012年这一指标上升到44.9%。由于2007~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陕西省颁布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导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向陕西省内流动速度加快,劳动力在产业间的移动加剧,进而导致其贡献大幅上升;(2)2008~2012年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贡献百分比最高为42.2%,增长幅度也最大,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3)结合问卷调查结论,待机而出的比例最高约为52.25%,说明陕西省长期对农村劳动力吸引力不足。鉴于此,从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发挥政府力量、改变企业观念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花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红宇  祝志勇  
基于1997—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分位数模型估计方法,考察了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经营规模变化对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忽视环境代价会高估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能够缓解粮食生产内卷化困境、提升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其正向效应随着效率水平提升呈衰减趋势;在土地资源刚性约束下,劳动力转移引起的经营规模增加通过"规模效应"能有效改善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但规模效应边际递减特征会不断减弱其作用强度;土地流转体制机制不完善会阻碍劳动力转移、经营规模对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联合作用,但随着土地流转立法和政策引导,这一困境得到了有效扭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祥江  杨锦秀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并推动农村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但转移规模应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当劳动力转移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刘易斯拐点"出现后,虽然西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但数量不断减少后,农业产出总量不仅不会继续增加反而开始减少。文章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存在最佳规模,并以我国劳动力转移数量较大的西南地区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