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22)
2023(14306)
2022(11830)
2021(10670)
2020(8737)
2019(19420)
2018(19036)
2017(36182)
2016(19544)
2015(21005)
2014(20332)
2013(20442)
2012(18459)
2011(16296)
2010(16524)
2009(15562)
2008(15544)
2007(14251)
2006(12831)
2005(11306)
作者
(57191)
(48198)
(47967)
(45153)
(29971)
(23320)
(21278)
(18890)
(18133)
(16997)
(16584)
(15884)
(15216)
(15044)
(14855)
(14566)
(14356)
(14008)
(13779)
(13700)
(12305)
(11583)
(11449)
(11119)
(10950)
(10724)
(10612)
(10425)
(9660)
(9576)
学科
(89270)
(86488)
经济(86384)
(71438)
企业(71438)
管理(66955)
(50154)
方法(35919)
农业(33384)
业经(32420)
数学(28093)
数学方法(27928)
(27715)
中国(21182)
(19190)
贸易(19184)
(18808)
财务(18801)
财务管理(18783)
(18770)
企业财务(17782)
技术(17708)
(17408)
地方(16442)
环境(16013)
(15923)
(15576)
(14303)
(13601)
(13410)
机构
学院(284843)
大学(275020)
(123319)
经济(121240)
管理(115147)
理学(100131)
理学院(99159)
管理学(97852)
管理学院(97385)
研究(91035)
中国(72388)
(68876)
科学(56698)
(56230)
(53678)
农业(52971)
业大(50926)
(45671)
(43751)
财经(43135)
中心(42894)
研究所(41553)
(39366)
经济学(37085)
经济管理(34102)
北京(33950)
经济学院(33878)
(33806)
农业大学(33635)
(32259)
基金
项目(195788)
科学(156019)
基金(145460)
研究(139166)
(128374)
国家(127147)
科学基金(110112)
社会(94265)
社会科(89317)
社会科学(89290)
基金项目(78983)
(78577)
自然(71203)
自然科(69551)
自然科学(69529)
自然科学基金(68341)
(63952)
教育(59548)
资助(56233)
编号(53866)
(44024)
(43694)
(43475)
重点(43250)
(42636)
创新(40129)
国家社会(40033)
成果(39591)
(37713)
科研(37475)
期刊
(143855)
经济(143855)
研究(74212)
(71402)
中国(54330)
农业(48347)
学报(47240)
科学(45062)
(42648)
管理(41744)
大学(36362)
学学(35639)
业经(31747)
(26021)
金融(26021)
(24986)
技术(22165)
财经(21097)
经济研究(20297)
问题(20184)
(18222)
(16392)
技术经济(16038)
世界(15032)
农业经济(14985)
教育(14979)
农村(14938)
(14938)
资源(14819)
(14318)
共检索到414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孟阳  邓元杰  姚顺波  
基于198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并考虑到地区间的农业生产空间交流与依赖,本文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采用广义空间三阶段最小二乘(GS3SLS)法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化肥施用强度与农业生态效率间的双向交互影响和空间溢出,并进一步讨论了不同区域空间交互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空间联立方程的运用不仅有效解决了变量间内生性问题,也能考虑到内生变量的潜在空间相关性。化肥施用强度与农业生态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化肥施用强度的增加会导致农业生态效率的下降,由于时间滞后效应的存在,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化肥施用强度;农业生态效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投入分别存在显著的负向、正向交互影响,而化肥施用强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投入分别存在显著的正向、负向交互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投入则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交互影响;此外,空间交互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在不同区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侯孟阳  姚顺波  
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与农业产出的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且农业生产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负外部性,为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环境约束下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1978—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农业生态效率,在STIRPAT模型基础上,建立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与门槛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 1978—2016年间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在波动中稳定上升,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地区间差异显著;(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态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地区间的间接溢出要大于地区内的直接溢出效应,长期来看,能够有助于提升农业生态效率;(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其门槛特征与空间溢出效应接近,在时间上大致表现出U型关系,通过门槛值的区间划分,各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显著的东中西部渐次递减的分布特征。最后,本文建议农业生产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地区间的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结合本地区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现状,加强地区间农业生产合作与交流,并与农业生态、粮食安全相协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邹秀清  谢美辉  于少康  李致远  
研究目的: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不同区域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机理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方法:非期望超效率EBM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结果:(1)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和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2)全国层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呈“U型”变化,并在劳动力转移至一定程度后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3)区域层面,中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本地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正相关,对其他地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呈“U”型关系;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本地耕地利用生态效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但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东北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大于23.32%时,其对本地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影响显著,并产生负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激励农地流转,促进耕地集约利用,提升农民技能,推进耕地利用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同步增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清华  张广胜  
县域农业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解决县域间农村劳动力错配问题,促进县域农业经济增长。基于全国1 832个县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在时间上,中国县域农业生产效率年均增长率为0.12%。在空间上,南方县域农业生产效率普遍高于北方,粮食主产区县域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改善程度高于非粮食主产区。计量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能显著改善县域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邻近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本地县域农业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对非粮食主产区县域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粮食主产区。因此,应加快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县域间农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释放粮食主产区县域农业增长潜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栾江  
在城乡差异较大、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背景下,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将持续存在;而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非农转移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及其成本上升必然引发农业生产中的要素替代。基于2004—2015年我国粮食主要种植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引致的农业生产要素替代问题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过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三大粮食生产中的化肥施用量均已超过了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存在“经济过量”问题;由于劳动力成本增长远高于化肥价格增长,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导致农民化肥施用过量的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栾江  
在城乡差异较大、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背景下,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将持续存在;而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非农转移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及其成本上升必然引发农业生产中的要素替代。基于2004—2015年我国粮食主要种植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引致的农业生产要素替代问题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过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三大粮食生产中的化肥施用量均已超过了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存在"经济过量"问题;由于劳动力成本增长远高于化肥价格增长,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导致农民化肥施用过量的重要原因,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之间存在要素替代关系。因此,只有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劳动力转移导致的化肥过量施用和农业生产要素低效配置问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栾江  
在城乡差异较大、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背景下,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将持续存在;而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非农转移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及其成本上升必然引发农业生产中的要素替代。基于2004—2015年我国粮食主要种植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引致的农业生产要素替代问题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过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三大粮食生产中的化肥施用量均已超过了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存在"经济过量"问题;由于劳动力成本增长远高于化肥价格增长,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导致农民化肥施用过量的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栾江  李婷婷  马凯  
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部门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其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却较少受到关注。本文以当前最主要的农业污染源——化肥为例,通过建立实证模型,证明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确实存在:随着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不得不使用较多的化肥来弥补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劳动力转移导致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大幅增加,从而加重了化肥面源污染;同时,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农户家庭收入得到提高、农业种植结构趋于"非粮化",这将增加整体施肥水平,从而间接加重化肥面源污染。此外,研究还发现,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如果积极推动农户土地流转、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则有助于从整体上缓和劳动力转移对化肥面源污染造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大湖  丁士军  谭昶  
[目的] 旨在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减贫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以期准确估计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减贫的作用。[方法] 基于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设置邻接、地理和经济三种空间权重矩阵,实证检验了2007-2017年期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结果] 我国省域农村贫困发生率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均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农村贫困发生率呈现出“高-高”和“低-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在邻接权重下,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每提高1%,使得本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317%,邻近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136%;在地理权重下,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每提高1%,使本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323%,邻近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129%;在经济权重下,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每提高1%,将使本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0.315%,邻近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0.192%。[结论]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有利于本区域内的农村贫困减少,还可以通过溢出效应来缓解相邻地区的农村贫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伍骏骞  刘涛  毛中根  王海军  
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实现共享发展效应。本文构建“富裕-共同-可持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共享发展效应三阶段概念性模型,基于多重行动者决策理论的“身份-环境-规则”三维度分析三阶段概念性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说,采用2005—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共享发展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共享发展有正向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第二,从共享发展异质性维度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溢出效应能够获取并享受做大“蛋糕”带来的集聚效应,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在实现切好和共享“蛋糕”层面还有差距,而对保鲜和优化“蛋糕”的影响不显著。第三,从空间维度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共享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欠发达地区和脱贫攻坚地区,说明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共享发展是“涓滴效应”而不是“马太效应”。第四,从调节效应来看,各地的就业和投资门槛越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共享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下降越多;进一步从时间维度看,该空间溢出效应在2013年中国政府针对农民工市民化加大户籍改革以后更加显著,这共同印证了户籍制度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共享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的制度性约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舰  亚伯拉罕·艾宾斯坦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陈志钢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农村劳动力由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与此同时,农业部门化肥使用量急剧增加: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文章使用一个涵盖全国27个省和直辖市318个村,跨期15年(19872002年)的村级层面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如何影响化肥使用量。通过利用沿海城市和相关省份在不同时间点建立经济特区这一外生事件作为工具变量,文章发现短期外出务工导致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大幅度增加。这表明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农民使用化肥来代替需要较多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舰  亚伯拉罕·艾宾斯坦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陈志钢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农村劳动力由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与此同时,农业部门化肥使用量急剧增加: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文章使用一个涵盖全国27个省和直辖市318个村,跨期15年(1987~2002年)的村级层面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如何影响化肥使用量。通过利用沿海城市和相关省份在不同时间点建立经济特区这一外生事件作为工具变量,文章发现短期外出务工导致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大幅度增加。这表明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农民使用化肥来代替需要较多劳力的有机肥。研究进一步发现,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越高,下一年使用量会更高。这说明化肥的有效性在下降,土地肥力在下降,农民为保证产量不得不逐年使用更多的化肥。文章最后发现化肥的过度使用与我国河流湖泊的有机物污染相关。这表明工业化不仅直接造成水污染,而且通过影响农村地区劳动力的供给影响化肥的使用,间接导致水体污染。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昕  刘昊龙  
本文基于201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DEA-Tobit模型测算了各省份的农业生产效率,检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验证了农业合作经营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情境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制约作用正在凸显;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成员数量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并能够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但是,合作社平均资金规模和区域普及程度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应通过鼓励更多农民参与合作经营,保障合作社的制度效能,促进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昕  刘昊龙  
本文基于201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DEA-Tobit模型测算了各省份的农业生产效率,检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验证了农业合作经营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情境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制约作用正在凸显;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成员数量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并能够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但是,合作社平均资金规模和区域普及程度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应通过鼓励更多农民参与合作经营,保障合作社的制度效能,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党夏宁  
农业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到边际生产率较高的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本文利用建立生产函数的方法估计农业的边际生产率,实证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与问题,进一步得出结论:提高农业劳动力综合素质是提升其他要素边际生产率的前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