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5)
- 2023(12019)
- 2022(9749)
- 2021(8982)
- 2020(7571)
- 2019(17301)
- 2018(17236)
- 2017(33556)
- 2016(18127)
- 2015(20138)
- 2014(19837)
- 2013(19710)
- 2012(17714)
- 2011(15663)
- 2010(16221)
- 2009(15448)
- 2008(15483)
- 2007(14156)
- 2006(12545)
- 2005(11264)
- 学科
- 业(91418)
- 济(85885)
- 经济(85795)
- 企(75395)
- 企业(75395)
- 管理(63981)
- 农(49385)
- 方法(37744)
- 业经(33655)
- 农业(33051)
- 数学(29601)
- 数学方法(29089)
- 财(25972)
- 中国(20489)
- 务(19416)
- 财务(19381)
- 财务管理(19365)
- 企业财务(18323)
- 制(17753)
- 技术(17511)
- 策(16608)
- 理论(15354)
- 划(14416)
- 体(14396)
- 地方(14257)
- 和(13739)
- 贸(13551)
- 贸易(13542)
- 易(13210)
- 企业经济(12741)
- 机构
- 学院(266152)
- 大学(253978)
- 济(115104)
- 经济(113144)
- 管理(111362)
- 理学(96720)
- 理学院(95902)
- 管理学(94248)
- 管理学院(93782)
- 研究(78807)
- 中国(64393)
- 农(56742)
- 京(51418)
- 财(50370)
- 科学(46169)
- 农业(42982)
- 业大(42908)
- 江(41418)
- 财经(40137)
- 所(38620)
- 中心(37413)
- 经(36357)
- 研究所(34642)
- 经济学(34102)
- 经济管理(32519)
- 州(32133)
- 北京(31408)
- 经济学院(30863)
- 商学(29984)
- 商学院(29725)
- 基金
- 项目(174566)
- 科学(140503)
- 研究(130070)
- 基金(128433)
- 家(109800)
- 国家(108695)
- 科学基金(96629)
- 社会(85821)
- 社会科(81145)
- 社会科学(81123)
- 省(71961)
- 基金项目(67976)
- 自然(61468)
- 自然科(60182)
- 自然科学(60170)
- 自然科学基金(59159)
- 教育(58714)
- 划(56686)
- 编号(53797)
- 资助(52080)
- 成果(40671)
- 创(39461)
- 业(39288)
- 发(38512)
- 重点(38333)
- 部(38327)
- 创新(35998)
- 课题(35428)
- 国家社会(35330)
- 制(34507)
- 期刊
- 济(135833)
- 经济(135833)
- 研究(70865)
- 农(61217)
- 中国(52650)
- 管理(43563)
- 财(41489)
- 农业(41442)
- 科学(37355)
- 学报(35939)
- 业经(30595)
- 大学(29625)
- 学学(28781)
- 技术(26732)
- 融(24450)
- 金融(24450)
- 业(21097)
- 教育(20943)
- 财经(19999)
- 经济研究(19511)
- 问题(18240)
- 经(17363)
- 技术经济(16606)
- 农业经济(14851)
- 农村(14763)
- 村(14763)
- 版(14220)
- 统计(13978)
- 世界(13962)
- 商业(13839)
共检索到391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耀辉 周轶昆
二元结构模型只能部分地解释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趋势,不能解释我国在短短20多年中使农业人口下降了数亿,而城市人口并没有相应地增长。以企业行为为基础的二元结构模型,认为生产组织方式创新可以越过由制度和政策造成的对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企业集群的出现正是为了获取剩余劳动力所能够带来的利益而进行的创新。
关键词:
二元结构 企业集群 劳动力流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冬伍
我国的二元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魏冬伍我国农村的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又严重过剩,这是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充分利用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实现劳动力的合理转移,解决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具有巨大的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丁兆庆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仍处于原有的“行政主导型二元结构”之下,而且,20世纪末期以来,又陷于“市场主导型二元结构”之中。这种独特的“双二元结构”环境,不但表现在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上,而且造成了城乡居民在收入水平、生存环境、生活质量、文化素质、基本技能、国民待遇等各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而必须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构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道路。
关键词:
双二元结构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柳欣 程晶蓉
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发展中国家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认为加速农村人口转移是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矛盾,发展经济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关华
发展中国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结构的二元性。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经济的二元性更为突出并且具有较强的刚性。随着改革的深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越来越突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应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步伐;推进乡镇企业改革调整,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健全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从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明宗 孔祥云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经历了传统的“行政主导型二元结构”的产生、强化与松动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又形成了“市场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两种类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同方向的合力,成为一种“新城乡二元结构”,加速了我国的城乡分野,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必须采取必要措施,加快其向现代的一元结构转换,推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平稳的转移:建立统一有序的城乡市场,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经济新体制;加快农民工向城市市民的转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赖小琼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难点在农村。如果占总人口62%的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经济不能快速增长,全面小康的目标就不能实现。然而,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恰恰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发展差距在拉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人的增长。导致农民收入上不去的一个重要的、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农民就业不充分。不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不减少农民,要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是不可能的。本文拟就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和转移的途径作一探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梅建明
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仍表现出明显的二元性。从国际经验来看,二元经济转换的中心问题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程度,而我国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由于诸多障碍的影响其规模还相当有限。因此,如何促进农业部门劳动力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化的一元经济转换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二元经济 转换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小明 郭剑雄
采用工业化中期阶段为起点1995-2015年全国农村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统计性描述和计量分析方法,基于农业投入要素结构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视角,本文研究农村人口转型对二元经济结构收敛的影响、作用路径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从高生育率的数量偏好到高人力资本投资率的质量偏好为特征的农村人口转型对二元经济结构收敛具有显著作用。刘-费-拉模型仅指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收敛的必要条件,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收敛应以农村人口转型为充分条件,在农村人口生育率下降的同时通过不断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使农业部门从"马尔萨斯稳态"转变为持续增长稳态,进而达到二元经济结构的一元化转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昕
文章主要探讨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劳动收入占比变动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在现行户籍制度下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普遍低于城镇本地劳动力,由此带来GDP中总的劳动收入占GDP比重低于应有水平。继而构建了一个包含多个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以验证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农村转移劳动力规模的增加会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动产生负面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价格大大低于正常的市场价格,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农村转移劳动力越多,国民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占比会越低。从这个角度来看,改进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实现劳动力市场统一等措施将有助于改善我国GDP中劳动收入占比较低的局面,有助于提高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清强 张开华
对经典托达罗与"推—拉"人口转移理论进行了拓展分析,通过定位"政策"因素为调节变量,提出政策调节模型;根据1993—2014年湖北省相关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调节模型能更好地解释政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推拉理论 政策调节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勋来 李国平
文章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视角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以此构建分析框架,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各因素进行了定量测度。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消除制度因素的阻滞作用、扩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着力点。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制度因素 人力资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清强 张开华
对经典托达罗与"推—拉"人口转移理论进行了拓展分析,通过定位"政策"因素为调节变量,提出政策调节模型;根据1993—2014年湖北省相关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调节模型能更好地解释政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推拉理论 政策调节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兵 赖景生 胡宝娣
我国经济存在典型的二元结构,大量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后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较快,农业劳动力就业份额年均下降0·86个百分点,结构转换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7·26%,但目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还很明显,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还很艰巨,今后,应站在城乡统筹和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从两个途径采取措施,促进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问题。
关键词:
二元结构 劳动力转移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