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0)
- 2023(10402)
- 2022(8795)
- 2021(8247)
- 2020(7044)
- 2019(16571)
- 2018(16586)
- 2017(32252)
- 2016(17695)
- 2015(19975)
- 2014(20071)
- 2013(20060)
- 2012(18809)
- 2011(17006)
- 2010(17256)
- 2009(16337)
- 2008(16612)
- 2007(15100)
- 2006(13355)
- 2005(11873)
- 学科
- 济(83791)
- 经济(83705)
- 业(54297)
- 农(50186)
- 管理(43242)
- 方法(36848)
- 数学(33716)
- 数学方法(33497)
- 农业(33198)
- 企(33089)
- 企业(33089)
- 业经(22193)
- 中国(21165)
- 财(20006)
- 制(18654)
- 地方(17079)
- 贸(14595)
- 贸易(14594)
- 易(14194)
- 体(13420)
- 学(13248)
- 发(12774)
- 银(12480)
- 银行(12453)
- 农业经济(12426)
- 融(12100)
- 金融(12096)
- 行(11874)
- 策(10768)
- 务(10619)
- 机构
- 学院(257178)
- 大学(254932)
- 济(113183)
- 经济(111035)
- 管理(98663)
- 研究(87257)
- 理学(85292)
- 理学院(84428)
- 管理学(83244)
- 管理学院(82753)
- 中国(67877)
- 农(61493)
- 京(52137)
- 财(51579)
- 科学(51020)
- 农业(47070)
- 所(44435)
- 业大(42541)
- 中心(41586)
- 财经(40306)
- 研究所(39907)
- 江(39791)
- 经(36763)
- 经济学(35166)
- 范(33443)
- 师范(33143)
- 北京(32582)
- 经济学院(32043)
- 州(30712)
- 院(29804)
- 基金
- 项目(167001)
- 科学(131628)
- 研究(125441)
- 基金(121493)
- 家(104592)
- 国家(103612)
- 科学基金(88599)
- 社会(81186)
- 社会科(76636)
- 社会科学(76613)
- 省(65836)
- 基金项目(64555)
- 教育(57394)
- 自然(54496)
- 划(54181)
- 自然科(53193)
- 自然科学(53177)
- 编号(52377)
- 自然科学基金(52254)
- 资助(49138)
- 成果(42925)
- 部(38613)
- 重点(37188)
- 发(37107)
- 课题(35241)
- 农(34914)
- 创(34490)
- 国家社会(33932)
- 教育部(33144)
- 人文(32381)
- 期刊
- 济(129777)
- 经济(129777)
- 研究(75927)
- 农(65502)
- 中国(54085)
- 农业(44170)
- 学报(39795)
- 财(39177)
- 科学(36799)
- 大学(31348)
- 管理(30233)
- 学学(29711)
- 融(28629)
- 金融(28629)
- 业经(27072)
- 教育(26151)
- 技术(21091)
- 业(20700)
- 财经(20492)
- 经济研究(18888)
- 问题(18833)
- 经(17558)
- 农村(15221)
- 村(15221)
- 农业经济(15050)
- 版(14793)
- 世界(14396)
- 技术经济(13225)
- 经济问题(13121)
- 贸(12500)
共检索到387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树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规模的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转移,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城乡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1978-2007年中国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对所研究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向量自回归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因素及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劳动力转移 时间序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连清 周文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间劳动力转移逐步趋强并渐显高度活跃态势,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流向主要表现为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在劳动力异地转移过程中,流动的劳动力同时实现了乡城迁移和产业转移;农村人口的非户籍迁移是主流,形成"候鸟式"劳动力迁移模式;东部对中西部地区总体上尚未形成明显的选择性移民倾向。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地域流向 主要特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解书森
一 当代经典经济理论成就提醒人们,发展就是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库兹涅兹(1966)进一步指出,资源由农业向工业的转移,构成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用这个为当代各国普遍接受的定义去衡量,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真正转变,应该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所有生产要素都进入农业向工业的转移时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勋来 李国平
文章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视角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以此构建分析框架,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各因素进行了定量测度。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消除制度因素的阻滞作用、扩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着力点。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制度因素 人力资本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秀霞
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农村劳动力“剩余”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涵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吉林省农村劳动力“剩余”的数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进行了估算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得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未必是“剩余”,“剩余”的农村劳动力未必就“转移”的结论,提出引导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欧阳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明忠 刘恺
基于广东省广州、东莞、河源及惠州四个市的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调研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中的职业价值、职业行为、交际技能、工作技能、社会资本广度以及社会资本深度对农地流转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职业情感对农地流转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因而,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增强其对非农就业岗位的职业价值认识,强化其非农就业岗位的职业行为,提高其非农就业技能,弱化其对农地的禀赋效应认识,丰富其在城镇的社会资本,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实施农地流转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黄海燕 黄丽华 金莲
息烽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县,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导致土地人口承载力低下,农村劳动力剩余现象较非喀斯特地区更为严重,如何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关系到息烽县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经济发展。息烽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维权意识弱以及社会歧视与就业压力增大的现实状况将制约其进一步转移。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教育培训制度和劳动力资源数据库,有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并为回流劳动力创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SWOT 息烽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明忠 陶志
基于广东省539个农村转移劳动力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男性外出就业时间较长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更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其就业质量有显著正向作用;职业情感和交际技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有显著正向作用;而职业价值和工作技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有显著负向作用;职业行为和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的影响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见,必须将就业质量提升建立在就业能力提高的基础之上,鼓励农村转移劳动力坚持职业发展的长期持续性,大力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强化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认同教育,以提...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就业能力 就业质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成
本文在二元结构经济的分析框架下,依据Ranis.G模型的分析思路,从理论分析中得到启发,认为资本存量、产业结构应该成为本文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心问题。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资本存量在经济增长初期对劳动力转移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劳动力流动有显著影响。由此,笔者进一步从政策层面提出了应对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资本增长 产业结构 劳动力转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曾军丽 刘玉萍
本文从"关于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入手,得出影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然后运用1991-2010年西部12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化水平、劳动力素质、农村劳动力生产率正相关,与城镇登记失业率负相关。其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因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友根 蒋晓川
本文在时间序列数据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运用西部省(市、自治区)2004年截面数据,对2003年西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比重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经济结构、人力资本状况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户籍制度、农用土地制度等深层影响因素作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西部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 夏帆 张玉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由之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遍性。本文依据湖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湖北农业经济以及劳动力状况,探讨了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在对比目前理论界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方法的基础上,考虑湖北的实际,运用固定时期测算法的思路,对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合理的测算。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就业结构 人力资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华珂 何春 崔万田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减贫的作用机理,即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增加非农收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减少贫困。然后选取了中国18个省份2000年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贫困的减少。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提出了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信息渠道、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制度以及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技能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减贫 机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江林
文章利用31个省市自治区1980—201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1980—2016年产业升级以及2007—2016年产业升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率等数据,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内生性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的发展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反向作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正向作用,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产业升级有着正向作用。农村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转移到其他产业,这是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我国的产业升级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正在吸引着农村劳动力的加入,劳动力转移现象日益突出。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产业升级 内生性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