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88)
- 2023(17719)
- 2022(14990)
- 2021(14045)
- 2020(11979)
- 2019(27497)
- 2018(27407)
- 2017(51859)
- 2016(28319)
- 2015(32273)
- 2014(32236)
- 2013(31457)
- 2012(29178)
- 2011(26088)
- 2010(26491)
- 2009(24426)
- 2008(24051)
- 2007(21898)
- 2006(19181)
- 2005(16771)
- 学科
- 济(115861)
- 经济(115721)
- 业(80525)
- 管理(74565)
- 企(58197)
- 企业(58197)
- 农(52510)
- 方法(51919)
- 数学(46070)
- 数学方法(45297)
- 农业(34808)
- 中国(30750)
- 业经(28577)
- 财(28093)
- 地方(24371)
- 学(24226)
- 制(23173)
- 贸(20618)
- 贸易(20609)
- 易(20024)
- 理论(18978)
- 银(17389)
- 银行(17327)
- 技术(16802)
- 体(16570)
- 行(16564)
- 融(16465)
- 金融(16456)
- 和(16282)
- 务(16235)
- 机构
- 学院(403263)
- 大学(398815)
- 济(159645)
- 经济(156139)
- 管理(154070)
- 研究(134899)
- 理学(133220)
- 理学院(131730)
- 管理学(128842)
- 管理学院(128121)
- 中国(102553)
- 科学(86279)
- 农(86162)
- 京(83700)
- 财(71645)
- 所(69328)
- 业大(67651)
- 农业(66911)
- 中心(64735)
- 研究所(63255)
- 江(62930)
- 财经(56887)
- 范(53827)
- 师范(53217)
- 经(51719)
- 北京(51636)
- 州(49171)
- 院(48023)
- 经济学(47528)
- 省(45474)
- 基金
- 项目(275378)
- 科学(216034)
- 研究(198584)
- 基金(198131)
- 家(174634)
- 国家(172911)
- 科学基金(147516)
- 社会(123942)
- 社会科(117046)
- 社会科学(117010)
- 省(111258)
- 基金项目(104524)
- 自然(97025)
- 自然科(94788)
- 自然科学(94762)
- 自然科学基金(93045)
- 教育(92655)
- 划(92285)
- 编号(82167)
- 资助(81499)
- 成果(66388)
- 重点(62330)
- 部(59980)
- 发(59503)
- 创(56977)
- 课题(56939)
- 科研(53283)
- 创新(53162)
- 计划(50933)
- 大学(50795)
- 期刊
- 济(177869)
- 经济(177869)
- 研究(110556)
- 农(84992)
- 中国(83858)
- 学报(68923)
- 科学(61863)
- 农业(57607)
- 财(55081)
- 管理(53383)
- 大学(52485)
- 学学(49727)
- 教育(45544)
- 技术(37178)
- 融(36291)
- 金融(36291)
- 业经(34714)
- 业(29249)
- 财经(26934)
- 经济研究(26593)
- 问题(24297)
- 经(23118)
- 版(22603)
- 统计(21414)
- 技术经济(19515)
- 策(19232)
- 资源(19090)
- 业大(18987)
- 科技(18936)
- 图书(18806)
共检索到596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宁阳 龚梦
本文根据劳动力迁移理论和相关研究,对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个体特征和家庭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和Logit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单位性质对于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有影响,从事个体经营或在私营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更愿意在省内转移;打工年限在5年以上的人更倾向于跨省转移;打工收入在2万元以上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年收入对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影响呈现"倒U型";家庭耕地面积在2亩以上对是否跨省转移的选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统筹城乡户籍制度,鼓励农民实施多种经营,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利用,从而促进中国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力 陈浩 曹亚
基于中国中部地区6省农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Logit模型对影响中部地区农民工跨省流动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已婚、受教育水平较高、有职业技能、家庭耕地少、居住地在偏远乡村的农民工倾向跨省流动。与省内就业相比,跨省流动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较高,主要从事制造、建筑等行业,但是,其工作稳定性和工作环境有待改善。联系当前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和劳动力趋于短缺、农民工回流加速的背景,本文认为,应加快产业梯度转移和结构调整,改善农民工工资待遇和生活环境,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媛
目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在全国试点县市普遍推行。本文利用对全国20个省68个村1942户的问卷调查,通过构建Log it回归模型对参保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参保意愿受到农民从事职业的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与农民自身的性别、年龄、子女数等变量呈负相关,此外,农户所处地理区域对参保意愿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继红
本文采用河南省农村住户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选择与农户家庭收入的关系,结果显示:家庭劳动力进城务工显著影响着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有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家庭比没有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306.23元。同时,该研究结果也验证了:户主受教育水平与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庭劳动力数量仅在10%的水平上显著增加家庭人均纯收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本文运用2003-2006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个体特征和农户家庭特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表明:就个体特征来看,男性、非农业户口和身体健康的农民外出就业的意愿更强,而户主或家庭主要经营者、拥有专业技术职称、受过农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农民更不愿意外出务工;就家庭特征来看,"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家庭经营主业"、"是否国家干部职工户"、"是否乡村干部户"、"是否党员户"、"是否军烈属户"和"是否五保户"等变量对农民外出务工影响显著,而"家庭类型"则没有显著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所蕴含的启示是,在制定促进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转移者个人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欣欣 黄祖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梁彩兴 刘冬蕾 赵卫红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比较重,解决好农民最关心的就业问题成为战略发展重中之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和背景下,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对于加快河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河北省的抽样调查数据,科学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促进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就地转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秋霞 陈昭玖 徐慧婷
基于2017年江西省637家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和Tobit模型对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效率进行了测度和影响因素的检验。结果表明:当前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呈个体劳动力专业化、农户生产兼业化;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均值为0.76,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样本农户间绝对差异较大;赣北和赣南地区的劳动力配置效率略高于赣中地区但统计上不显著。人力资本是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其中年龄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技能培训对其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家庭特征中,家中有老人或小孩、家庭抚养比均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农户 劳动力配置 效率测度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赖俊明
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也是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农民工进城以后,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功能弱化了,但在城乡差别还比较大的环境下,作为社会保障的功能并没有弱化。正确把握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趋势,处理好农村劳动力出去、留下和返乡的关系,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杭州、温州、宁波三市进行专题调研,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处置农地意愿现状,着重分析了农民家庭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农地流转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地处置意愿 农村劳动力 城镇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赖俊明
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也是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农民工进城以后,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功能弱化了,但在城乡差别还比较大的环境下,作为社会保障的功能并没有弱化。正确把握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趋势,处理好农村劳动力出去、留下和返乡的关系,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杭州、温州、宁波三市进行专题调研,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处置农地意愿现状,着重分析了农民家庭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农地流转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地处置意愿 农村劳动力 城镇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宁阳 龚梦
文章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从人口迁入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省内迁移与跨省迁移进行聚类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迁入省的经济特征与人口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行为进行假设,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行为与迁入省的非农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城乡收入差距、对外依存度、城镇失业率、区域总人口和文盲率等因素显著相关。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万冰 龙开义
目前,我国农村家庭的生计模式可概括为"农业生计模式""农业兼非农业生计模式"和"非农业生计模式"三种。新疆玛纳斯县凉州户镇新渠村的家庭生计模式经历了从以牧业为主到以种植业为主,到多元化发展的历程,生计模式的变迁是村民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及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现代化背景下,农村家庭生计模式变迁必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农业的集约化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需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引导村民转向非农生产,增加村民的非农收入;另一方面,要实现小规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枫 王其文
利用2005年农村流动劳动力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考察了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已婚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跨省流动,而受教育程度对跨省流动概率的影响呈倒U型,即受教育程度较低和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均倾向于省内流动而不是跨省流动;农村劳动力的家庭人均非汇款收入越高,其越倾向于跨省流动;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省内流动,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跨省流动。因此,要使农村劳动力获得更好的跨省就业机会,以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和有效地减少贫困人口,必须提高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人口的教育水平,增加他们的人力资本,并加强对农村低收入家庭劳动力转移的支持,减少其...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跨省流动 Logit模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芳
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主要受到两个重要家庭因素的影响,即家庭在外务工人数和家庭供养的老人数量,前者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后者有负向影响。另外,农村转移人口在外务工的年均收入和农村转移人口的年龄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也有显著影响,其中,前者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后者具有负向影响。这说明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不只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家庭特征的影响,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决策不只是个体决策,也是家庭权衡得失后的最优化决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玉新 岳楚乔 周健芝 戴迎春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分析方法,对苏北地区农户林农复合经营意愿进行抽样调查,根据样本数据分析,影响农户林农复合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为家庭年收入、耕地面积、土地细碎化程度和户主的受教育年限等。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家庭年收入进行分段评价,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处于中间层次的农户经营意愿高于两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户家庭劳动力转移的分工博弈及其技术积累
农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全国4省农户调查数据
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2020年全国10省份农户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
土地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向不同级别城镇转移影响的研究 ()——基于黑苏鄂川农户调查
农地抵押贷款参与、农户增收与家庭劳动力转移
家庭内部和家庭外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民工荒:基于湖北汉川的农户调查
农户家庭劳动力进城务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区位选择动因研究——基于新疆19个村农户调研数据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基于1407户农户生产环节的调查
转型经济中劳动力迁移对非农就业的影响——中国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