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7)
- 2023(7827)
- 2022(6347)
- 2021(5812)
- 2020(4626)
- 2019(10328)
- 2018(10088)
- 2017(19502)
- 2016(10699)
- 2015(11627)
- 2014(11314)
- 2013(11429)
- 2012(10649)
- 2011(9662)
- 2010(9706)
- 2009(8950)
- 2008(8660)
- 2007(8064)
- 2006(7347)
- 2005(6472)
- 学科
- 济(51778)
- 经济(51746)
- 农(49647)
- 业(42545)
- 农业(32936)
- 管理(26075)
- 企(20229)
- 企业(20229)
- 方法(18813)
- 业经(17778)
- 数学(17386)
- 数学方法(17297)
- 中国(13551)
- 技术(13538)
- 农业经济(12481)
- 地方(11073)
- 发(10727)
- 制(9946)
- 村(9526)
- 农村(9504)
- 劳(9348)
- 劳动(9330)
- 财(9214)
- 学(9095)
- 发展(8922)
- 展(8919)
- 体(8061)
- 贸(8015)
- 贸易(8013)
- 土地(7875)
- 机构
- 学院(159883)
- 大学(152244)
- 济(73671)
- 经济(72524)
- 管理(61354)
- 研究(57362)
- 农(54219)
- 理学(53922)
- 理学院(53402)
- 管理学(52632)
- 管理学院(52364)
- 中国(44480)
- 农业(41431)
- 科学(36125)
- 业大(34310)
- 京(31450)
- 所(29999)
- 研究所(27581)
- 中心(26837)
- 财(26493)
- 农业大学(25292)
- 江(24536)
- 经济学(22226)
- 经济管理(21611)
- 财经(21564)
- 业(20512)
- 省(20378)
- 经济学院(20230)
- 科学院(19787)
- 经(19780)
- 基金
- 项目(112330)
- 科学(89291)
- 研究(82314)
- 基金(82149)
- 家(72908)
- 国家(72238)
- 科学基金(61230)
- 社会(55085)
- 社会科(51994)
- 社会科学(51982)
- 省(45951)
- 基金项目(44273)
- 自然(37909)
- 自然科(36994)
- 自然科学(36989)
- 划(36884)
- 自然科学基金(36343)
- 教育(34551)
- 编号(33383)
- 资助(31686)
- 农(31518)
- 发(27044)
- 重点(25543)
- 部(25288)
- 创(24209)
- 成果(24029)
- 国家社会(23641)
- 业(23155)
- 创新(22893)
- 发展(21942)
- 期刊
- 济(86460)
- 经济(86460)
- 农(61205)
- 农业(42384)
- 研究(40971)
- 中国(35434)
- 学报(28031)
- 科学(27752)
- 大学(22024)
- 业经(21988)
- 学学(21661)
- 业(19434)
- 财(17464)
- 管理(17418)
- 技术(15738)
- 农业经济(15039)
- 融(14689)
- 金融(14689)
- 农村(14201)
- 村(14201)
- 问题(12922)
- 世界(11166)
- 经济研究(11055)
- 版(10874)
- 技术经济(10722)
- 资源(10563)
- 财经(10309)
- 经济问题(9959)
- 教育(9910)
- 业大(9845)
共检索到234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代彦 文乐
利用2000-2008年期间26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研究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并测算了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TFP)以及TFP对粮食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在2000-2008年期间,中国粮食生产存在着技术非效率性,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改善了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但女性化的贡献在逐渐下降;TFP年均增长0.43%,其主要源自于技术效率的提高;TFP对粮食增长率的贡献约为3成,表明中国粮食增长主要是依靠投入拉动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老龄化 女性化 技术效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林静 欧阳金琼 王雅鹏
本文采用2001-2010年全国30个省份有关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基于粮食生产区域分异视角,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平衡区种粮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然后将反映农村劳动力资源变迁的变量纳入技术非效率模型,比较分析了不同区域农村劳动力数量及质量变化对种粮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显著正向积极作用,就区域影响程度来看,平衡区>主产区>主销区,说明在粮食平衡区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效率有较大的提升作用,意味着在该区域存在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2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也具高度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力度不大,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跃梅 姚先国 周明海
农村劳动力外流是城镇化、工业化的必然,但也会对流出地粮食产出带来影响。本文分区域对1978~2008年影响我国粮食产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修正现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产出的影响已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主销区劳动力投入要素和家庭联产承包制因素已对粮食产出无显著性影响,复种指数成为粮食产出下降的主要因素。主产区农村劳动力外流缓解了粮食生产的内卷化现象,劳动力投入要素对粮食产出影响显著,复种指数影响不明显,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边际效应下降。由此本文提出,在城镇化加速、农村劳动力外流加快的背景下,应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外流对不同区域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并推动制度创新,确...
关键词:
劳动力外流 粮食生产 区域差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红宇 祝志勇
基于1997—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分位数模型估计方法,考察了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经营规模变化对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忽视环境代价会高估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能够缓解粮食生产内卷化困境、提升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其正向效应随着效率水平提升呈衰减趋势;在土地资源刚性约束下,劳动力转移引起的经营规模增加通过"规模效应"能有效改善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但规模效应边际递减特征会不断减弱其作用强度;土地流转体制机制不完善会阻碍劳动力转移、经营规模对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联合作用,但随着土地流转立法和政策引导,这一困境得到了有效扭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成德宁 杨敏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劳动力不断由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农业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2003-2012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方法测算了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转变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中,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受教育程度提高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正向影响;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并没有降低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但对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农业劳动力的新变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程名望 黄甜甜 刘雅娟
粮食安全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农村劳动力外流可能对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2001~2013年的面板数据,基于扩展的C-D生产函数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全国、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的粮食产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而对粮食主销区的粮食产量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充分考虑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的资源禀赋差异和区域特征,制定差异化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和粮食安全政策,将有利于保障中国的粮食供给安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光泗 朱丽莉
本文利用三大谷物数据,从生产要素关系变动角度,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投入及要素关系变动,进而考察新形势下粮食生产技术变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扩大,劳动对粮食生产影响日益凸显,耕地、劳动、机械、化肥的产出弹性均大于零,其中劳动对粮食生产的作用程度最大;从要素间替代弹性变动来看,机械、化肥与劳动的替代弹性均较小,而耕地与劳动的替代弹性较大,粮食生产面积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劳动下降的不利影响;从三大地区层面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劳动弹性均高于其他要素产出弹性,三大地区的耕地、机械、化肥与劳动的替代弹性差异明显。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粮食 生产技术 要素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进 钟甫宁 陈志钢 彭超
近些年来农村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且人口结构不断老龄化,它们是否会显著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种植结构?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宏观省级层面,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对粮食作物种植比例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有显著正向影响,尤其是对蔬菜作物种植比例促进幅度较大。在粮食作物内部,劳动力价格上涨对小麦种植比例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玉米种植比例有正向影响。微观农户层面的实证结果与宏观结果保持一致,凸显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在农户家庭人口结构方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实证结果都表明老年劳动力比例对粮食生产无显著影响,而女性劳动力比例高对粮食种植比例有负面影...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人口结构 粮食种植结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景景
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已呈现出明显的老化趋势,从全国整体情况来看,农业劳动力结构老化并没有对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有显著的负效应。但分区域研究表明,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或需求有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农业劳动力结构老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同,东部地区已显现出负向影响,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则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景景
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已呈现出明显的老化趋势,从全国整体情况来看,农业劳动力结构老化并没有对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有显著的负效应。但分区域研究表明,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或需求有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农业劳动力结构老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同,东部地区已显现出负向影响,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则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景景
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已呈现出明显的老化趋势,从全国整体情况来看,农业劳动力结构老化并没有对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有显著的负效应。但分区域研究表明,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或需求有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农业劳动力结构老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同,东部地区已显现出负向影响,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则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范东君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从省级层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出对不同空间区域粮食生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和中部农业人力资本与粮食产量呈正相关,说明这两个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出不利于其粮食生产的长期发展;我国西部农业人力资本与粮食产量呈负相关,说明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有利于其粮食生产的发展;就全国整体而言,农业人力资本与粮食产量呈正相关,说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出不利于粮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出 粮食生产 面板数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代彦 文乐
本文利用200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函数(STF)研究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对中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南北差异。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存在技术非效率性,从全国来看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没有显著降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而女性化显著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但是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南北地区差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降低了北方的技术效率,但对南方没有显著影响;而女性化提高了北方的技术效率,而且其贡献随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增加,但对南方没有显著影响。人均机械与人力资本是提高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自然灾害是主要的不利因素。为适应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变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需因地制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甫宁 陆五一 徐志刚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粮食生产是否受到了冲击及受到冲击有多大,已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剖析了农户劳动力外出务工后的要素替代与种植结构调整行为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以及不同约束条件下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出务工会促使农户要素投入结构和种植结构调整,增加机械要素投入并提高粮食播种面积比例,进而从整体上增加了粮食播种面积。为了减少农业劳动投入,农户增加劳动投入少、机械易于替代劳动力的粮食生产是一个相对理性的选择。不过,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要面临机械替代劳动力的难易程度和种植结构调整空间等约束条件的制约。在不适宜机械作业的丘陵山区,外出务工对粮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迪 杨向阳 王舒娟
本文利用2000~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测算出各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值,然后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质量和结构维度出发,运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对比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全国和粮食生产功能区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存在技术非效率,全国层面劳动力转移没有显著降低技术效率;劳动力转移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即劳动力转移能显著提升主产区技术效率;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提高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不会显著提升技术效率,劳动力女性化现象显著降低了主销区技术效率;劳动力外流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在不同城镇化阶段存在差异,在城镇化中低水平阶段,劳动力外流有助于提高技术效率,在城镇化高水平阶段,劳动力持续外流产生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