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8)
2023(13774)
2022(11858)
2021(11212)
2020(9165)
2019(21107)
2018(21065)
2017(40627)
2016(22089)
2015(25016)
2014(24943)
2013(24808)
2012(22920)
2011(20584)
2010(20595)
2009(19061)
2008(18787)
2007(17037)
2006(15030)
2005(13051)
作者
(64396)
(54050)
(53465)
(51006)
(34043)
(25997)
(24034)
(21421)
(20319)
(19098)
(18430)
(18119)
(17013)
(16673)
(16509)
(16251)
(16175)
(15896)
(15418)
(15080)
(13489)
(13259)
(13084)
(12465)
(12251)
(12069)
(11943)
(11718)
(10895)
(10735)
学科
(93366)
经济(93262)
(68652)
管理(61350)
(50849)
(47286)
企业(47286)
方法(40472)
数学(35181)
数学方法(34761)
农业(33867)
业经(25426)
中国(24689)
(21417)
(19155)
地方(19012)
(17419)
(15236)
贸易(15228)
(14806)
理论(14777)
技术(14162)
(13944)
(13548)
(13260)
银行(13222)
(13156)
环境(13100)
财务(13091)
财务管理(13065)
机构
学院(320150)
大学(319186)
管理(129209)
(128028)
经济(125262)
理学(112799)
理学院(111610)
管理学(109672)
管理学院(109108)
研究(104893)
中国(79551)
(69183)
(67315)
科学(66164)
(55420)
业大(54271)
农业(52968)
(52648)
中心(48757)
研究所(48037)
(46352)
财经(44968)
(42488)
师范(42136)
北京(41972)
(41090)
(37569)
经济学(37274)
(36987)
经济管理(35534)
基金
项目(220631)
科学(173638)
研究(162564)
基金(160648)
(139460)
国家(138198)
科学基金(119051)
社会(102913)
社会科(97074)
社会科学(97051)
(86133)
基金项目(86054)
自然(76785)
自然科(75000)
自然科学(74986)
自然科学基金(73647)
教育(72874)
(71321)
编号(67548)
资助(65437)
成果(54129)
(48673)
重点(48110)
(46976)
(45225)
课题(44766)
国家社会(42176)
创新(42060)
科研(41539)
教育部(41452)
期刊
(144507)
经济(144507)
研究(90996)
(71605)
中国(62744)
学报(53209)
科学(49316)
农业(48895)
管理(43160)
大学(41314)
(39884)
学学(39178)
教育(33387)
(28897)
金融(28897)
业经(28721)
技术(26671)
(22426)
财经(21580)
经济研究(20082)
问题(19998)
(18373)
(17827)
图书(16158)
技术经济(15886)
科技(15834)
理论(15528)
业大(15402)
资源(15387)
农业经济(15122)
共检索到464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我国从二元经济走向同质经济,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过程。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这个历史转变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本投资不仅能够改变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含量,也是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转移的层次和效果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效应,现行城乡隔离的教育资源分配和就业机制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利影响,以及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建议等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倩  
农村劳动力迁移带来的人力资本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和农村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伴随着区域产业的调整,区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将会随之改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将会面临新的趋势和调整。为了更好的探索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地理集中程度为0.35,其中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形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力资本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集聚程度,需要做到加强劳动力输出组织的建设,促使劳动力的跨区域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继宏  廖桂蓉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劳动力的迁移行为同样牵涉到成本和收益问题。本文介绍了劳动力迁移的人力资本模型,剖析了阻碍农村劳动力迁移人力资本形成的因素,并提出了消除农村劳动力迁移障碍的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红宇  
2005年10月20~22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主办召开了“改革开放中的农村青年人口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务院各部委的官员和决策者,以及全国各地百余位人口学、社会学者以及青少年工作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代表就改革开放中农村青年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涉及农民工问题、农村教育与发展、人力资本与青年发展、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价值观与代际关系以及流动儿童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本刊这一期特别设立“农村青年人口论坛”,发表中共中央办公厅研究员李荣时、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张红宇、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司副司长邓文奎在大会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对农村青年人口问题更广泛关注和更深入探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登杰  李淑娴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农民文化素质低、不具备专业技能因而就业空间狭小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当加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佳宁  
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的过程显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以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为背景,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阶段性过程进行划分;并对由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所产生劳动力流动过程的阶段性特征的原因进行阐述,提出相关的制度变革建议,以期为实现平稳和持续的城市化、非农化创造所需要的制度环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安驰  樊士德  
该文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Probit模型与OLS模型实证分析了在不同收入水平下,劳动力流动对全国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的全样本看,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在7000元左右与26000元左右存在两个阶段"门槛",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低于7000元左右时,劳动力流出将会显著地提高农村家庭进行教育投入的概率与投入力度;而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介于二者之间时,劳动力流出将会减少农村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入的概率,但有人力资本投资的家庭仍会显著提高家庭人力资本投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永生  
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流动,为我国经济的增长作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本文首先从农村劳动力流动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出发,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所形成的人力资本进行了计量并建立了相应的经济增长回归模型;模型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带来GDP增长0·6823个百分点;最后通过放大迁移收益对该模型进行了简单讨论,指出如果政府仅仅将农民工月平均收入达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60%,则每年经济总量的增长率将相当可观。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展祥  
新农村建设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是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新构建,目的是全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以及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必要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本投资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在市场主导的基础上需要政府适度干预,逐步形成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本投资良性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瞿艳平  徐勋美  刘颖  张雅丽  
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部人力资本结构的现状分析,认为西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技术技能培训是制约其向城镇转移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进一步完善西部农村教育体系、加强西部农民培训和加大西部农村教育及培训投入等途径来提升西部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加快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滕建华  
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偏低 ,造成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 ,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与就业。因此 ,必须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投入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增强农村劳动力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降低转移成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童伟  吴燕  
改革开放以来,在制度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流动的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总体上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然而在我国目前教育投入体制下,教育投入属地性质十分明显。因此,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将使得教育投入表现出显著的外部性,教育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将会使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产生不同的社会福利效应。表现为:劳动力净输出地为福利损失,而劳动力净流入地为福利受益;其中,广东净受益最多,四川福利损失最多,云南基本持平。各省份最主要的5个直接福利受益来源地和溢出流向地,所占比重分别到达了52.32%-85.65%,48.64%-95.41%。尽管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劳动力资源的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娜  邓金钱  
文章基于托达罗"城乡人口流动模型",引入人力资本投资函数构建理论分析框架进行动态均衡分析,并采用中国1997—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静态和动态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对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户教育投资对城乡劳动力流动的贡献最大,而西部地区贡献最大者则为农户迁移投资;城乡劳动力流动存在显著的正向路径依赖特征;增加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教育投资和迁移投资能够有效促进城乡劳动力流动,健康投资对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则存在区域异质性。根据地区差异有针对性促进农户人力资本存量积累和结构优化、突破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瓶颈,有助于促进城乡劳动力良性流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娜  邓金钱  
文章基于托达罗"城乡人口流动模型",引入人力资本投资函数构建理论分析框架进行动态均衡分析,并采用中国1997—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静态和动态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对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户教育投资对城乡劳动力流动的贡献最大,而西部地区贡献最大者则为农户迁移投资;城乡劳动力流动存在显著的正向路径依赖特征;增加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教育投资和迁移投资能够有效促进城乡劳动力流动,健康投资对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则存在区域异质性。根据地区差异有针对性促进农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宇  邢春冰  
农村劳动力市场从多个渠道给教育带来了回报。用Heckman模型估计 ,教育的工资回报在 1 991— 1 997年为 0— 5% ,而且不显著。但是教育显著提高了人们到工业部门工作的机会 ,由此带来的回报在 5%— 7%。教育还提高了人们到高工资部门工作的机会 ,改善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