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44)
- 2023(17578)
- 2022(14537)
- 2021(13400)
- 2020(10883)
- 2019(24519)
- 2018(23934)
- 2017(45862)
- 2016(24968)
- 2015(27287)
- 2014(27013)
- 2013(26744)
- 2012(24826)
- 2011(22480)
- 2010(23017)
- 2009(21638)
- 2008(21588)
- 2007(19616)
- 2006(17758)
- 2005(16052)
- 学科
- 济(114027)
- 经济(113899)
- 业(98345)
- 管理(79876)
- 企(78957)
- 企业(78957)
- 农(51544)
- 方法(45021)
- 数学(36549)
- 数学方法(36056)
- 业经(35417)
- 农业(34280)
- 中国(32410)
- 财(30485)
- 地方(25948)
- 制(22504)
- 贸(20851)
- 贸易(20834)
- 策(20685)
- 务(20556)
- 财务(20512)
- 财务管理(20488)
- 技术(20285)
- 易(20264)
- 企业财务(19420)
- 学(17759)
- 银(17537)
- 银行(17498)
- 理论(17297)
- 和(17286)
- 机构
- 学院(363543)
- 大学(353919)
- 济(156364)
- 经济(153429)
- 管理(143678)
- 理学(123489)
- 研究(122910)
- 理学院(122212)
- 管理学(120160)
- 管理学院(119492)
- 中国(97186)
- 农(76545)
- 京(73927)
- 科学(73727)
- 财(70329)
- 所(62393)
- 农业(58890)
- 业大(58535)
- 江(57080)
- 中心(56965)
- 研究所(56183)
- 财经(54992)
- 经(49915)
- 经济学(46435)
- 北京(46319)
- 州(45055)
- 范(44877)
- 师范(44375)
- 院(43513)
- 经济学院(41923)
- 基金
- 项目(238064)
- 科学(189347)
- 基金(173712)
- 研究(173316)
- 家(151697)
- 国家(150237)
- 科学基金(129821)
- 社会(113559)
- 社会科(107464)
- 社会科学(107436)
- 省(95662)
- 基金项目(91024)
- 自然(83305)
- 自然科(81491)
- 自然科学(81472)
- 自然科学基金(80050)
- 划(78827)
- 教育(77701)
- 资助(70666)
- 编号(69533)
- 发(55993)
- 成果(54818)
- 重点(53036)
- 部(52040)
- 创(51745)
- 业(48232)
- 课题(48150)
- 创新(47678)
- 国家社会(46875)
- 科研(45022)
- 期刊
- 济(184398)
- 经济(184398)
- 研究(104503)
- 农(77498)
- 中国(76989)
- 管理(55916)
- 学报(55778)
- 财(54114)
- 科学(54017)
- 农业(52104)
- 大学(43332)
- 学学(41686)
- 融(39829)
- 金融(39829)
- 业经(36462)
- 教育(33523)
- 技术(32128)
- 经济研究(27830)
- 财经(27090)
- 业(26932)
- 问题(24609)
- 经(23390)
- 技术经济(20280)
- 版(18729)
- 世界(18611)
- 商业(17808)
- 统计(17686)
- 贸(17685)
- 现代(17330)
- 科技(17241)
共检索到556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阚中华
发展节约型农业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农村劳动力流出对节约型农业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苏北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进行分析,揭示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苏北农业新技术引用、新品种推广、农产品流通及农民收入的增长,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加强农业劳动力技能培训,发挥农村女性劳动力的作用,重视农产品市场建设,拉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等对策,推动苏北节约型农业稳步发展。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节约型农业 影响 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永丽 王宝文
本文结合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数据,概括了各个时期劳动力流动的过程及其阶段性特征,归纳总结了各个阶段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的变化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结构的变革,提升了农业技术和效率,对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永丽 王宝文
本文概括了不同时期劳动力流动的过程及其阶段性特征,总结归纳了各个阶段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影响的作用机制。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产生了持续、多方面的重大影响,推动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园 陈玉萍 丁士军
为研究农村空心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湖北省66个县1997—2017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广义最小二乘法以及分位数回归分析了农村空心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方向及趋势。结果表明:1)农村空心化导致了劳动节约型技术的发展,空心化程度在0.1左右时,农业技术选择偏向系数接近1,劳动节约型技术和土地节约型技术均采用。随着农村空心化程度不断加深,农业技术进步倾向为劳动节约型技术,但当比重超过50%后,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2)不同地形条件下,农村空心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同,山区更倾向于采用劳动节约型技术,丘陵地区倾向于采用土地节约型技术,但平原的回归结果具有不稳健性;3)户均播种面积越大、单位耕地面积劳动力越多、距离中心市场越远,越有利于促进劳动节约型技术的发展。人均纯收入高的地区有利于土地节约型技术的创新。基于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阚中华
苏北农村是江苏畜牧业生产重要基地,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节约型畜牧业对农村经济增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及畜禽产品市场稳定供应都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过对影响苏北节约型畜牧业发展的人口、市场、交通、物流、生产经营方式及政策等因素的分析,提出促进苏北农村节约型畜牧业发展内生路径选择对策。
关键词:
畜牧业 节约型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靖 徐雪高 陈兰 陈传波
我国现有农村户籍人口8.6亿人,其中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5.37亿人,主要包括农业从业人员(3.07亿人)、本地非农就业人员(0.85亿人)和外出务工人员(1.45亿人)等三大群体。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需要劳动力约1.8亿人,约有农业剩余劳动力1.2亿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就业变化趋势为:农村劳动力供给量开始下降,但由于城镇化增速放缓,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农业经营规模出现扩大,但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进一步明显;外出劳动力就业环境明显改善,"迁徙式"迹象开始出现;农民工正在完成代际转换,外出就业类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十二五"时期,每年将约有1200万名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考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增文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徐增文“民工潮”的主流无疑代表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反映了人口城市化、工业化的客观趋势。但是,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其迅猛之势不可能不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的经济结果。按照地区要素流动理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智彬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巨大的城乡差距、产业结构调整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职业教育应该为农村劳动力流动提供支持,但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缺失与城市忽视农民工的培训,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动途径不畅,流动后发展受阻;应通过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在劳动力流入地发展新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与联动,共同服务于农村劳动力流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 流动 农民工 培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军
苏北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大量沉积。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方式。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异地转移带来了诸如社会治安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等许多社会问题,所以苏北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同时,随着苏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包宗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增旭 胡应得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加快中国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农户非农业收入、人力资本水平、农户耕地面积和城镇化水平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具有同向关系,但从长期来看,农户非农业收入的增长无法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虽然农村劳动力因增加了农户非农收入和提高了城镇化水平而促进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因降低了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和未能提升农户经营规模而不利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据此本文给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祝坤艳
[目的]通过分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为促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统计数据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搜集分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的数据和河南省与农业产业结构的数据,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最终详细说明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产生的具体影响。[结果]20062013年,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的年增长速率6.93%,在此影响下农民收入年增长率达19.98%;农作物总产量年增长率达26.69%;粮食作物和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宝值 熊秀兰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吴敬琏(2002)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一环便是"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的转移"。同时,为推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统筹"以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三化同步"发展战略,应该继续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所以如何确保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至关重要。回顾过去,"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农村劳动力已经获得大规模的转移"(蔡昉2007)。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敏
文章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视角分析了苏北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苏北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强化"三个保障"、推进"四项建设"、实施"五个统筹"、把握"三个重点"、扩大"试点"规模、加快"四个转变"。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转移 苏北地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琴 宋月萍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探讨了劳动力流动以及流动的地区差异给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供给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整体上增加了农村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但这种影响因流动模式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劳动力以跨省流动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家庭成员外出打工显著地增加了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而在劳动力以省内流动为主的沿海地区,家庭成员外出打工并没有增加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