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1)
2023(10465)
2022(8524)
2021(7927)
2020(6395)
2019(14055)
2018(13571)
2017(26053)
2016(14029)
2015(14813)
2014(14427)
2013(14224)
2012(13186)
2011(11857)
2010(11875)
2009(10988)
2008(10721)
2007(9841)
2006(8643)
2005(7454)
作者
(41419)
(35286)
(34873)
(32891)
(21635)
(17082)
(15460)
(13708)
(13282)
(12102)
(12039)
(11518)
(11008)
(10768)
(10757)
(10665)
(10421)
(10165)
(9975)
(9812)
(8993)
(8584)
(8511)
(8150)
(8109)
(7782)
(7704)
(7491)
(7011)
(6993)
学科
(61855)
经济(61781)
(49136)
(46403)
农业(32706)
管理(32392)
(24750)
企业(24750)
方法(22597)
数学(20599)
数学方法(20490)
业经(19858)
中国(17057)
(13291)
(12557)
地方(12542)
农业经济(12376)
(12296)
贸易(12293)
(12009)
(11422)
(10919)
发展(9636)
(9633)
(9505)
(9441)
(9438)
劳动(9424)
农村(9418)
收入(9153)
机构
学院(202366)
大学(197085)
(89270)
经济(87880)
管理(77195)
研究(70351)
理学(68343)
理学院(67614)
管理学(66551)
管理学院(66206)
(61462)
中国(53894)
农业(47344)
科学(44327)
业大(40939)
(39547)
(36138)
(35673)
研究所(33280)
中心(32724)
农业大学(29832)
财经(29197)
(29139)
经济学(27255)
(26862)
(24969)
经济学院(24870)
经济管理(24667)
师范(24592)
(23998)
基金
项目(143588)
科学(113330)
基金(106524)
研究(101036)
(96065)
国家(94815)
科学基金(79955)
社会(68404)
社会科(64523)
社会科学(64506)
基金项目(57391)
(56973)
自然(51246)
自然科(50082)
自然科学(50064)
自然科学基金(49225)
(46885)
教育(43371)
资助(41003)
编号(39313)
(35250)
(32314)
重点(31996)
(31844)
(30202)
成果(29507)
国家社会(29370)
(28443)
创新(28260)
科研(27618)
期刊
(102766)
经济(102766)
(66862)
研究(52764)
农业(45326)
中国(39536)
学报(39222)
科学(35096)
大学(30048)
学学(29400)
业经(24939)
(23937)
管理(22656)
(20944)
(20265)
金融(20265)
问题(14949)
经济研究(14892)
农业经济(14518)
农村(14064)
(14064)
财经(13873)
(13701)
技术(12984)
业大(12614)
世界(12603)
(11943)
教育(11591)
农业大学(11242)
经济问题(10742)
共检索到289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雅玲  张彬  马艺菲  
农村消费结构不优是乡村振兴的一大桎梏,而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提档增效的关键路径之一。文章以流动劳动力为切入点,从理论上剖析农村劳动力流动通过收入效应和成本效应对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并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引发收入效应和成本效应,对家庭发展享受型消费产生正向影响而对生存型消费产生负向作用,总体上能够显著改善家庭消费结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农村流动劳动力从事行业层次提高、跨区流动距离缩短,会使收入效应强化而成本效应弱化,从而使家庭消费结构逐渐优化。对此,加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关注成本效应、统筹安排回乡劳动力是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提质升级的未来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尹志超  刘泰星  张诚  
中国农村家庭低消费、高储蓄的现实问题由来已久。当前,制约消费扩大和消费升级的因素依然突出。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显著提升了家庭储蓄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显著增加了家庭收入,但由于收入波动、失业、医疗和健康等不确定性而未能对家庭消费产生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农村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和保险参与作为风险应对的重要方式,能有效降低劳动力流动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劳动力流动缩小了农村家庭的储蓄率差距,对中低收入群体和社会网络较低的家庭储蓄率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农村家庭的不确定性,提高流动人口家庭的消费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理解中国家庭的储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可为扩大消费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黎明  
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有关家庭数据,以及两部模型、工具变量和反事实设定方法,考察了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对农村家庭医疗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增加了农村家庭医疗支出负担,其导致的医疗费用约占家庭人均医疗支出的10%,全国农村居民因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医疗总支出约为1 000亿元;低收入和贫困家庭因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医疗支出负担更重;推进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将能够有效降低农村贫困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晶晶  李宣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的过程中,从农村来到城市务工的劳动力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本文采用最新的CHIP两期农村个人与家庭调查统计数据,构建劳动力个人与家庭消费结构相匹配的数据集,将消费结构细分为代表刚性物质消费的医疗保健、日常使用和居住消费,以及代表软性精神消费的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利用实证分析法研究发现:具有外出务工经历劳动者家庭的消费结构显著偏向于刚性物质消费,从而挤占了软性精神消费的占比;务工区域会产生协同效应,当外出务工区域越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时,对刚性物质消费的偏向和对软性精神消费的挤占更为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昂  姚洋  
“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是中国农村不发达地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一旦农户中的劳动力因为受到大病冲击,自身的健康状况下降,而减少子女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就降低了子女未来的期望收入,从而在长期导致了整个家庭平均收入水平的下降。本文的实证分析证明了发生在农户劳动力身上的大病冲击和其对子女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之间负向关系的存在,计量结果同时显示了只有发生在子女小学阶段的农户劳动力大病冲击对子女教育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焱  
由于农村地区正处于从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进入以市场经济为表征的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结构性的变动破坏了代际交换的条件,赡养成本上升,农村代际交换的平衡被打破。在劳动力外流的背景下,农村社区的初级群体的控制力减弱,子女赡养意愿由自律转化为他律。同时,空间距离的增加使外出务工子女提供时间资源的能力下降,由于生活世界的改变,相对经济状况下降,也导致外出务工子女的赡养能力在事实上下降,进一步加速了代际交换的失衡,从而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顺  
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本文以代表性家庭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农村家庭基于区域风险及其相关性影响下的劳动力流动模型。根据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激励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贝妮  李岳云  
本文利用我国5省农村家庭入户调查数据,研究父母外出务工这个家庭行为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决策的影响,并以农村家庭课外补习投资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村学龄子女学习成绩的因素。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父亲外出务工对子女学习成绩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同时,父母外出务工寄回的钱款能改善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并提高子女课外补习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弥补了父母外出务工对子女学习造成的负面影响。根据研究结论建议:政府进一步为进城务工家庭提供必要教育资源,消除由于父母不完全流动给子女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并提高教育质量;完善劳动力市场,保障农村流动劳动力收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高天一   邓金锋   罗楚亮  
文章采用1986—2009年城镇住户调查(UHS)微观数据,基于家庭早期面临的劳动力市场条件,实证分析初始劳动力市场条件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利初始劳动力市场条件会显著降低家庭的消费水平,并影响家庭的消费结构:家庭生存型消费占比上升、发展型消费占比下降。该结论在改变被解释变量、替换核心解释变量、考虑其他干扰因素、更换样本等条件下依旧稳健。机制分析表明,不利初始劳动力市场条件主要通过降低家庭可支配收入从而降低家庭消费水平。家庭消费的跨期平滑能力受到不利初始劳动力市场条件的正向影响,为家庭风险态度的改变提供了证据支持。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利初始劳动力市场条件对家庭消费的负效应在女性户主所在家庭更显著;初始劳动力市场条件对家庭消费的负向影响在短期内对受冲击更大的家庭更显著,长期来看对受冲击程度不同的家庭的消费水平均存在显著负效应。研究结论为认识中国家庭消费行为提供新视角,为政府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景娜  朱俊丰  
本文将转移程度分为纯务农、兼业、纯务工三个层次,利用CFPS2014和CFPS2016数据,建立有序probit模型,从微观层面探究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对现存基于性别差异与代际差异的家庭分工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使用互联网相比,使用互联网的农村劳动力纯务农的概率降低11.6%,兼业的概率增加3.06%,纯务工的概率提高8.5%;使用互联网对女性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的促进作用强于男性,缩小了家庭分工中的性别差异;使用互联网对年轻一代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的促进作用显著,但是对老一代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影响不显著,从而扩大了家庭分工中的代际差异。通过CMP估计方法解决内生性问题之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娟  李树茁  
劳动力外流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老化,并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在安徽省巢湖市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抽样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这一现象对家庭结构以及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老年人生活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曲玥  都阳  贾朋  
消费水平不仅仅是度量人民生活的主要方面,更是今后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理解消费行为及其变化,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2016年和2010年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调查数据(CULS4和CULS3),估算并刻画了城市本地家庭和外来流动家庭的消费模式,并分析两个群体消费模式差异的决定因素,进而分析了与户籍相关的养老保险状况对于家户消费决定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外来流动家庭的养老保险水平远低于城市本地家庭,而家庭预期从养老保险中获得的收益可以显著提高家庭当前的消费水平,尤其是对于较低收入群体。因此,进一步消除与户籍制度挂钩的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有助于实现流动人口和城市人口消费模式的趋同,拉动总体消费水平、扩大消费的潜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令娟  
由于收入、消费观念、教育程度、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等因素存在差异,与城镇居民相比,占我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居民的消费品消费总额却只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农村应作为当前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工作重点。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的微观截面数据进行研究,全面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收入始终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力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区域间差异也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村消费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宝军  罗剑朝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文章基于四川省、陕西省和甘肃省的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家庭具有显著的多维减贫效应,其中,收入维度和教育维度的减贫效应最为突出,健康维度的减贫效应比较微弱,并且劳动力流动的多维减贫效应具有明显的省份差异。因此,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提高农村人口收入及自我发展能力、摆脱自然生存环境束缚,实现由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渡的可选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泰星   尹志超  
中国农村家庭经济风险复杂多变,财务脆弱问题明显,农村家庭具有强烈的风险防范动机。本文利用2015年、2017年和202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能够显著促进农村家庭的商业保险参与;分类型看,劳动力流动可以显著促进农村家庭商业人寿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参与程度,并显著提高农村家庭各类商业保险的参保金额;机制分析表明,劳动力流动带来的收入增长与财富效应,满足了农村家庭为应对健康风险、养老风险、收入风险等不确定性而购买保险的资金需求,从而促进其商业保险参与;进一步研究发现,亲缘关系网络的强化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改善能够有效弱化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影响。本文研究为全面认识农村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视角,对更好防范和化解农村家庭风险、提高农村家庭财务韧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