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86)
2023(18081)
2022(15076)
2021(13838)
2020(11642)
2019(26529)
2018(25933)
2017(49876)
2016(26932)
2015(29755)
2014(29485)
2013(29388)
2012(27101)
2011(24471)
2010(24496)
2009(22813)
2008(22155)
2007(20003)
2006(17578)
2005(15384)
作者
(79946)
(67765)
(67296)
(63901)
(42431)
(32682)
(30319)
(26592)
(25491)
(23737)
(23135)
(22332)
(21320)
(21094)
(20938)
(20779)
(20340)
(19801)
(19345)
(19188)
(16938)
(16565)
(16494)
(15561)
(15462)
(15049)
(14831)
(14627)
(13725)
(13416)
学科
(131401)
经济(131278)
(77752)
管理(72886)
(55627)
企业(55627)
方法(52880)
(52206)
数学(47468)
数学方法(46960)
农业(34460)
中国(30583)
业经(29785)
(29411)
地方(28007)
(25556)
(21970)
(21442)
贸易(21436)
(20830)
(17370)
财务(17325)
环境(17301)
财务管理(17285)
(16877)
银行(16812)
(16599)
金融(16596)
(16518)
技术(16457)
机构
学院(392654)
大学(388421)
(172270)
经济(169117)
管理(149601)
研究(134220)
理学(130603)
理学院(129151)
管理学(126815)
管理学院(126092)
中国(101109)
(86115)
科学(83903)
(79262)
(73703)
(68764)
农业(66999)
业大(66158)
研究所(62833)
中心(62509)
财经(59607)
(58351)
(54361)
经济学(53882)
北京(48588)
经济学院(48580)
(48230)
师范(47599)
(47073)
(45210)
基金
项目(268685)
科学(211534)
基金(197627)
研究(188628)
(174875)
国家(173405)
科学基金(148230)
社会(123639)
社会科(117033)
社会科学(117001)
(106063)
基金项目(105137)
自然(97072)
自然科(94918)
自然科学(94887)
自然科学基金(93239)
(88216)
教育(84899)
资助(80088)
编号(73555)
重点(60714)
(59158)
(59076)
成果(57764)
(55705)
科研(52360)
创新(52214)
国家社会(52205)
计划(50268)
课题(50249)
期刊
(191679)
经济(191679)
研究(108630)
(85499)
中国(72116)
学报(68519)
科学(61279)
农业(57528)
(56853)
大学(51667)
管理(51435)
学学(50007)
(35974)
金融(35974)
业经(34942)
技术(32524)
经济研究(30505)
财经(29771)
(28013)
教育(27672)
问题(26153)
(25705)
(21529)
技术经济(20684)
统计(20095)
世界(19937)
业大(18476)
(18284)
科技(17942)
(17927)
共检索到570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军涛  游斌  朱悦  
立足于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要求,本文就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影响机制和传导路径进行系统考察。基于1989~2018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DM)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效应进行回归分析;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具体渠道。研究发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全国及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影响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则体现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村劳动力流动通过经济增长渠道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间接影响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变化特征,全国及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中介效应仍处于抑制阶段,而东部地区的中介效应已经发挥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小明  郭剑雄  
采用工业化中期阶段为起点1995-2015年全国农村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统计性描述和计量分析方法,基于农业投入要素结构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视角,本文研究农村人口转型对二元经济结构收敛的影响、作用路径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从高生育率的数量偏好到高人力资本投资率的质量偏好为特征的农村人口转型对二元经济结构收敛具有显著作用。刘-费-拉模型仅指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收敛的必要条件,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收敛应以农村人口转型为充分条件,在农村人口生育率下降的同时通过不断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使农业部门从"马尔萨斯稳态"转变为持续增长稳态,进而达到二元经济结构的一元化转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佑林  
本文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研究对象 ,结合二元经济理论 ,说明只有将农民转移进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以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预期收益与成本作为分析手段 ,从影响农民进城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两个方面 ,说明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真正原因 ,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柳欣  程晶蓉  
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发展中国家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认为加速农村人口转移是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矛盾,发展经济的根本出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兵  赖景生  胡宝娣  
我国经济存在典型的二元结构,大量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后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较快,农业劳动力就业份额年均下降0·86个百分点,结构转换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7·26%,但目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还很明显,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还很艰巨,今后,应站在城乡统筹和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从两个途径采取措施,促进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问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明  
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需求制约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进而制约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弱化和消除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应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从长远来看,要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要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不断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要配合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城乡经济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琳子  肖卫  
在考察基于技术进步的农业发展、劳动力有效流动及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与二元经济均衡增长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一个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模型,研究发现二元经济中基于技术进步的农业发展,是促进农业劳动力有效流向现代产业部门的前提条件,并构成二元经济均衡增长的基本动力。基于1992-2012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显示,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投资和现代产业对农业的反哺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作用,农业发展基础上的劳动力有效流动、投资、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和前期的研发投入是决定二元经济均衡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海军  张峁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该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将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转化描述为一个"自然演化"的趋势,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从而为发展国家寻找到一条经济均衡增长的路径。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一直存在非常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本文首先从一个古典增长理论模型出发,阐释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中的经济增长因素,然后重点从实证分析角度,用统计分析指标体系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肖卫  朱有志  肖琳子  
文章吸收了二元经济理论、新兴古典主义和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城乡发展基本思想,构建了一个传统农业与现代产业存在报酬差异的两部门模型来分析城乡劳动力流动机制和城乡统筹发展,并以中国改革30年的经验检验了理论模型的主要结论。认为城乡分割的政策因素导致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不利于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层级结构形成,以"农民工"身份进入现代产业的劳动者不能获得全部的要素报酬导致改革中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进而限制了城乡统筹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郑江淮  高彦彦  
基于江苏省二元经济发展情况,把空间产业转移因素引入传统的部门二元经济模型,提出了一个包含部门和空间的双二元经济结构,并以此来分析劳动力流动、产业的空间布局以及政府政策三类要素对双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转移改变了劳动力流动的空间选择,即从"外地转移"向"本地转移"转变;政府政策则改变了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比,提高了企业转移产业资本的利润空间,便利了劳动力在部门和区域之间的流动,从而有助于消解双二元结构。运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1996年—2006年间的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也表明,非农劳动力比重的增加、FDI形式的资本转移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并未促使部门间收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赖小琼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难点在农村。如果占总人口62%的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经济不能快速增长,全面小康的目标就不能实现。然而,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恰恰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发展差距在拉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人的增长。导致农民收入上不去的一个重要的、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农民就业不充分。不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不减少农民,要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是不可能的。本文拟就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和转移的途径作一探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柳亮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城乡二元化特征比较突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我国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应当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改革配套制度、促进劳动力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投入等几个方面着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秦海林  门明  
在一个引入FDI的二元经济模型中可以证明,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动是由包含FDI在内的投资结构、劳动力流动和两大部门的技术差距所造成的,因此,在现有技术水平上,只要优化投资结构和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就可以改善二元经济结构。这可以为基于中国数据的面板协整检验所证实,且其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特征;同时,实证检验结果还显示,固定资产投资、FDI和劳动力流动均会改善二元经济结构,而对外贸易则会发挥相反的作用。就区域差异来看,变量调整会恶化发达省份的二元经济结构,而改善发展中省份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为在区域间和城乡间优化投资结构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梅建明  
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仍表现出明显的二元性。从国际经验来看,二元经济转换的中心问题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程度,而我国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由于诸多障碍的影响其规模还相当有限。因此,如何促进农业部门劳动力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化的一元经济转换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梅建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