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1)
- 2023(11642)
- 2022(9553)
- 2021(8895)
- 2020(7204)
- 2019(16143)
- 2018(15397)
- 2017(29882)
- 2016(15923)
- 2015(17078)
- 2014(16342)
- 2013(16218)
- 2012(15085)
- 2011(13574)
- 2010(13464)
- 2009(12522)
- 2008(12349)
- 2007(11237)
- 2006(9874)
- 2005(8385)
- 学科
- 济(71711)
- 经济(71609)
- 业(54432)
- 农(51414)
- 管理(39455)
- 农业(34793)
- 方法(31122)
- 企(30752)
- 企业(30752)
- 数学(28840)
- 数学方法(28677)
- 业经(20792)
- 中国(18958)
- 财(16582)
- 贸(13808)
- 贸易(13805)
- 地方(13774)
- 易(13497)
- 制(13419)
- 农业经济(12424)
- 发(12009)
- 收入(11297)
- 学(11098)
- 技术(10427)
- 银(10231)
- 银行(10197)
- 融(10185)
- 金融(10185)
- 发展(10076)
- 展(10067)
- 机构
- 学院(228244)
- 大学(224744)
- 济(99952)
- 经济(98389)
- 管理(89225)
- 理学(78984)
- 理学院(78184)
- 管理学(77033)
- 管理学院(76631)
- 研究(75514)
- 农(62947)
- 中国(58526)
- 农业(48395)
- 科学(46103)
- 京(44302)
- 业大(43080)
- 财(42040)
- 所(37651)
- 中心(36315)
- 财经(34509)
- 研究所(34413)
- 江(32596)
- 经(31925)
- 经济学(31172)
- 农业大学(30684)
- 经济学院(28581)
- 范(27945)
- 师范(27565)
- 经济管理(27204)
- 北京(26672)
- 基金
- 项目(161813)
- 科学(128242)
- 基金(120823)
- 研究(115773)
- 家(107542)
- 国家(106227)
- 科学基金(90488)
- 社会(78460)
- 社会科(74128)
- 社会科学(74111)
- 基金项目(64666)
- 省(63010)
- 自然(57302)
- 自然科(56041)
- 自然科学(56023)
- 自然科学基金(55088)
- 划(52129)
- 教育(50962)
- 资助(47099)
- 编号(45207)
- 部(36422)
- 农(36066)
- 重点(35769)
- 发(35519)
- 成果(35346)
- 创(34064)
- 国家社会(33889)
- 创新(31808)
- 科研(31112)
- 教育部(31091)
- 期刊
- 济(109362)
- 经济(109362)
- 农(68069)
- 研究(60028)
- 农业(46027)
- 中国(43748)
- 学报(41850)
- 科学(37201)
- 大学(32578)
- 学学(31648)
- 财(29374)
- 管理(26624)
- 业经(25474)
- 融(24637)
- 金融(24637)
- 业(21371)
- 财经(17179)
- 问题(16327)
- 经济研究(15979)
- 教育(15441)
- 技术(15244)
- 农业经济(14834)
- 版(14712)
- 经(14633)
- 农村(14618)
- 村(14618)
- 世界(13513)
- 业大(12822)
- 农业大学(11508)
- 经济问题(11437)
共检索到325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宝军 罗剑朝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文章基于四川省、陕西省和甘肃省的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家庭具有显著的多维减贫效应,其中,收入维度和教育维度的减贫效应最为突出,健康维度的减贫效应比较微弱,并且劳动力流动的多维减贫效应具有明显的省份差异。因此,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提高农村人口收入及自我发展能力、摆脱自然生存环境束缚,实现由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渡的可选路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多维贫困 倾向得分匹配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佳丽 王志章 王汉杰
本文以连片特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A-F指数及BP神经网络法测度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劳动力流动家庭的多维贫困状况要明显优于非劳动力流动家庭;(2)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减缓农户多维贫困,但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除了教育维度之外,对于其它非物质层面的贫困维度,作用尚不显著;(3)农村劳动力流动强度与农户多维贫困之间呈现"U形"关系;(4)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缓解一般多维贫困户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裴劲松 矫萌
文章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运用BP神经网络和A-F方法测度中国不同地区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状况,进而运用PSM方法与Logit模型评估劳动供给广度、深度、类型对家庭轻度、深度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劳动参与显著减轻全国各地区农户的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减贫效应尤其作用在资产状况、发展机会维度;(2)超时劳动不利于全国各地区的多维相对贫困减贫,主要抑制资产的积累和可行能力的提升;(3)自雇型非农劳动有利于增强农村劳动者与社会的互动,提升人力资本与可行能力,改善自身及其家庭在教育、健康、物质等方面的贫困状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继红
本文采用河南省农村住户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选择与农户家庭收入的关系,结果显示:家庭劳动力进城务工显著影响着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有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家庭比没有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306.23元。同时,该研究结果也验证了:户主受教育水平与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庭劳动力数量仅在10%的水平上显著增加家庭人均纯收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汤晋 陈洋庚 滕盼
建立相对贫困缓解的长效机制是2020年后中国减贫事业的新战略,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进行深度剖析至关重要。目前农村家庭不仅存在收入贫困,其教育水平、生活条件等各方面的贫困更为严重。不同因素对贫困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农村家庭规模、从事个体经营情况、医疗保健支出、商业保险性支出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政府补助、外出打工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解决农村家庭多维贫困问题,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隔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其次要积极引导农户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农村人口脱贫阻碍;再次要保障农村地区饮水安全;最后要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法律素养。
关键词:
农村多维贫困 AF法 精准扶贫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九杰 曾雅婷 吴本健
本文首先基于扩展的CD生产函数构建了农户家庭生产经营决策模型,分析家庭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禀赋对农户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然后利用多元线性、非线性模型对武陵山地区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禀赋(数量和质量两个测量维度)与农户农业生产总值(农户生产经营决策的结果)呈现"瓦型"关系。具体而言,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农户家庭农产品年总产值正相关;农户家庭劳动力质量与农户家庭农产品年总产值呈正"U"形关系。即农户劳动力资源禀赋低时,农户在其生产经营决策中偏向于从事农业生产;随着劳动力资源禀赋的提高,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减少、农业收入比重降低;当劳动力资源禀赋进一步提高,农户的农业经营收...
关键词:
农户 劳动力禀赋 劳动力配置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若晨 李实
农村贫困问题是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而分析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影响,对回答好按期实现脱贫目标这一命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贫困脆弱性方法能够对贫困人口脱贫与非贫困人口返贫共同进行描述,克服了传统研究方法中只关注当期收入(消费)贫困问题的缺点;另一方面,研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家庭的影响能够帮助扶贫工作更好地借助农村人口的内生动力,提高扶贫的效率。为了控制劳动力禀赋差异导致的误判,研究中利用了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倍差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贫困线标准下(1美元、1.25美元和2美元),劳动力外出都能显著降低家庭的贫困脆弱性,该结论对于暂时性贫困人群、慢性贫困人群和全体样本都成立,具有稳健性。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村家庭持久脱贫,充分利用农村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党和政府应该将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作为扶贫规划的重要内容,积极为农村劳动力提高人力资本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为外出务工劳动力提供适宜的社会保障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繁荣。
关键词:
劳动力外出 农村家庭 贫困 贫困脆弱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雅玲 张彬 马艺菲
农村消费结构不优是乡村振兴的一大桎梏,而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提档增效的关键路径之一。文章以流动劳动力为切入点,从理论上剖析农村劳动力流动通过收入效应和成本效应对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并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引发收入效应和成本效应,对家庭发展享受型消费产生正向影响而对生存型消费产生负向作用,总体上能够显著改善家庭消费结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农村流动劳动力从事行业层次提高、跨区流动距离缩短,会使收入效应强化而成本效应弱化,从而使家庭消费结构逐渐优化。对此,加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关注成本效应、统筹安排回乡劳动力是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提质升级的未来思路。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聪 王颖文 刘杰 荀阳
基于多维贫困理论,以陕西南部安康地区为例,使用"A-F"双临界值法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指数进行测度,实证分析移民搬迁视角下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农户家庭,"搬迁户—打工户"家庭多维贫困指数最低,"非搬迁户—非打工户"家庭多维贫困指数最高;外出务工和外出务工强度能有效减轻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状态,家庭收到汇款额和打工时间对减轻多维贫困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受非搬迁户样本影响,外出务工强度对多维贫困的影响并不显著;外出务工作为家庭主要生计活动,对减轻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有积极作用,相较于非搬迁户,外出务工的减贫效应在搬迁户群体中更为显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思思
基于礼泉县507份实地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平原地区农户社会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具有缓解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随机抽选礼泉县的348份数据,与泾阳县的338份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劳动力人口流出数量、农户关注新闻时事频率和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数量对农户贫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劳动力人口流出数量对平原地区农户贫困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关注新闻时事频率、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数对平原地区农户贫困影响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且不同地区农户最佳关注新闻时事频率和走亲访友数存在差异。根据本研究结论,建议政府应大力提供政策和资金助力农户培育社会资本,有效促进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来巩固当地脱贫攻坚成果,从而实现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家智 车四方
多维贫困理论与方法更有助于对贫困的精准识别和量化。本文构建了新型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引入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测度并分解了农村家庭多维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水平。研究结论表明:随着贫困维度的增加,多维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指数下降,表明农村家庭不易发生多维极端贫困;农村家庭多维贫困指数(MPI)呈西高东低态势,表明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具有典型的区域分布特征。此外,多维贫困指数分解结果显示,收入、金融和教育等因素是我国农村家庭致贫的主因。其中,东部地区金融因素影响最大,而中西部地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贫困广度 贫困深度 贫困强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海涛 侯宇 曾燕芳
文章基于课题组在湖北省孝昌县实地调查得到的数据,利用Alkire和Foster提出的多维贫困测量方法,选取教育、收入、消费、闲暇、健康和决策权等6个维度对农村家庭贫困及其性别差异进行了度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家庭女性的贫困程度高于男性,女性在教育、消费和决策权维度的贫困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特别是在决策权上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教育贫困和消费贫困是当前农村贫困缓解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男性的健康贫困较女性严重。
关键词:
多维贫困 性别不平等 妇女贫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静 肖攀 阎晓萌
结合CFPS微观面板数据和Log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资本与农村金融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的影响效应与交互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正向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与能力提升机会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两类贫困。非正规金融正向促进家庭脱离健康贫困和多维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而正规金融正向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与能力提升机会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社会资本与农村金融交互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社会资本的增强不仅强化了非正规金融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的正向效应与抑制家庭陷入健康贫困的负向效应,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正规金融促进家庭收入贫困缓解的正向效应。在社会资本作用下,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户家庭脱离收入贫困的作用更强,而正规金融抑制农户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的作用更加明显。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金融 多维贫困转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继权 吴海涛 汪为
文章利用湖北省2680户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基于Glick提出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采用Alkire和Foster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对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农户的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并分解。结果发现,湖北农户的多维贫困整体有下降的趋势。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贫困与多维贫困的贡献率呈现出倒"U"型,起步型家庭和衰退型家庭的贫困对多维贫困贡献率只有10%。医疗支出、医疗保险、做饭燃料和卫生设施这四个指标共同对多维贫困贡献率达到了50%。人均消费、金融资产、户外道路和耐用品指标对多维贫困的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而劳动力教育水平、住房结构、土地面积和住房面积指标对多维贫困的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势。基于此,政府应加强对生命周期中间阶段家庭的关注,尽快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加大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改善贫困农户生活居住环境。
关键词:
家庭生命周期 多维贫困 MPI指数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贾玮 黄春杰 孙百才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使用收入导向型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方法识别农村家庭的贫困状况,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教育对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多维相对贫困程度越深,教育维度受到剥夺的概率也越大;教育减贫效应显著,越是贫困的群体,教育的减贫效应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减贫效应越大;金融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在教育减贫中发挥中介作用,在极端贫困状态下,社会资本取代自然资本的地位,发挥中介作用;教育的减贫效应随着居民年龄的提升,边际效应递减;相比于东部和中部,教育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减贫的影响更大。进入"后扶贫时代",在充分发挥教育对缓解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作用的基础上,应将教育资源向相对贫困的个体、家庭和地区倾斜。
关键词:
教育 多维相对贫困 农村家庭 减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