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1)
- 2023(11830)
- 2022(10208)
- 2021(9495)
- 2020(7941)
- 2019(18461)
- 2018(18240)
- 2017(35105)
- 2016(19720)
- 2015(22215)
- 2014(22710)
- 2013(22475)
- 2012(21335)
- 2011(19141)
- 2010(19642)
- 2009(18420)
- 2008(18717)
- 2007(17785)
- 2006(15713)
- 2005(14075)
- 学科
- 济(85954)
- 经济(85865)
- 业(56210)
- 农(50694)
- 管理(47362)
- 方法(35825)
- 企(34381)
- 企业(34381)
- 农业(33572)
- 数学(31785)
- 数学方法(31439)
- 中国(22904)
- 业经(22527)
- 财(20387)
- 地方(18636)
- 学(17564)
- 制(16945)
- 贸(15564)
- 贸易(15556)
- 易(15121)
- 发(13451)
- 税(13125)
- 银(12738)
- 银行(12691)
- 农业经济(12512)
- 理论(12491)
- 税收(12374)
- 收(12312)
- 行(12046)
- 融(11646)
- 机构
- 学院(288876)
- 大学(284319)
- 济(117800)
- 经济(115177)
- 管理(104294)
- 研究(98063)
- 理学(89076)
- 理学院(88033)
- 管理学(86338)
- 管理学院(85808)
- 中国(76527)
- 农(71337)
- 科学(62215)
- 京(60133)
- 农业(55207)
- 财(54323)
- 所(51893)
- 业大(50574)
- 江(47200)
- 中心(46873)
- 研究所(46665)
- 财经(42231)
- 范(38393)
- 经(38134)
- 师范(37981)
- 北京(37428)
- 州(36917)
- 经济学(36031)
- 省(35114)
- 农业大学(34588)
- 基金
- 项目(183356)
- 科学(141499)
- 研究(134614)
- 基金(129974)
- 家(113571)
- 国家(112491)
- 科学基金(94344)
- 社会(83875)
- 社会科(78896)
- 社会科学(78868)
- 省(73898)
- 基金项目(68998)
- 教育(61557)
- 划(60657)
- 自然(59427)
- 自然科(57987)
- 自然科学(57969)
- 编号(57190)
- 自然科学基金(56970)
- 资助(53164)
- 成果(47198)
- 重点(41167)
- 发(40885)
- 部(40403)
- 课题(39007)
- 农(38287)
- 创(37158)
- 科研(34878)
- 创新(34768)
- 性(34691)
- 期刊
- 济(140239)
- 经济(140239)
- 研究(84298)
- 农(74068)
- 中国(63439)
- 学报(50897)
- 农业(50134)
- 科学(44456)
- 财(42611)
- 大学(38498)
- 学学(36479)
- 管理(32916)
- 教育(31736)
- 融(28528)
- 金融(28528)
- 业经(28392)
- 技术(25384)
- 业(24130)
- 财经(20709)
- 经济研究(20028)
- 问题(19909)
- 版(18055)
- 经(17921)
- 农村(15439)
- 村(15439)
- 农业经济(15232)
- 技术经济(15021)
- 世界(14829)
- 业大(14401)
- 经济问题(13901)
共检索到443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白书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中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因素越来越多,而不利于农民增收的因素依然存在,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劳动力在农村内部流动缓慢;二是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成本高;三是流入城市的劳动力受到不应有的歧视。究其原因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二是户籍制度的约束和限制;三是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不健全;四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为此,有关各方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消除这些农村劳动力流动中阻碍农民增收的因素,具体对策包括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规范和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等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安萍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核心。从目前中国农民收入状态看,问题不在于城乡居民收入是否存在差距、差距有多大,而是农民收入结构是否合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和改进思路等一系列的问题。
关键词:
农民增收 非农就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甫宁 陆五一 徐志刚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粮食生产是否受到了冲击及受到冲击有多大,已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剖析了农户劳动力外出务工后的要素替代与种植结构调整行为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以及不同约束条件下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出务工会促使农户要素投入结构和种植结构调整,增加机械要素投入并提高粮食播种面积比例,进而从整体上增加了粮食播种面积。为了减少农业劳动投入,农户增加劳动投入少、机械易于替代劳动力的粮食生产是一个相对理性的选择。不过,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要面临机械替代劳动力的难易程度和种植结构调整空间等约束条件的制约。在不适宜机械作业的丘陵山区,外出务工对粮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德生 王丽芹
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来源变化与构成特点分析,可以发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通过非农就业所获得的收入已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体,其中通过劳动力转移形成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因此,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现实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梦芬 王丽芹
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来源变化与构成特点分析,可以发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通过非农就业所获得的收入已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体,其中通过劳动力转移形成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因此,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增收 贡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牟子平 吴文良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原因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而低效率的劳动生产率是由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农业部门存在着工作分摊现象造成的。作者就此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劳动力转移 人口控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艳华
农民问题是一个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进入21世纪,农民问题最突出的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困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最大障碍仍然是构成经济增长基本要素的劳动力与资本、土地、技术等问题,因此,科学、合理配置经济增长基本要素,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成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再就业,已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明胜
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本文通过对农民收入的现状进行综合探究,分析了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包括:内部、外部以及农民自身的一系列限制因素。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影响因素 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甫宁
中国市场导向的改革首先从农业和农村开始。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农业创造了世界奇迹,然而,农民人均收入尤其是务农收入仍然很低,而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呈逐渐扩大之势,加上农产品大量进口的现实威胁,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祁之杰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受阻、增收缓慢的原因分析。(一)农民素质是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劳动力总体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导致了中国劳动力结构的失衡。2000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中仍有文盲8699万人,其中3/4在农村;小学及以下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聪群 王玉钏
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政治性的问题。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 ,不仅要排近忧 ,更要解远虑 ,大量劳动力滞留于农业领域是制约我国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症结。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 ,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 ,积极稳妥地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 ,是实现我国农业劳动力非农化和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民收入 根本出路 农业劳动力 非农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莉
Binary Logistic回归主要是研究0/1二值品质型因变量与自变量取值之间关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多种学科领域。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市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的问卷调查,运用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芸 张丞
本文利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2007年组织的针对全国100多个劳务输出示范县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调查数据,运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法(Optimal Scaling)实证考察了具有流动经历的农村劳动力再次做出流动决策时的行为决定因素,探寻了以往流动经历对下一次流动决策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第一代和第二代农村流动劳动力在外打工积累的人力资本可以转化为在农村从事非农行业、自我经营或创业的人力资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瑞芬 何美丽 郭爱云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还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程:转移主体素质的制约;待转移劳动力观念的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稳定性制约;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的制约等。为此,本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对策思路。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制约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