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26)
- 2023(10529)
- 2022(8651)
- 2021(8134)
- 2020(6262)
- 2019(14307)
- 2018(14066)
- 2017(26597)
- 2016(14383)
- 2015(16018)
- 2014(15863)
- 2013(15934)
- 2012(15371)
- 2011(13979)
- 2010(14124)
- 2009(12945)
- 2008(12526)
- 2007(11460)
- 2006(10503)
- 2005(9582)
- 学科
- 济(67871)
- 经济(67807)
- 农(50405)
- 业(41517)
- 农业(33843)
- 管理(28354)
- 地方(26106)
- 中国(23830)
- 业经(20039)
- 企(17479)
- 企业(17479)
- 方法(16316)
- 发(15244)
- 数学(14269)
- 数学方法(14170)
- 制(12940)
- 农业经济(12837)
- 地方经济(12318)
- 发展(12115)
- 展(12092)
- 学(11352)
- 融(10999)
- 金融(10997)
- 银(10834)
- 银行(10821)
- 环境(10737)
- 贸(10693)
- 贸易(10681)
- 行(10600)
- 易(10224)
- 机构
- 学院(203018)
- 大学(194844)
- 济(86076)
- 经济(84115)
- 研究(76635)
- 管理(73641)
- 理学(62204)
- 理学院(61376)
- 管理学(60412)
- 中国(60239)
- 管理学院(60026)
- 农(55882)
- 科学(46744)
- 京(42671)
- 农业(42174)
- 所(39208)
- 业大(36662)
- 中心(36564)
- 财(35625)
- 研究所(35193)
- 江(34797)
- 范(30841)
- 师范(30608)
- 省(29840)
- 州(27309)
- 院(26909)
- 财经(26659)
- 北京(26572)
- 农业大学(26062)
- 发(25115)
- 基金
- 项目(132574)
- 科学(103979)
- 研究(102770)
- 基金(92147)
- 家(79425)
- 国家(78540)
- 科学基金(66548)
- 社会(65349)
- 社会科(61277)
- 社会科学(61264)
- 省(56970)
- 基金项目(49793)
- 划(44791)
- 编号(44377)
- 教育(44063)
- 自然(39412)
- 自然科(38356)
- 自然科学(38348)
- 自然科学基金(37594)
- 发(36381)
- 成果(35220)
- 资助(35106)
- 农(31948)
- 课题(30997)
- 发展(29935)
- 重点(29601)
- 展(29434)
- 部(28195)
- 创(27405)
- 国家社会(26324)
- 期刊
- 济(114119)
- 经济(114119)
- 研究(62001)
- 农(61997)
- 中国(54042)
- 农业(42300)
- 学报(31057)
- 科学(30779)
- 业经(26240)
- 融(24919)
- 金融(24919)
- 大学(24779)
- 财(24321)
- 教育(23819)
- 学学(23407)
- 管理(22928)
- 业(19473)
- 技术(17877)
- 问题(16335)
- 农业经济(15478)
- 农村(15188)
- 村(15188)
- 经济研究(14504)
- 资源(14043)
- 版(12451)
- 世界(12330)
- 经济问题(12058)
- 财经(12034)
- 发(10915)
- 经(10381)
共检索到331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珂 张智勇 周云
基于湖北省保康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社会调查报告,分析保康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建议,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流动 农村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凯榕 李子萌 余谦
数字普惠金融在运用金融科技的诸多优势,通过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成本收益率、企业贷款积极性及农户的金融服务认知程度等诸多方面为我国脱贫攻坚提供了新思路。以提高农户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接受度为出发点,结合计划行为理论选取了影响农户接受行为的多种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服务可得性对农户服务使用情况有显著促进作用;投资理财服务是影响农户行为态度的主要因素(路径系数0.80);农户行为意向受其对传统金融服务的行为态度(路径系数0.28)和预期风险(路径系数-0.16)影响。基于此,建议政府和金融机构应从提高农户地区的服务可得性、促进金融服务下潜和完善人才回流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完善。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计划行为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宏伟
本文运用总量生产函数,通过分解全要素生产率,以湖北省为例,估算了湖北省1990~2012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驱动力在于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还具有明显的时间和产业异质性特征。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再配置效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振伦
我和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陈德懋在1984年11月16日~12月1日的调查中,发现了我国特有的珍贵稀有植物资源保康野生蜡梅.它分布在海拔200~800m 之间,以海拔400~600m 密度最大,并集中分布在过渡湾的茨滩沟、寺坪箱子沟、台口东、西沟,金斗的九里川、石灰山及茅河口,马桥的芋头河、毕架、鸡骨岭、中坪、鳌头山、南沟、林川河,欧店的响铃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序洲,段敏芳
湖北省拥有农村劳动力2401.64万人。在如此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大军中,有多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又有多少劳动力从事非农经营,即在现有条件下农业需要多少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多少?本文运用农业普查资料对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CD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军,敖和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承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崇怀 戴振伦
通过1984~1991年对湖北省保康县木本植物资源的实地考察,记录了该县国家保护树种2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树种2种,二级10种,三级13种,并在对保护树种资源现状进行科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濒危原因。
关键词:
木本植物 保护树种 湖北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敬祥
近年来,湖北省保康县国土资源局以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为抓手,认真落实基本国策,扎实履行管理职能,为全县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作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白安义 田家富 谢晓翠
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总体情况,我们于2005年下半年对湖北省襄樊市71个村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调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玮
随着湖北省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湖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劳动力转移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青壮年居多、大多为初中文化程度和主要流向省外的特点。该文进而研究了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上并未对农业生产率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并针对湖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从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加大资本投入及通过高科技提高自然资源使用率等方面提出建议,以保障湖北省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新成 吴立军
一、湖北省到底潜在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从西方学者到国内的郭熙保、夏长杰、陈运先等人都有较为深刻研究和论述,他们为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规模和转移过程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具体测度剩余劳动力的办法(如,郭熙保的人地比例关系说)。在众多研究中,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刘易斯的“零边际产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获得比较一致的认同。尽管在我国具体的经济现实条件下,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我国农业生产率低,农业对劳动力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家喜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2006年湖北省总人口为6001.7万,其中,乡村人口3957.99万,农村劳动力2029.9万(男16—65岁、女16—60岁)。全省现有耕地4553.6万亩,如按劳均5亩耕地来算,农业可消化劳动力910.72万,剩余劳动力已经达到1119.2万,剩余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汉成 梅福林
湖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力过剩的欠发达省份。如何有效地实施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对于促进本省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 ,无疑有着深远的意义。文章首先从实证的角度对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了现状描述和成因分析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若于对策
关键词:
湖北省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成因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