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7)
- 2023(13530)
- 2022(11714)
- 2021(11042)
- 2020(9052)
- 2019(20724)
- 2018(20822)
- 2017(40491)
- 2016(21983)
- 2015(24498)
- 2014(24627)
- 2013(24699)
- 2012(22657)
- 2011(20320)
- 2010(20409)
- 2009(18822)
- 2008(18201)
- 2007(16134)
- 2006(14218)
- 2005(12256)
- 学科
- 济(95284)
- 经济(95187)
- 业(66590)
- 管理(56290)
- 农(50912)
- 企(44864)
- 企业(44864)
- 方法(39616)
- 数学(34494)
- 数学方法(34144)
- 农业(33922)
- 业经(26389)
- 中国(24644)
- 地方(21839)
- 财(19693)
- 学(19410)
- 制(17193)
- 贸(15174)
- 贸易(15166)
- 技术(14853)
- 易(14714)
- 发(14104)
- 理论(13560)
- 产业(13242)
- 环境(13156)
- 和(12903)
- 策(12820)
- 农业经济(12639)
- 体(12563)
- 银(12510)
- 机构
- 学院(314235)
- 大学(311739)
- 济(129236)
- 管理(127519)
- 经济(126577)
- 理学(111460)
- 理学院(110287)
- 管理学(108511)
- 管理学院(107970)
- 研究(106116)
- 中国(78645)
- 农(68339)
- 科学(66189)
- 京(66074)
- 业大(53580)
- 财(53452)
- 所(52962)
- 农业(52310)
- 中心(48504)
- 研究所(48480)
- 江(45726)
- 财经(43385)
- 范(41453)
- 北京(41101)
- 师范(41085)
- 经(39568)
- 院(37903)
- 经济学(37531)
- 州(36720)
- 经济管理(35687)
- 基金
- 项目(219631)
- 科学(173175)
- 研究(162860)
- 基金(159247)
- 家(138237)
- 国家(137023)
- 科学基金(117896)
- 社会(103129)
- 社会科(97409)
- 社会科学(97383)
- 省(86699)
- 基金项目(85634)
- 自然(75501)
- 自然科(73702)
- 自然科学(73687)
- 自然科学基金(72380)
- 教育(72150)
- 划(71623)
- 编号(67489)
- 资助(64429)
- 成果(53657)
- 发(48595)
- 重点(48510)
- 部(48404)
- 创(45579)
- 课题(45269)
- 创新(42453)
- 国家社会(42084)
- 科研(41291)
- 教育部(41040)
- 期刊
- 济(145475)
- 经济(145475)
- 研究(89428)
- 农(70525)
- 中国(60706)
- 学报(50627)
- 农业(48280)
- 科学(47975)
- 管理(42572)
- 大学(39153)
- 学学(37274)
- 财(37176)
- 教育(30902)
- 业经(29760)
- 融(27242)
- 金融(27242)
- 技术(26260)
- 业(22282)
- 经济研究(20611)
- 问题(20376)
- 财经(20201)
- 经(17302)
- 版(16860)
- 科技(16057)
- 技术经济(15682)
- 农业经济(15313)
- 资源(14975)
- 图书(14905)
- 理论(14902)
- 现代(14851)
共检索到453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谭林 崔静
[目的]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动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均进行着调整,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而这种外流受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存在很大的关联。[方法]为了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文章利用19782014年面板数据,通过GMM三阶段分析法将农村流动劳动力流入各产业的比重变化,与三次产业结构比的变化进行描述性的对比分析,并建立联立方程及模型。[结果]研究表明:大量农村劳动力脱离土地,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谭林 崔静
[目的]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动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均进行着调整,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而这种外流受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存在很大的关联。[方法]为了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文章利用1978~2014年面板数据,通过GMM三阶段分析法将农村流动劳动力流入各产业的比重变化,与三次产业结构比的变化进行描述性的对比分析,并建立联立方程及模型。[结果]研究表明:大量农村劳动力脱离土地,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三产业;在我国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第二、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了劳动力的流动;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内生性关系。[结论]并针对这一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更好的引导农村流动劳动力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琪
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而产业结构调整反过来又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双方互动效应分析,并结合当前实际,本文指出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向中西部转移,以实现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并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待遇的途径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稳定的劳动力。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产业结构 互动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祁之杰
目前我国农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已不到15%,但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的还有约50%。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我国从典型的以"以农为主"产业结构进入到发展型的产业结构。但是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无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还都很不合理。相对于产业结构来说,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的转换比较迟缓和滞后,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教育的落后,在于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一个民族,教育滞后,民族主体不能完全达到普通高中以上文化水平,指望这个民族更快地进入世界前列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丹 谷洪波 尹宏文
本文以配第-克拉克定理为理论基础,依据国家三次产业划分标准,定性分析了我国农村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劳动力就业状况。然后引入偏差系数,进一步定量深入探究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情况。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为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指导方向,提出"增加农村第一产业投入,稳定农村第一产业发展;提高农村第二产业技能,调整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优化农村第三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楠
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影响,但基于空间效应视角对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目前还较为缺乏。本文通过构建2002—2012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方向与力度,并探讨其实现机制。本文证实了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与临近地区之间确实存在显著正向的空间相关关系;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也显著促进了各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其他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分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洪潮 王丹
解决失地农村劳动力"再就业"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面临的突出现实问题。本文依据1985—2012年的面板数据,基于修正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剖析新型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演化轨迹及三者的互动规律,进而从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两方面,提出了应大力发展与区域相适配的第三产业、应着力推进地方特色明显、产业基础扎实、城镇规模适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党晶晶
产业结构调整的本质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波及诸多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但目前这二者之间协调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如何化解这些困境,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劳动力转移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党晶晶
产业结构调整的本质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波及诸多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但目前这二者之间协调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如何化解这些困境,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劳动力转移 协调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程鹏
利用199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差分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各地区合理调整三次产业中农村劳动力比例,有利于三次产业增长;(2)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地区三次产业的发展呈现差异性影响;(3)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水平对三次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各地区应结合实际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恰当处理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关系;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调整三次产业中农村就业人员的比例,以配合产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宁 朱新缘
本文选取2002年第一季度到2015年第四季度人均工资和三次产业增加值,通过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和泰尔指数,并使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研究劳动力价格变动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时变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提高劳动力价格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且存在时变非对称性,即2011年前劳动力价格变动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冲击在一年期达到峰值,随后逐渐衰弱,2011年后劳动力价格变动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冲击在第三年才达到峰值。总体来说2011年前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价格变化反应较为"敏感",而2011年后反应较为"迟钝",且随着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上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受到的冲击越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璇 张旭亮 李腾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劳动力就业问题一直是中央及各省关注的重点。利用1992~2012年浙江省相关统计数据,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结构调整转换速度两个指数,分析对比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的协调关系,发现其协调关系明显优于广东省和江苏省。分析对比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发现两者呈负相关关系,且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劳动力就业增长的影响明显小于广东省和江苏省。一方面,说明浙江省在产业结构与就业上更具协调性;另一方面,说明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缓慢。
关键词:
浙江省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劳动力就业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露露
随着政府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和劳动力流动性的加强,产业空间分布发生变化,对产业集聚效应也相应产生影响。本文利用2007年中国地级市二位数工业行业数据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效应的确存在而且没有外溢到相邻地区,但这一效应随着产业空间分布的均匀而减弱。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必须有劳动力自由流动作为基础。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劳动力流动 集聚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正模
我国农村经过6年时间在经济体制方面的成功改革,经济推动力的主体来源,已由国民经济原有体制下累积的潜力之释放,逐步转变为经济资源质量的完善与利用效率的提高之上了。当前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正是这种转变的客观需要与表现形式。农村产业结构的率先调整,引起了整个农村经济结构内部的同、异步“震荡”,其中,劳动力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江林
文章利用31个省市自治区1980—201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1980—2016年产业升级以及2007—2016年产业升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率等数据,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内生性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的发展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反向作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正向作用,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产业升级有着正向作用。农村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转移到其他产业,这是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我国的产业升级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正在吸引着农村劳动力的加入,劳动力转移现象日益突出。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产业升级 内生性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