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73)
- 2023(7391)
- 2022(6095)
- 2021(5904)
- 2020(4593)
- 2019(10298)
- 2018(9996)
- 2017(20008)
- 2016(10903)
- 2015(11946)
- 2014(11768)
- 2013(11699)
- 2012(10961)
- 2011(10084)
- 2010(10486)
- 2009(9809)
- 2008(9762)
- 2007(9179)
- 2006(8570)
- 2005(7577)
- 学科
- 农(49183)
- 济(47522)
- 经济(47480)
- 业(39395)
- 农业(32786)
- 管理(25230)
- 企(17851)
- 企业(17851)
- 业经(16896)
- 中国(14827)
- 方法(13249)
- 农业经济(12395)
- 策(12026)
- 数学(12025)
- 数学方法(11863)
- 地方(11468)
- 制(11405)
- 发(10238)
- 财(9958)
- 及其(9902)
- 村(9547)
- 农村(9527)
- 政策(9504)
- 劳(9392)
- 劳动(9375)
- 方针(9122)
- 发展(8811)
- 展(8802)
- 贸(8763)
- 贸易(8759)
- 机构
- 学院(157364)
- 大学(149530)
- 济(71864)
- 经济(70444)
- 管理(61669)
- 研究(54734)
- 理学(52960)
- 理学院(52491)
- 管理学(51768)
- 管理学院(51467)
- 农(45927)
- 中国(44572)
- 农业(34344)
- 财(31303)
- 科学(30453)
- 京(30214)
- 业大(28203)
- 所(27181)
- 中心(26528)
- 江(25538)
- 研究所(24193)
- 财经(23785)
- 经(21641)
- 农业大学(20756)
- 经济学(20521)
- 范(20481)
- 师范(20369)
- 经济管理(20131)
- 州(19581)
- 省(19227)
- 基金
- 项目(99710)
- 科学(79547)
- 研究(79328)
- 基金(72061)
- 家(61166)
- 国家(60457)
- 科学基金(52093)
- 社会(51830)
- 社会科(48662)
- 社会科学(48654)
- 省(39896)
- 基金项目(37416)
- 编号(34571)
- 教育(34319)
- 划(32054)
- 自然(30532)
- 自然科(29802)
- 自然科学(29797)
- 自然科学基金(29281)
- 资助(28963)
- 成果(28434)
- 农(28140)
- 发(23594)
- 课题(22974)
- 部(22901)
- 重点(21514)
- 性(21396)
- 国家社会(21107)
- 制(20755)
- 创(20312)
共检索到247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都阳
劳动力由农村和农业部门向城市和非农部门流动是发展中经济体的典型现象。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劳动力的流动尽管起起落落,却一直没有间断,相应的公共政策也经历了诸多变化。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经历了转折性的变化,即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几近消失,劳动力短缺持续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必将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文章将对推动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这一现象的长期因素展开分析,并对相应的公共政策进行讨论。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民工荒 转折期 经济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西玉 崔传义 赵阳 马忠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洪远 黄华波 刘光明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by the study on the alteration of policies, discuss the policy problem of the flow of rural labor forces. The studies already made (by Du Ying, Bai Nansheng and others in 1997, and by Song Hongyuan and Bai Nansheng and others in 2001) indicates that the policy and setup are...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彦
流动人口管理是政府的社会职能之一,我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必要从政策产生的各个环节去寻找原因,并找到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公共政策 公共利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亦扬 张文武
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和177个城市匹配的微观数据,从异质性视角对城市规模、政策筛选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规模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具体表现为,城市规模每增加1%,农村劳动力流入的概率增加0.21%~0.59%。但上述效应具有政策筛选异质性,明确的劳动力政策有利于吸引高技能农村劳动力,模糊性的政策则更有利于低技能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规模与政策筛选对农村劳动力流入的作用在不同地区表现各异,在东中部地区显示为对农村劳动力流入的促进作用,但在西部地区则不利于吸引农村劳动力流入。研究结论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重战略背景下优化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设计提供了证据支撑。
关键词:
城市规模 政策筛选 农村劳动力流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亦扬 张文武
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和177个城市匹配的微观数据,从异质性视角对城市规模、政策筛选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规模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具体表现为,城市规模每增加1%,农村劳动力流入的概率增加0.21%~0.59%。但上述效应具有政策筛选异质性,明确的劳动力政策有利于吸引高技能农村劳动力,模糊性的政策则更有利于低技能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规模与政策筛选对农村劳动力流入的作用在不同地区表现各异,在东中部地区显示为对农村劳动力流入的促进作用,但在西部地区则不利于吸引农村劳动力流入。研究结论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重战略背景下优化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设计提供了证据支撑。
关键词:
城市规模 政策筛选 农村劳动力流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延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宁光杰
本文运用2008年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村中老年剩余劳动力本地就业和外出就业的影响因素,并在考虑就业区域选择偏差的基础上,分析农民在不同地域就业的收入差异。结果表明,年龄、教育、健康、培训、以前的迁移经历等因素会影响农民外出就业。考虑就业区域的选择偏差和劳动者的不可观测特征后,外出就业(无论是本省流动还是跨省流动)的收入显著高于在本地就业的收入,这说明对于低技能的农村中老年劳动力来说,外出就业仍可获得可观的收益,但一些制度约束使得他们的外出意愿下降。结合近年来"民工荒"和一些农民工返乡现象,以及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的讨论,论文给出政策含义。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选择偏差 迁移 收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腊娥
进入90 年代,苏南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针对劳动力的供求矛盾问题,提出了缓解劳动力就业的可供选择的三大战略措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崇光
农户就业决策及其劳动力流动行为问题是政府部门和理论界长期关注的主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众多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为之殚精竭虑,试图科学、客观和全面地认识,以制定和完善相关公共政策,一方面引导农村劳动力稳定地转移出来,使之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有效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最近,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王春超博士撰写的《中国农户就业决策与劳动力流动》便是这个研究领域的创新之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28余万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兰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迁出地的推力和转入地的拉力,前者包括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收入差异激励、资源环境竞逐和个体预期;后者包括劳动力密集型出发的产业政策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减的社会政策。但是,既有的城乡二元化身份、用工制度恶化等,阻碍了劳动力转移。而利用既有的SA8000制度引导用工环境,扭转二元身份差异,推进职业培训教育券,完善多元化劳资纠纷解决途径,将是有效地促进劳动力良性转移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法律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乾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彭小辉 张碧超 史清华
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3—2013年村级数据,运用固定效应的面板Tobit模型,在控制了时间、个体固定效应和其他变量的基础上,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离婚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都会显著提高农村离婚率,但与劳动力流入相比,流出对离婚率的影响更明显;从流动方向和区域视角看,劳动力流出对内陆地区农村离婚率的影响更明显,而劳动力流入对沿海地区农村离婚率的影响更明显。同时,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家庭孩子数量以及经济状况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离婚率。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农村离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随着劳动力流入的逐年增加,其对农村离婚率的影响不容忽视,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应引起政府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增文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徐增文“民工潮”的主流无疑代表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反映了人口城市化、工业化的客观趋势。但是,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其迅猛之势不可能不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的经济结果。按照地区要素流动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