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8)
- 2023(14976)
- 2022(12827)
- 2021(12092)
- 2020(9956)
- 2019(23139)
- 2018(23195)
- 2017(44021)
- 2016(24612)
- 2015(27970)
- 2014(28286)
- 2013(27557)
- 2012(25318)
- 2011(22755)
- 2010(22749)
- 2009(20694)
- 2008(20035)
- 2007(18052)
- 2006(15908)
- 2005(13800)
- 学科
- 济(98277)
- 经济(98164)
- 业(68450)
- 管理(60904)
- 农(50942)
- 企(47201)
- 企业(47201)
- 方法(45301)
- 数学(39392)
- 数学方法(39014)
- 农业(33961)
- 中国(31280)
- 业经(26030)
- 财(24696)
- 教育(23768)
- 学(20505)
- 地方(20449)
- 理论(18240)
- 制(17211)
- 贸(16538)
- 贸易(16533)
- 易(16007)
- 发(15955)
- 技术(15702)
- 和(13736)
- 环境(13348)
- 策(13263)
- 发展(13019)
- 务(12949)
- 收入(12933)
- 机构
- 大学(346207)
- 学院(344317)
- 济(134688)
- 管理(134243)
- 经济(131709)
- 理学(117796)
- 理学院(116450)
- 管理学(114478)
- 研究(114464)
- 管理学院(113824)
- 中国(80334)
- 京(73728)
- 科学(69570)
- 农(68119)
- 财(59121)
- 所(56353)
- 业大(54621)
- 范(54220)
- 师范(53907)
- 农业(51950)
- 中心(51949)
- 研究所(51385)
- 江(50731)
- 财经(48079)
- 北京(46695)
- 经(44082)
- 师范大学(43736)
- 州(40693)
- 院(40309)
- 经济学(40048)
- 基金
- 项目(236094)
- 科学(187709)
- 研究(180876)
- 基金(169921)
- 家(145970)
- 国家(144519)
- 科学基金(124498)
- 社会(114111)
- 社会科(107565)
- 社会科学(107539)
- 省(92899)
- 基金项目(90340)
- 教育(87709)
- 划(78359)
- 自然(78085)
- 编号(76721)
- 自然科(76232)
- 自然科学(76215)
- 自然科学基金(74884)
- 资助(68831)
- 成果(64039)
- 部(54192)
- 课题(53649)
- 重点(52738)
- 发(51185)
- 创(48770)
- 教育部(47106)
- 国家社会(45847)
- 人文(45790)
- 项目编号(45133)
- 期刊
- 济(147804)
- 经济(147804)
- 研究(106447)
- 中国(73120)
- 农(69991)
- 教育(63730)
- 学报(53181)
- 科学(49307)
- 农业(47863)
- 管理(43632)
- 大学(42704)
- 财(41882)
- 学学(39158)
- 技术(31162)
- 业经(29317)
- 融(28166)
- 金融(28166)
- 财经(23318)
- 业(21838)
- 经济研究(21189)
- 问题(20621)
- 经(19819)
- 版(17683)
- 图书(17082)
- 技术经济(15703)
- 科技(15629)
- 理论(15590)
- 职业(15466)
- 农业经济(15142)
- 世界(14922)
共检索到502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新会 蔡会明
本文实证研究了农村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与迁移、就业、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教育程度与迁移、就业、收入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文化教育程度 迁移 收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宁泽逵 李红 宁攸凉
利用对陕西省农户所做的调查数据,采用多重分类概率模型,就农民对不同就业方式的参与概率进行估计,重点分析了影子工资率及人力资本、就业成本、收入差距对农民迁移与就业的影响,进而讨论了农村劳动市场的发育状况、农村社区环境的发展、农户家庭特征、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对劳动力要素有效配置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影子工资率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亚男
本文利用课题组2015年的调查数据,使用ologit模型对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对迁移劳动力的劳动保护、工资拖欠、迁移劳动力在迁出地的土地拥有情况、在城市的定居意愿以及身份认同等因素显著影响迁移劳动力就业满意度,而且分性别的结果分析显示劳动保护和工资拖欠等因素也通过检验。一方面,迁移劳动力在城市劳动权益保障仍然是影响其就业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城市的融入问题以及在迁出地的原有经济水平也直接影响迁移劳动力对自身工作和社会地位的评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亚男
本文利用课题组2015年的调查数据,使用ologit模型对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对迁移劳动力的劳动保护、工资拖欠、迁移劳动力在迁出地的土地拥有情况、在城市的定居意愿以及身份认同等因素显著影响迁移劳动力就业满意度,而且分性别的结果分析显示劳动保护和工资拖欠等因素也通过检验。一方面,迁移劳动力在城市劳动权益保障仍然是影响其就业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城市的融入问题以及在迁出地的原有经济水平也直接影响迁移劳动力对自身工作和社会地位的评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中伟
由CGSS数据分析得出我国农民工处于二级市场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人力资本分割导致的,低人力资本农民工工资主要影响因素是是否参与过培训,剥离二元户籍制度和学历差异因素,承载高人力资本农村劳动力市民化后,就业收入与原城镇劳动力工资仍然存在差距。历年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数据显示,人力资本分割的根本原因是常年城乡家庭和国家人力资本投资失衡,同时农村人力资本提升途径也存在投资失衡,这将导致农民工内部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出身不同工资分化现象呈持续和加剧趋势。依据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及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本文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蓝红星 曹羽茂 李晓丰
劳动力迁移已成为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对四川省6个县的调查数据,试图更好地解释西部农村劳动力迁移动机和约束机制。通过Pr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家庭人口特征及成年男性构成比例对劳动力长途迁移及长期迁移产生较大影响;短途迁移与家庭人均土地面积呈负相关;家庭和村级网络在促进迁移上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它们在降低迁移人员成本方面互为补充手段。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迁移网络 长途迁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红娅 杨晶 李子奈
以对农村已转移劳动力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就地转移劳动力和异地转移劳动力的迁移意愿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关于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的排序多元离散选择模型。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个人特征和城市化迁移意愿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影响当前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与迁移决策的人口特征因素,据此提出了一些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志岭
本文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城镇暂住户调查数据,对农村迁移劳动力性别间工资收入差异进行了分解。Brown分解结果表明,农村迁移劳动力性别间的工资收入差异80.7%归结为歧视等不可解释部分;剩余的19.3%是由人力资本禀赋差异所引起的。这表明要有效缩小农村迁移劳动力性别间工资收入差异,除了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市场中的性别歧视外,提高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也很重要。与城镇居民性别间工资差异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表明市场化加重了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程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智强 刘超
农村劳动力迁移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库的成人调查问卷2004和2006年的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婚姻状况、健康、娱乐偏好等变量对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有比较显著的影响,而当前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此外,家庭负担并不是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并且已婚女性劳动力倾向于和丈夫共同迁移,以上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了农村的"空巢老人"问题。最后,促进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最有效方法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其中大学及大专学校教育最有效,其次是职业和技术学校教育。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迁移 离散选择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中建
由于受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约束,加上个体年龄、经验、技能、教育程度等的差异,农村劳动力会以多种方式在城市谋求发展,管理者、自我雇佣者、雇主都会成为其就业的出路。笔者利用对北京市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的分析,多元回归的结果显示除性别、是否培训等因素外,就业身份是造成农村劳动力收入差异的主要因素,雇主、自我雇佣者、管理者的收入都显著地高于务工者。要稳定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应将外来劳动力纳入到城市的公共培训体系中,降低创业门槛,规范和减免税费负担,推进管理和服务的均等化和透明化,支持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以多种身份谋生和发展。
关键词:
农村迁移劳动力 就业身份 收入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来曼·斯拉木 泰来提·木明
本文在对国外学者关于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和就业市场等相关方面的多个理论研究成果进行追踪分析和综合化的基础上,提出就业机会的主动创造和被动等待问题。同时,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就业机会 劳动力迁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阳欢 李峰
以江西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民收入的高低与其受教育年限明显相关,即其受教育年限越高收入越高;农民受教育年限对其收入结构也具有明显影响。为此,农村地区要通过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及对农民开展各种培训等形式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提升其人力资本进而提高收入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钱雪飞
从农村劳动力城乡迁移的全程角度出发,并基于对1012位城乡迁移农村劳动力的实证调查,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城乡迁移过程中个人成本与个人收益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个人收益大于个人成本这一种类型,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城乡迁移 个人成本 个人收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晓燕 石磊
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开始采取家庭化方式迁移。运用2005年1%中国人口普查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05》,本文研究了迁入地城市规模对举家迁移已婚流动女性的收入效应。结果显示:城市规模每增大1%,她们的收入增加0.36%。其原因在于,城市规模每增大1%,已婚女性的就业机会比单身女性多增加0.102%,和大城市中服务业的更好匹配是其就业和收入增加的源泉。修正了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后的结果也是显著稳健的。政策制定者对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的科学判断,不仅可以有效增加服务业的供给,还能促进流动人口的男女平等,实现包容性增长。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家庭迁移 收入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文选 张晓艳
根据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不同解释,把国外有关劳动力迁移的主要文献分为三类:传统的劳动力迁移理论(包括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托达罗模型)、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理论和新劳动力迁移理论。目前国内研究劳动力迁移的文献主要以传统劳动力迁移理论和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理论为研究基础,而对新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借鉴和应用还比较罕见,因此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