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86)
2023(15180)
2022(12666)
2021(11637)
2020(9743)
2019(22369)
2018(21838)
2017(42275)
2016(23388)
2015(26283)
2014(25986)
2013(26003)
2012(24157)
2011(21801)
2010(21753)
2009(20250)
2008(20127)
2007(18350)
2006(16211)
2005(14177)
作者
(70329)
(59317)
(59047)
(56071)
(37136)
(28870)
(26688)
(23447)
(22304)
(20913)
(20221)
(19926)
(18713)
(18449)
(18424)
(18410)
(18188)
(17311)
(17299)
(16764)
(15088)
(14578)
(14399)
(13569)
(13527)
(13235)
(13128)
(13089)
(12041)
(11975)
学科
(102315)
经济(102213)
(68007)
管理(60020)
(51695)
(45240)
企业(45240)
方法(44772)
数学(40492)
数学方法(40191)
农业(34095)
中国(26783)
业经(25851)
(24267)
地方(22778)
(19975)
(19238)
贸易(19235)
(18667)
(18652)
(15522)
环境(14428)
(14313)
财务(14295)
财务管理(14258)
技术(14162)
(13902)
银行(13839)
(13559)
金融(13556)
机构
学院(339255)
大学(335663)
(139244)
经济(136417)
管理(126810)
研究(115096)
理学(110585)
理学院(109279)
管理学(107499)
管理学院(106866)
中国(86864)
(82873)
科学(74169)
(69597)
农业(64624)
(61192)
业大(61029)
(59838)
中心(54651)
研究所(54630)
(52112)
财经(49474)
(45170)
(43972)
师范(43424)
经济学(42931)
北京(42673)
农业大学(41081)
(40843)
(40309)
基金
项目(232694)
科学(181609)
基金(168563)
研究(164432)
(149428)
国家(148082)
科学基金(125340)
社会(105696)
社会科(99870)
社会科学(99837)
(92919)
基金项目(90710)
自然(82006)
自然科(80084)
自然科学(80055)
自然科学基金(78669)
(77809)
教育(74485)
资助(67516)
编号(65753)
重点(52524)
成果(51947)
(51366)
(51286)
(48154)
课题(45387)
科研(45247)
创新(45007)
计划(43956)
国家社会(43927)
期刊
(154648)
经济(154648)
研究(92018)
(83508)
中国(66893)
学报(62391)
农业(56378)
科学(54956)
大学(46527)
(46388)
学学(44604)
管理(39222)
(32114)
金融(32114)
业经(31657)
教育(28784)
(27574)
技术(25999)
财经(24394)
经济研究(22991)
问题(22672)
(20911)
(20118)
业大(17469)
资源(17171)
技术经济(16431)
世界(16302)
农村(15833)
(15833)
科技(15799)
共检索到492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爽  张艳  扈立家  
本文就是以调研资料为研究的数据基础,利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农村劳动力农业就业和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Logit模型,探究了在宏观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各种内部微观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旻  赵连阁  谭洪波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0~2004年农村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在采用一般统计方法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量模型,分析了辽宁省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在不断加快,但与农村男性劳动力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主要有: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年龄、家中是否有6岁及以下子女、家中是否有15岁以上在校学生、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默  张艳  刘彦伯  
通过对辽宁的实证研究数据分析农村劳动力个体特征对就业能力的影响,用"目前工作已从事的时间"作为因变量,代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计量其他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变量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取值为负向,年龄轻又具有工作经验的劳动力就业能力越强;已婚劳动力的就业能力相对要大于未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越高,就业能力越强;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高,就业能力表现出来的就强,反之亦然。对此,提出了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强化农村基础教育,鼓励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用法律手段保障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的提高;保证农村劳动力平等的享有公共福利,为提高就业能力解决后顾之忧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明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所必须破解的重点难题,本文将营口市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表现、成因、破解思路与对策措施建议归纳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旻  赵连阁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3~2008年的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对辽宁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程度和速度进行了测定,并就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辽宁省的农业劳动力已表现出老龄化现象,而且近年来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还将进一步加剧;农村劳动力流动正改变着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是农业劳动力趋于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无疑加剧了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趋势。应积极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并努力改变现行农村劳动力流动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晓红  张艳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建设工业化国家的一大重要课题,是解决农民增收,建设和平社会的重要途径。辽宁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也非常严重,文章从几个方面探讨了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明忠  刘恺  
基于广东省广州、东莞、河源及惠州四个市的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调研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中的职业价值、职业行为、交际技能、工作技能、社会资本广度以及社会资本深度对农地流转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职业情感对农地流转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因而,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增强其对非农就业岗位的职业价值认识,强化其非农就业岗位的职业行为,提高其非农就业技能,弱化其对农地的禀赋效应认识,丰富其在城镇的社会资本,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实施农地流转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春燕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一直被认为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对于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实现非农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方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发展规模、技术进步类型和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增量将对行业间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产生不同影响。因此,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计划、偏向性的产业发展政策、选择性的技术进步类型和瞄准性的政策扶持方案,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务伟  张福明  
本文运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山东省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劳动者的家庭规模、家庭身份、年龄、受教育年限,农村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劳动者的务农时间、外出就业的收入和外出就业的目的,都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异地就业方式选择的重要变量。我国要解决以"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就目前来说,应该通过发展农村要素市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生活的期望值和把农村劳动力从家庭的羁绊中解放出来等措施以增加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的供给;从长期看,政策着力应该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相对减少对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的需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琦  曾祥旭  
利用贵州省施秉县的7个村569个农民的样本数据,通过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家庭规模、外面务工关系等,其中,年龄对非农就业的影响是先正后负,男性、家庭总人数、外面有务工关系起正向作用;而婚姻状况、人均耕地面积、家中老人、家中小孩、受教育程度、是否有村干部等变量的影响不显著。虽然人均耕地和受教育程度都不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但仍然急需解决好人地矛盾问题和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淼  张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也影响中国城镇化发展和整个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的研究,界定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概念内涵,找出提高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对策,运用切合实际的有效方法和理论依据,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充分就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振刚  
农村劳动力素质、数量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化是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在耕地资源日趋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导致农村劳动力供给量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配置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景再方  杨肖丽  赵玉娜  
为了解辽宁省农村转移人口基本情况,以及对农业农村和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沈阳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对辽宁省14个市的182个村,共1788个农户进行抽样调查,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得到如下结论: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约占农村总人口的1/3,其中兼业型和非农型劳动力比例约为4:6;农村转移劳动力以男性为主,趋于年轻化,受教育程度普遍偏高;主要以低技能职业为主;兼业型的转移劳动力主要流向地区是本乡镇,非农型的转移劳动力主要流向地区是省内城市;县域之间劳动力转移数量差异较大,县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转移劳动力比例较高。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县镇级城镇化的发展,加快了土地流转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同时也加剧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卫红  刘秀娟  刘冬蕾  
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诸多限制,本文选取河北省保定市8村庄的农村已婚女性为研究样本,应用prob it模型分析其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为促进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转移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蓝红星  曹羽茂  李晓丰  
劳动力迁移已成为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对四川省6个县的调查数据,试图更好地解释西部农村劳动力迁移动机和约束机制。通过Pr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家庭人口特征及成年男性构成比例对劳动力长途迁移及长期迁移产生较大影响;短途迁移与家庭人均土地面积呈负相关;家庭和村级网络在促进迁移上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它们在降低迁移人员成本方面互为补充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