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7)
- 2023(12457)
- 2022(10421)
- 2021(9533)
- 2020(8016)
- 2019(18194)
- 2018(17702)
- 2017(33785)
- 2016(18610)
- 2015(20591)
- 2014(20375)
- 2013(20254)
- 2012(19001)
- 2011(17144)
- 2010(17340)
- 2009(16180)
- 2008(16298)
- 2007(15121)
- 2006(13228)
- 2005(11520)
- 学科
- 济(80864)
- 经济(80775)
- 业(57381)
- 农(50431)
- 管理(45851)
- 企(35433)
- 企业(35433)
- 方法(33451)
- 农业(33341)
- 数学(30032)
- 数学方法(29799)
- 业经(22508)
- 中国(21094)
- 财(18668)
- 学(16298)
- 地方(16265)
- 贸(16195)
- 贸易(16193)
- 易(15806)
- 制(15357)
- 发(12976)
- 农业经济(12446)
- 银(11582)
- 银行(11528)
- 技术(11441)
- 策(11272)
- 环境(11053)
- 融(11022)
- 金融(11020)
- 行(10961)
- 机构
- 学院(273933)
- 大学(270682)
- 济(114558)
- 经济(112383)
- 管理(102816)
- 研究(95004)
- 理学(89762)
- 理学院(88747)
- 管理学(87236)
- 管理学院(86750)
- 农(74629)
- 中国(71663)
- 科学(61495)
- 农业(58180)
- 京(55867)
- 业大(52368)
- 所(50076)
- 财(48540)
- 研究所(45947)
- 中心(44733)
- 江(41202)
- 财经(39177)
- 农业大学(36636)
- 经(35772)
- 经济学(34857)
- 范(34856)
- 师范(34389)
- 北京(34308)
- 院(32461)
- 省(32132)
- 基金
- 项目(187740)
- 科学(145994)
- 基金(136260)
- 研究(132046)
- 家(122245)
- 国家(120820)
- 科学基金(100924)
- 社会(85161)
- 社会科(80299)
- 社会科学(80271)
- 省(75063)
- 基金项目(73245)
- 自然(65637)
- 自然科(64068)
- 自然科学(64041)
- 自然科学基金(62935)
- 划(62635)
- 教育(58437)
- 资助(53677)
- 编号(52802)
- 重点(42385)
- 发(41898)
- 成果(41725)
- 部(41264)
- 农(40701)
- 创(39055)
- 科研(36622)
- 创新(36512)
- 计划(36133)
- 业(35850)
- 期刊
- 济(128745)
- 经济(128745)
- 农(77461)
- 研究(72428)
- 中国(53192)
- 学报(53024)
- 农业(52393)
- 科学(46095)
- 大学(39248)
- 学学(37900)
- 财(36223)
- 管理(30954)
- 业经(27955)
- 融(25661)
- 金融(25661)
- 业(25461)
- 教育(20693)
- 技术(20109)
- 财经(18853)
- 经济研究(18775)
- 问题(18761)
- 版(17840)
- 经(16166)
- 业大(15614)
- 农业经济(15000)
- 世界(14995)
- 农村(14851)
- 村(14851)
- 农业大学(13793)
- 技术经济(13641)
共检索到396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焱
由于农村地区正处于从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进入以市场经济为表征的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结构性的变动破坏了代际交换的条件,赡养成本上升,农村代际交换的平衡被打破。在劳动力外流的背景下,农村社区的初级群体的控制力减弱,子女赡养意愿由自律转化为他律。同时,空间距离的增加使外出务工子女提供时间资源的能力下降,由于生活世界的改变,相对经济状况下降,也导致外出务工子女的赡养能力在事实上下降,进一步加速了代际交换的失衡,从而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
关键词:
劳动力外流 代际交换 养老能力 养老意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娟 李树茁
劳动力外流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老化,并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在安徽省巢湖市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抽样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这一现象对家庭结构以及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老年人生活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劳动力外流 家庭养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雅玲 张彬 马艺菲
农村消费结构不优是乡村振兴的一大桎梏,而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提档增效的关键路径之一。文章以流动劳动力为切入点,从理论上剖析农村劳动力流动通过收入效应和成本效应对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并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引发收入效应和成本效应,对家庭发展享受型消费产生正向影响而对生存型消费产生负向作用,总体上能够显著改善家庭消费结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农村流动劳动力从事行业层次提高、跨区流动距离缩短,会使收入效应强化而成本效应弱化,从而使家庭消费结构逐渐优化。对此,加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关注成本效应、统筹安排回乡劳动力是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提质升级的未来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畅红琴 董晓媛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对于家庭留守成员的时间分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运用1997—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成年人出外打工对妻子、儿童和老年人家务和农业劳动时间利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丈夫出外打工显著地增加了妻子的农业劳动时间;父亲出外打工对于儿童家务劳动有显著的增加作用,并且对女孩的影响比男孩大;有成员出外打工的家庭,老年男性和女性在农业劳动中的时间投入都显著增加,家务劳动方面,老年女性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
关键词:
劳动力外流 时间分配 性别差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尹志超 刘泰星 张诚
中国农村家庭低消费、高储蓄的现实问题由来已久。当前,制约消费扩大和消费升级的因素依然突出。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显著提升了家庭储蓄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显著增加了家庭收入,但由于收入波动、失业、医疗和健康等不确定性而未能对家庭消费产生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农村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和保险参与作为风险应对的重要方式,能有效降低劳动力流动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劳动力流动缩小了农村家庭的储蓄率差距,对中低收入群体和社会网络较低的家庭储蓄率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农村家庭的不确定性,提高流动人口家庭的消费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理解中国家庭的储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可为扩大消费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昂 姚洋
“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是中国农村不发达地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一旦农户中的劳动力因为受到大病冲击,自身的健康状况下降,而减少子女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就降低了子女未来的期望收入,从而在长期导致了整个家庭平均收入水平的下降。本文的实证分析证明了发生在农户劳动力身上的大病冲击和其对子女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之间负向关系的存在,计量结果同时显示了只有发生在子女小学阶段的农户劳动力大病冲击对子女教育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教育 大病冲击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林善浪 王健
本文以2007年福建省农村家庭及其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的调查资料为基础,论述了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有显著的影响,年轻夫妇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较高,成长中的核心随着家庭户主的年龄逐步增大,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几率在减少。对于成熟的核心家庭,子女已经成为劳动力,子女外出务工的几率增大,因而整个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又增大,而扩大家庭正好处于两者之间。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家庭生命周期 劳动力转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景娜 朱俊丰
本文将转移程度分为纯务农、兼业、纯务工三个层次,利用CFPS2014和CFPS2016数据,建立有序probit模型,从微观层面探究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对现存基于性别差异与代际差异的家庭分工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使用互联网相比,使用互联网的农村劳动力纯务农的概率降低11.6%,兼业的概率增加3.06%,纯务工的概率提高8.5%;使用互联网对女性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的促进作用强于男性,缩小了家庭分工中的性别差异;使用互联网对年轻一代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的促进作用显著,但是对老一代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影响不显著,从而扩大了家庭分工中的代际差异。通过CMP估计方法解决内生性问题之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农村劳动力转移 家庭分工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红根 宋成校
职业代际流动性是判断社会流动水平的标准之一,也是衡量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重要依据。基于家庭农场微观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家庭劳动力职业代际流动性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家庭劳动力职业代际流动水平较低;父母职业层次与子女职业代际流动显著正相关,但这种流动体现为职业向下流动;农村家庭劳动力在职业流动方面存在集聚现象,父母从事个体劳动、商业经营以及村镇管理,其子女的职业也普遍是这三种,而父母为农业劳动者或非农行业工人,其子女的职业普遍也为这两种。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子女职业向上流动正相关,与职业向下流动负相关。此外,子女使用互联网、拥有非农工作经历以及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可显著促进其职业向上流动,但已婚会显著阻碍其职业向上流动。
关键词:
农村家庭 家庭农场 职业代际流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浩
本文首先阐明农村劳动力外流发生背景和在影响农村发展因素中的地位,然后着重分析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影响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最后对农村劳动力有序外流提出四点意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逸先 崔玉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京波
劳动力大规模外流使得农村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受到极大冲击,许多离散型家庭出现。离散型家庭主要包括留守家庭、隔代家庭和空巢家庭。通过对豫东地区8个村庄自杀案例的实证分析发现,在这三种家庭类型中,老人自杀原因存在较大差异:留守家庭中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婆媳矛盾。在隔代家庭中,抚养孙辈的经济压力与对孙辈照顾的代际矛盾是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而在空巢家庭中,日常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的缺失是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因此,应根据离散家庭类型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群体制定不同的制度与政策,从而构建可操作性较强的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京波
劳动力大规模外流使得农村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受到极大冲击,许多离散型家庭出现。离散型家庭主要包括留守家庭、隔代家庭和空巢家庭。通过对豫东地区8个村庄自杀案例的实证分析发现,在这三种家庭类型中,老人自杀原因存在较大差异:留守家庭中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婆媳矛盾。在隔代家庭中,抚养孙辈的经济压力与对孙辈照顾的代际矛盾是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而在空巢家庭中,日常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的缺失是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因此,应根据离散家庭类型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群体制定不同的制度与政策,从而构建可操作性较强的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京波
劳动力大规模外流使得农村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受到极大冲击,许多离散型家庭出现。离散型家庭主要包括留守家庭、隔代家庭和空巢家庭。通过对豫东地区8个村庄自杀案例的实证分析发现,在这三种家庭类型中,老人自杀原因存在较大差异:留守家庭中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婆媳矛盾。在隔代家庭中,抚养孙辈的经济压力与对孙辈照顾的代际矛盾是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而在空巢家庭中,日常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的缺失是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因此,应根据离散家庭类型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群体制定不同的制度与政策,从而构建可操作性较强的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燕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与"工资不断上涨"并存的悖反现象。以刘易斯为代表的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模型在解释这一现象时失效。此外,这些理论都没有考虑农户家庭有一定的财富基础,这与经济现实不符。文章用农户家庭具有财富基础这一假设条件,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构建Logi t计量经济模型,用安徽等五省数据进行了横截面检验,试图说明家庭财富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关键词:
家庭财富基础 刘易斯模型 修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