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39)
2023(14847)
2022(12414)
2021(11431)
2020(9281)
2019(21249)
2018(20707)
2017(39339)
2016(21606)
2015(23938)
2014(23993)
2013(24017)
2012(22820)
2011(20857)
2010(21139)
2009(19665)
2008(19609)
2007(18038)
2006(16072)
2005(14566)
作者
(66936)
(56492)
(56298)
(53206)
(35337)
(27411)
(25331)
(22278)
(21251)
(20043)
(19353)
(18643)
(17955)
(17742)
(17567)
(17429)
(17260)
(16548)
(16297)
(16072)
(14495)
(13937)
(13783)
(12963)
(12911)
(12704)
(12641)
(12412)
(11564)
(11439)
学科
(98410)
经济(98310)
(63534)
管理(53681)
(51327)
(39728)
企业(39728)
方法(35889)
农业(34024)
数学(31698)
数学方法(31455)
中国(29620)
地方(26337)
业经(25430)
(20704)
(19608)
(19085)
贸易(19074)
(18483)
(18378)
(16768)
(15724)
银行(15666)
(15087)
(15087)
金融(15085)
环境(14640)
技术(14449)
发展(13152)
(13123)
机构
学院(319562)
大学(314940)
(134005)
经济(131301)
管理(117557)
研究(115781)
理学(100968)
理学院(99738)
管理学(98110)
管理学院(97519)
中国(88103)
(80493)
科学(73671)
(66934)
农业(62630)
(61260)
(57784)
业大(57659)
研究所(55689)
中心(53589)
(50239)
财经(45426)
(42707)
师范(42171)
北京(41938)
(41237)
(40334)
经济学(40322)
(39902)
(39597)
基金
项目(211600)
科学(164461)
研究(151172)
基金(151118)
(134277)
国家(133019)
科学基金(111287)
社会(96639)
社会科(91186)
社会科学(91156)
(85657)
基金项目(80835)
(71458)
自然(71234)
自然科(69536)
自然科学(69511)
自然科学基金(68257)
教育(66945)
编号(61486)
资助(59764)
(51812)
成果(49058)
重点(47917)
(45882)
(44103)
课题(42633)
(42622)
创新(41270)
发展(40836)
科研(40712)
期刊
(157525)
经济(157525)
研究(90592)
(82101)
中国(69424)
学报(58536)
农业(55380)
科学(52192)
大学(43402)
(42479)
学学(41561)
管理(38601)
(33319)
金融(33319)
业经(32223)
教育(30413)
(27187)
技术(25683)
经济研究(23401)
问题(22285)
财经(21916)
(19060)
(18831)
世界(16691)
业大(16652)
技术经济(16271)
农村(15836)
(15836)
资源(15764)
科技(15751)
共检索到485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浩  
本文首先阐明农村劳动力外流发生背景和在影响农村发展因素中的地位,然后着重分析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影响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最后对农村劳动力有序外流提出四点意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浩  
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是在中国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非农化和城市化的权宜现象,对农村发展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发展状况综述出发,分析了外流的动力机制,归纳评述了劳动力外流影响的正负效应,并对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发展作了一定的对策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娟  李树茁  
劳动力外流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老化,并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在安徽省巢湖市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抽样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这一现象对家庭结构以及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老年人生活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焱  
由于农村地区正处于从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进入以市场经济为表征的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结构性的变动破坏了代际交换的条件,赡养成本上升,农村代际交换的平衡被打破。在劳动力外流的背景下,农村社区的初级群体的控制力减弱,子女赡养意愿由自律转化为他律。同时,空间距离的增加使外出务工子女提供时间资源的能力下降,由于生活世界的改变,相对经济状况下降,也导致外出务工子女的赡养能力在事实上下降,进一步加速了代际交换的失衡,从而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国欣  
农村劳动力外流与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密切相关。劳动力外流直接引发了农村精英阶层缺失、底层群体过于庞大、经济社会发展后继乏力。制度经济学认为,健全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制度性因素,推动劳动力合理“外流”“回流”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困境的关键因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宝值  熊秀兰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吴敬琏(2002)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一环便是"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的转移"。同时,为推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统筹"以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三化同步"发展战略,应该继续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所以如何确保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至关重要。回顾过去,"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农村劳动力已经获得大规模的转移"(蔡昉2007)。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永丽  王宝文  
本文结合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数据,概括了各个时期劳动力流动的过程及其阶段性特征,归纳总结了各个阶段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的变化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结构的变革,提升了农业技术和效率,对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军政  张藕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近乎为零的农业部门流大量地流向了边际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其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但我国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的组织化程度相当低,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致使农村劳动力外流并未达到理论预期目标,出现了城乡差距扩大、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持续下降、农业生产女性化和留守儿童教育边缘化等问题。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组织化管理效应理论分析,可以发现进行农村劳动力外流组织化管理,能极大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组织化管理,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侯风云  
本文对以往衡量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的标准进行了评述。这些研究成果虽然从不同角度对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但笔者发现 ,这些解释都没有将农民的经济行为理解为一种理性行为 ,都没有将农民当作一个追求独立物质利益的市场主体来看待。本文则以此为出发点 ,给出了一个衡量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的标准 ,并依此标准对 1999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进行了估计。在此基础上 ,笔者运用中国 3 1省、市、自治区 2 0 0 1年截面数据 ,对 2 0 0 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实际外流规模与城乡收入比例、农村经济结构、人力资本状况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求索  [作者] 贺雪峰  
2000年前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进城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这一市场的形成反过来又对农村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现行劳动力市场具有若干独特之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进入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农民仍然保留了农村土地,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失败时,进城农民可以随时返乡。农村劳动力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往返,这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具有巨大弹性。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为农村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基础条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中伟  陈浩  
文章利用全国13个产粮大省面板数据估算发现,各省劳均土地面积均未达到适度规模经营下最优的土地面积,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均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通过规范分析二者影响因素,并实证检验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存在不一致及动力不足;现有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模式是导致二者不一致的关键因素;提高家庭非农收入比重有利于二者统筹发展;提高地租和摒弃城乡二元制度能提高土地流转主动性: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生活成本差异分别对劳动力转移造成拉力和推力;城乡二元制度不约束劳动力转移就业,但制约其真正市民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瑜  黄蓓  陈传波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会对输出地的农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资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从农村金融资本的视角出发,分析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带来了输出地农村金融资本的整体增加,并且通过资金在农业生产要素、教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农村民间金融市场资金注入等途径,从而促进输出地的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跃梅  姚先国  周明海  
农村劳动力外流是城镇化、工业化的必然,但也会对流出地粮食产出带来影响。本文分区域对1978~2008年影响我国粮食产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修正现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产出的影响已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主销区劳动力投入要素和家庭联产承包制因素已对粮食产出无显著性影响,复种指数成为粮食产出下降的主要因素。主产区农村劳动力外流缓解了粮食生产的内卷化现象,劳动力投入要素对粮食产出影响显著,复种指数影响不明显,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边际效应下降。由此本文提出,在城镇化加速、农村劳动力外流加快的背景下,应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外流对不同区域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并推动制度创新,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畅红琴  董晓媛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对于家庭留守成员的时间分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运用1997—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成年人出外打工对妻子、儿童和老年人家务和农业劳动时间利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丈夫出外打工显著地增加了妻子的农业劳动时间;父亲出外打工对于儿童家务劳动有显著的增加作用,并且对女孩的影响比男孩大;有成员出外打工的家庭,老年男性和女性在农业劳动中的时间投入都显著增加,家务劳动方面,老年女性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程名望  黄甜甜  刘雅娟  
粮食安全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农村劳动力外流可能对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2001~2013年的面板数据,基于扩展的C-D生产函数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全国、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的粮食产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而对粮食主销区的粮食产量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充分考虑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的资源禀赋差异和区域特征,制定差异化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和粮食安全政策,将有利于保障中国的粮食供给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