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2)
- 2023(11427)
- 2022(9599)
- 2021(8671)
- 2020(6786)
- 2019(15136)
- 2018(14985)
- 2017(28411)
- 2016(15044)
- 2015(16656)
- 2014(16713)
- 2013(16866)
- 2012(16228)
- 2011(15074)
- 2010(15466)
- 2009(14540)
- 2008(14065)
- 2007(12933)
- 2006(12142)
- 2005(11340)
- 学科
- 济(92535)
- 经济(92377)
- 农(49708)
- 业(44496)
- 农业(33387)
- 管理(33323)
- 地方(27873)
- 中国(27123)
- 业经(24480)
- 方法(24155)
- 企(22690)
- 企业(22690)
- 数学(19363)
- 数学方法(19270)
- 发(16227)
- 地方经济(15594)
- 学(14748)
- 制(14623)
- 发展(12836)
- 展(12811)
- 农业经济(12747)
- 融(12730)
- 金融(12729)
- 银(12412)
- 银行(12403)
- 贸(12240)
- 贸易(12229)
- 行(12218)
- 易(11725)
- 环境(11656)
- 机构
- 学院(226641)
- 大学(220603)
- 济(109079)
- 经济(107068)
- 研究(86826)
- 管理(83216)
- 理学(70325)
- 理学院(69535)
- 管理学(68633)
- 管理学院(68212)
- 中国(67648)
- 农(53926)
- 科学(48820)
- 京(46738)
- 财(44756)
- 所(44038)
- 农业(40404)
- 中心(39288)
- 研究所(39199)
- 江(36494)
- 业大(35858)
- 财经(34416)
- 经济学(33354)
- 范(31652)
- 师范(31433)
- 经(31084)
- 北京(29764)
- 院(29729)
- 经济学院(29598)
- 州(28612)
- 基金
- 项目(141274)
- 科学(112067)
- 研究(109733)
- 基金(101237)
- 家(86567)
- 国家(85670)
- 社会(74948)
- 科学基金(73029)
- 社会科(69709)
- 社会科学(69690)
- 省(57010)
- 基金项目(53173)
- 教育(47237)
- 划(45833)
- 编号(45528)
- 自然(41306)
- 自然科(40292)
- 自然科学(40286)
- 自然科学基金(39553)
- 资助(39550)
- 发(38273)
- 成果(37061)
- 发展(32064)
- 课题(31711)
- 展(31547)
- 重点(31507)
- 部(31372)
- 农(31296)
- 国家社会(30984)
- 创(29089)
- 期刊
- 济(143015)
- 经济(143015)
- 研究(74413)
- 农(60091)
- 中国(57419)
- 农业(40612)
- 科学(32443)
- 学报(31857)
- 财(30897)
- 管理(29437)
- 业经(27549)
- 融(26941)
- 金融(26941)
- 大学(26021)
- 学学(24802)
- 教育(23526)
- 经济研究(21063)
- 技术(20122)
- 问题(19379)
- 业(18498)
- 财经(17707)
- 世界(15703)
- 经(15464)
- 农业经济(15358)
- 农村(15196)
- 村(15196)
- 经济问题(13730)
- 技术经济(13211)
- 版(12252)
- 贸(11607)
共检索到374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国欣
农村劳动力外流与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密切相关。劳动力外流直接引发了农村精英阶层缺失、底层群体过于庞大、经济社会发展后继乏力。制度经济学认为,健全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制度性因素,推动劳动力合理“外流”“回流”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困境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劳动力外流 协调发展 制度经济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学艺 黄平
继续深化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陆学艺,黄平十年前,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浩
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是在中国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非农化和城市化的权宜现象,对农村发展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发展状况综述出发,分析了外流的动力机制,归纳评述了劳动力外流影响的正负效应,并对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发展作了一定的对策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倩文 许秀川 邓宗兵
城市和农村是社会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两大组成部分,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而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是城乡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城乡关系理论出发,剖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农民收入提高、再配置劳动力和促进农村发展等的积极效应,并提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从城市、农村和政府三方面进行应对解决。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党晶晶
产业结构调整的本质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波及诸多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但目前这二者之间协调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如何化解这些困境,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劳动力转移 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纯彬
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进程的协调关系。认为,改革开放前的30年是不发展的协调;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是发展中的初步协调;现在应着力解决走向成熟协调的十个突出问题:建立最低工资制;八小时工作制;劳动环境和劳动保护;农民工住房;农民工养老保障;农民工医疗;农民工培训;农民工子女教育;工资拖欠;进城交通成本。本文还认为,我国大多数农区大多数农户,其所经营的农业实际早已破产。为什么规模庞大的中国农业还能维持再生产?为什么规模庞大的中国农民还能维持生计?主要靠2亿多农民进城做工和在乡镇企业做工。他们给农户每年带来约一万亿元的收入,支撑中国农业和农民生活的真正秘密正在于此。改革开放...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工 城镇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党晶晶
产业结构调整的本质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波及诸多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但目前这二者之间协调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如何化解这些困境,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劳动力转移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聂华林 李光全
劳务经济是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人口就业结构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常态下劳务经济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的全面梳理以及金融危机非常态下二者关系异化的分析,系统阐述劳务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在解析这一问题的基础上,以劳务经济与农村经济和谐发展为目标,提出推行"9+3"制义务教育模式试点、探索多元化输出与"定向培育"模式、构建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的政策框架以及差异化解决"三留"人口等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劳务经济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静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唯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当前我国很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是目前"三农问题"中非常迫切并且是极其重要的问题。深入分析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构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益路径势在必行。
关键词:
农村 生态环境 协调 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慧 赵永峰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结合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当前"三农问题"中非常迫切和重要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当前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剖析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对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二者关系的分析,提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为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保障。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府培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市各级党政领导抓住机遇,因势利导,积极探索大量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途径,农村经济迅速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扩大经济总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路子。即以集体经济为依托,大力兴办乡镇工业;以乡镇工业为后盾,稳定提高农业;以一二产业发展为契机,积极兴办第三产业;以各业经济外协调发展,实现整个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全面繁荣。这也就是后来被许多经济学家概括为“苏南模式”的主要内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文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晓靖
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两者发展并不同步,导致我国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的协同作用难以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两者的发展速度。为了有效促进两者的协同发展,本文站在乡村振兴的角度,分析了农村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浩
本文首先阐明农村劳动力外流发生背景和在影响农村发展因素中的地位,然后着重分析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影响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最后对农村劳动力有序外流提出四点意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林秀 罗泽尔 霍艾米
农村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发育关系研究张林秀罗泽尔霍艾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门流转到工业与服务业等其它经济部门,这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