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3)
- 2023(14435)
- 2022(11915)
- 2021(11381)
- 2020(9553)
- 2019(22325)
- 2018(22308)
- 2017(42747)
- 2016(23143)
- 2015(26300)
- 2014(26297)
- 2013(25961)
- 2012(23659)
- 2011(21174)
- 2010(21277)
- 2009(19691)
- 2008(19392)
- 2007(17600)
- 2006(15134)
- 2005(13221)
- 学科
- 济(99733)
- 经济(99639)
- 业(69259)
- 管理(61000)
- 农(51257)
- 企(47833)
- 企业(47833)
- 方法(47436)
- 数学(42830)
- 数学方法(42083)
- 农业(33931)
- 业经(25547)
- 中国(24849)
- 财(23819)
- 贸(21684)
- 贸易(21678)
- 易(21240)
- 地方(18809)
- 制(17726)
- 学(17588)
- 理论(15222)
- 技术(14591)
- 务(13887)
- 发(13880)
- 财务(13825)
- 财务管理(13782)
- 策(13444)
- 出(13427)
- 银(13176)
- 银行(13151)
- 机构
- 学院(330870)
- 大学(326677)
- 济(136840)
- 经济(134057)
- 管理(130419)
- 理学(113930)
- 理学院(112712)
- 管理学(110382)
- 管理学院(109796)
- 研究(104000)
- 中国(80060)
- 农(69050)
- 京(67221)
- 科学(64153)
- 财(59314)
- 业大(53780)
- 农业(53161)
- 所(51568)
- 中心(50929)
- 江(49529)
- 财经(47755)
- 研究所(46907)
- 经(43561)
- 范(43560)
- 师范(43156)
- 经济学(41870)
- 北京(41306)
- 州(38929)
- 经济学院(38077)
- 经济管理(37094)
- 基金
- 项目(225149)
- 科学(178105)
- 研究(165389)
- 基金(163865)
- 家(141853)
- 国家(140613)
- 科学基金(121835)
- 社会(105254)
- 社会科(99521)
- 社会科学(99492)
- 省(89540)
- 基金项目(86494)
- 自然(78754)
- 教育(77473)
- 自然科(76978)
- 自然科学(76959)
- 自然科学基金(75572)
- 划(74363)
- 编号(68834)
- 资助(67631)
- 成果(54512)
- 部(50403)
- 重点(50279)
- 发(48692)
- 创(46919)
- 课题(46323)
- 创新(43786)
- 科研(43569)
- 国家社会(43456)
- 教育部(43327)
共检索到476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庆海 孙瑞博 李锐
本文把农民工外出务工模式分为三种类型——经常外出、短期外出和外出回流,利用2013年安徽、河南两省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村劳动力不同外出务工模式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为纠正自选择性引致的估计偏误,本文通过联立方程组估计不同外出务工决策的广义倾向得分,然后应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平均处理效应。研究发现,不同外出务工模式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经常外出和短期外出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外出回流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外出务工模式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程度存在性别和科目差异,母亲外出的影响大于父亲外出,对男孩的影响大于女孩,对数学和英语成绩的影响大于语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侯玉娜
本文利用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广西五省农村地区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控制样本的自选择偏差,分析了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及学校适应性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外出方式、外出时长情况下对不同性别留守儿童的效应差异。结果显示,父母外出务工并没有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业成绩方面的劣势,相反,父母双方同时外出或长期外出,对留守子女的学业成绩具有提升作用。然而,无论父母选择何种外出形式及时长,留守子女都会出现非认知发展问题。特别是在母亲外出和长时间外出的情况下,留守子女容易出现隐性的、较为严重的适应性问题。本文也就此提出了解决外出务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与保障子女心理健康之矛盾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陶然 周敏慧
基于2010年安徽和江西两省四县1010名农村在校儿童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方法控制内生性,本文实证分析了双方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只有当父母双方同时外出时间较长时,才会对孩子学习成绩产生较显著负面影响,且该影响主要因父母角色缺失所致;其次,按性别回归发现,父母外出对孩子学习成绩影响主要体现在留守男孩身上,而留守与非留守女孩之间成绩差异并不显著;最后,本文分析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成绩的负面影响不太可能通过提高家庭收入来抵消,因为负向的父母照顾效应远大于正向的收入效应。未来政策的导向,是通过户籍、财税改革,让孩子随父母打工顺利进入城市公立学校就学,并进一步实...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春霞
本文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若干因素。研究发现,经济收入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影响不是主要的,而个人及家庭因素的影响较显著。年龄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并在婚龄前后达到最大值;初中教育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作用超过其它教育水平;配偶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作用可以是替代的,也可以是互补的。
关键词:
农村 女性劳动力 外出就业倾向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海峰 朱雨桐 赵一凡
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的农村居民样本数据,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人力资本投入差异对农村居民个体间的收入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消除变量之间的自选择性和降低估算偏差。研究发现,接受较高水平程度的人力资本投入能够使农村居民的月收入提升63. 9%。此外,人力资本投入对新生代群体收入的影响要更强,女性人力资本投入增加引起收入增长的幅度要高于男性。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入水平,并鼓励农村女性接受高水平教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金东 丁小平
文章基于河南、山西等省劳动力市场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对多种收入歧视的存在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并衡量了收入水平的平均歧视效应。三种匹配方式下的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劳动者收入不存在明显的民族和地缘歧视性差异,而性别、相貌和户籍歧视性差异显著存在,三种歧视带来的月平均收入差异在200~450元不等。
关键词:
收入歧视 倾向得分匹配 平均歧视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王伊欢 张克云 陆继霞
本文立足于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这一宏观背景,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10个农村社区中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微观社会学研究。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影响到了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与监督、学习目的和学习成绩。本文从留守儿童外出父母、监护人、学校和社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义务教育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燕凌 李立清
本文基于湖南省7个县1203个农户样本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排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与非试点县农户利用卫生资源绩效的选择性偏倚与混杂偏倚,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的农村卫生资源利用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农合提高了门诊服务利用效率且改善了服务公平性,但没有明显改变农民的医疗住院服务利用水平与公平性,这与制度目标存在一定差距;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结构,但基层医疗机构落后削弱了新农合有效利用卫生资源的制度功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丹
农业技术培训在推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基于全国七省的微观农户调查数据,在考虑样本选择性偏误和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估计了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农业技术培训存在着样本自选择和内生性问题,不可观测的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农村居民更容易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第二,在考虑了样本自选择和内生性问题之后,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村居民收入提高的作用更小,这与当前政府主导型农业技术培训考核方式以及"从上到下"的行政命令式农业技术培训方式有关。因此,为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应改变现有的农业技术培训方式,帮助和鼓励那些能力和技能水平偏低的农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霓 廉恒鼎
通过使用自编"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主观评定调查问卷",调查山西平遥地区80名农村留守儿童对自己学习成绩的主观评价,结果发现:(1)男生学习成绩自我评价良好以上的比例稍高于女生。(2)小学生学习成绩自我评价良好以上的比例远高于初中生。(3)独生子(女)学习成绩自我评价良好以上的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4)父亲外出的儿童自我评价良好以上的比例最高。(5)留守时间越长,学习成绩评价为良好以上的比例越低。(6)父亲或者母亲一方监护的孩子学习成绩自我评价为良好以上的比例,高于隔代监护的孩子的评价比例。(7)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则学习成绩自我评价为良好以上的比例越高,同时评定为"中等"及以下的情况比例越低...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学习成绩 主观评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旭
为了控制样本选择偏误,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来分析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溢价情况。与线性回归结论相比,在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国内六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内一般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仍然存在审计费用溢价;而在控制选择偏误影响后,总体溢价程度相对降低。通过Rosenbaum边界分析表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对国内六大会计师事务所或一般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溢价结果对未观测到变量不敏感,结论是稳健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叶敬忠 贺聪志
本文以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乡城流动为背景,通过对五个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实地调查,分析和考察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留守老人主要靠家庭养老,老人自己的劳动收入和子女的经济支持是留守老人主要的生活来源。八成左右的留守老人还要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副业进行自养。社会保障体系对留守老人的覆盖面非常小,保障水平低。子女外出务工导致传统的供养资源出现货币化趋势,同时使礼物日益成为维系代际情感关系的新型供养资源。然而,虽然外出务工有利于提高子女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能力,但外出子女的经济供养水平普遍非常低,留守老人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
留守老人 经济供养 乡城迁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贺聪志 叶敬忠
本文在对五个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实地调查基础上展示了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现状,并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导致留守老人的居住方式发生改变,减少了老人能够获得的照料资源,并导致原本由外出女性子女承担的照料老人责任向留守老人尤其是女性留守老人和其他未外出子女转移,加重了当前照料提供者的劳动负担。当前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存在很大风险,普遍缺少日常生活照料和扶助,疾病照料缺失问题尤其严重,同时安全上也存在很大隐患。
关键词:
留守老人 生活照料 家庭养老 劳动力外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治国 李红 刘向晖 辛冲冲
引入能够消除选择偏差和混杂偏差的倾向得分匹配法,利用新疆地区微观调研数据,考察农业先进技术采用对西部干旱区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和个体特征对农户采用农业先进技术的行为选择有决定性作用,在新疆地区,农户受教育水平越高、户主为女性的农户比重越小、经营土地面积和作物种植面积越多、农户拥有农业技能越高、获取信贷能力越强、离市场距离越近的农户,采用农业先进技术的可能性越高。在样本期内,农业先进技术的采用对农户增收有着稳健的正向促进作用,但由于农业先进技术效率边际递减,农业先进技术采用对农户增收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文娥 蒋成芳 王龙刚 沈禹颖
[目的]冬小麦粮草兼用在保证籽粒稳产,缓解家畜饲草短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否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仍然具有争论,缺乏准确数据支撑。[方法]文章基于甘肃省庆阳市32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研究了冬小麦粮草兼用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以期能为冬小麦粮草兼用的农业收入效应提供实证支撑。[结果](1)冬小麦粮草兼用的确存在明显的农业收入效应。(2)倾向得分匹配法在纠正样本异质性偏差后,估计出冬小麦粮草兼用对农户农业收入的效应为12.8%。而使用传统的OLS参数估计方法实际上把冬小麦粮草兼用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低估了约6.4%。这一结论这为相关部门推广冬小麦粮草兼用技术提供了有力的佐证。(3)冬小麦种植面积,冬小麦产量,养殖数量和玉米种植面积对农户农业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基于此,从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扩大农户家庭土地经营规模,引导农户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重视冬小麦粮草兼用生产模式在陇东黄土高原的推广及应用等方面提出增加当地农户农业收入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