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3)
- 2023(13527)
- 2022(11364)
- 2021(10908)
- 2020(8896)
- 2019(20599)
- 2018(20101)
- 2017(37209)
- 2016(20104)
- 2015(22446)
- 2014(21833)
- 2013(21269)
- 2012(19155)
- 2011(17178)
- 2010(16945)
- 2009(15315)
- 2008(14566)
- 2007(12503)
- 2006(10674)
- 2005(8999)
- 学科
- 济(84627)
- 经济(84552)
- 业(57703)
- 农(50826)
- 管理(48619)
- 方法(36705)
- 企(35453)
- 企业(35453)
- 农业(33901)
- 数学(33636)
- 数学方法(33172)
- 业经(23031)
- 中国(22824)
- 地方(18828)
- 财(18390)
- 制(14238)
- 贸(14000)
- 贸易(13995)
- 易(13669)
- 学(13414)
- 发(13072)
- 农业经济(12542)
- 技术(12509)
- 理论(11735)
- 环境(11479)
- 策(11188)
- 银(10612)
- 银行(10595)
- 融(10594)
- 金融(10589)
- 机构
- 学院(269250)
- 大学(263214)
- 济(113993)
- 经济(111921)
- 管理(107365)
- 理学(93843)
- 理学院(92898)
- 管理学(91142)
- 管理学院(90654)
- 研究(88530)
- 中国(67910)
- 农(60377)
- 科学(53295)
- 京(53090)
- 财(47699)
- 农业(46012)
- 业大(45242)
- 中心(44169)
- 所(42423)
- 研究所(38769)
- 财经(38659)
- 江(38412)
- 经(35673)
- 范(35456)
- 师范(35138)
- 经济学(34711)
- 北京(32098)
- 院(31887)
- 经济学院(31520)
- 经济管理(31091)
- 基金
- 项目(194457)
- 科学(154545)
- 研究(144590)
- 基金(142388)
- 家(124147)
- 国家(123055)
- 科学基金(106851)
- 社会(93620)
- 社会科(88477)
- 社会科学(88455)
- 省(76802)
- 基金项目(75787)
- 自然(67775)
- 教育(66315)
- 自然科(66256)
- 自然科学(66243)
- 自然科学基金(64999)
- 划(63309)
- 编号(59883)
- 资助(56722)
- 成果(46388)
- 重点(43360)
- 部(43349)
- 发(42368)
- 创(40884)
- 国家社会(40029)
- 课题(39427)
- 创新(38155)
- 教育部(37311)
- 科研(37301)
- 期刊
- 济(123025)
- 经济(123025)
- 研究(73860)
- 农(64061)
- 中国(55901)
- 农业(44130)
- 学报(41272)
- 科学(38888)
- 财(35069)
- 管理(34409)
- 大学(33181)
- 学学(31381)
- 教育(29885)
- 业经(26656)
- 技术(25865)
- 融(24516)
- 金融(24516)
- 业(21049)
- 财经(17857)
- 经济研究(17403)
- 问题(17276)
- 经(15417)
- 版(14846)
- 农业经济(14765)
- 农村(14539)
- 村(14539)
- 资源(14222)
- 世界(13680)
- 统计(13241)
- 技术经济(13179)
共检索到393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谢佳春 向其凤 李兴绪 刘建旭
正确评价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的效果,对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培训工作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利用云南民族地区2006-2008年纵向农户数据,采用基于内核的局部线性回归估计方法结合差中差方法,就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评估其动态效应。评估结果显示:(1)以2006年为基线年,在农户参加培训的一年后,培训平均干预效应为18.47%,未参加培训农户的平均参照效应为9.67%;至2008年,培训平均干预效应为11.87%,未参加培训农户的平均参照效应为0.15%;(2)培训效应的增幅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递减变化;(3)所有的评估年份均有干预组效应大于控制组效应,即参加培训者能从培训项目中获得的收益大于未参加培训者,表明云南民族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是动态有效的。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谢佳春 向其凤 李兴绪 刘建旭
正确评价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的效果,对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培训工作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利用云南民族地区2006-2008年纵向农户数据,采用基于内核的局部线性回归估计方法结合差中差方法,就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评估其动态效应。评估结果显示:(1)以2006年为基线年,在农户参加培训的一年后,培训平均干预效应为18.47%,未参加培训农户的平均参照效应为9.67%;至2008年,培训平均干预效应为11.87%,未参加培训农户的平均参照效应为0.15%;(2)培训效应的增幅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递减变化;(3)所有的评估年份均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谢佳春 李兴绪 向其凤 刘建旭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是云南沿边地区农村反贫困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以云南红河和德宏民族自治州2053户农户数据为例,描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参与情况,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模型估计培训效应。结果显示:2006-2008年样本农户年均培训参与率为26.39%;参加培训的农户能从项目中获得的收益最大(18.99%),未参加培训的农户从项目中获得的收益最小(18.09%)。这一方面证实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作为沿边地区农村反贫措施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云南沿边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象选择的针对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宗敏 杨雪梅
实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程。云南经济要发展,农村是关键;农村经济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又是核心。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真正转移出去,归根结底取决于农民素质持续、整体地提高,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则取决于教育的普及与职业技能的培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建华 胡汉傈 许小宁 王燕华 王军明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提升少数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
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培训 对策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苏荣
通过对云南省怒江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的调查,发现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实施培训的政府部门过多,培训层次低,农村劳动力对培训缺乏足够兴趣,培训效果不理想等困境。为此,需要优化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层次,紧扣地方民族特色产业开展培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佳春 李兴绪
一、引言作为反贫措施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在云南省实施以来,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户为样本,采用研究因果关系效应的匹配估计方法,评价云南省沿边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应。二、培训参与情况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云南省红河州农村住户调查"和"云南省德宏州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库。由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萍 李兴绪 刘兵 贾巧萍
本文根据2008年云南省红河州的农户调查数据,在考虑个体异质性和村庄异质性的基础上,运用多水平框架下的异质性工具变量模型估计劳动力培训的效应,得出以下结论,可观测因素对农户收入和培训决策的影响随着村庄的不同而变化,农户劳动力培训的效应不仅受个体异质性的影响而且受村庄异质性的影响;目前的培训政策发挥了政策引导作用,使参加培训的农户多数是参与意愿高的农户;劳动力培训能够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但效果并不显著,农户从培训中获得的收益仅为2.5%,说明目前的培训效果有待加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鲁奇 杨春悦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农村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更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所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农户调查年鉴、农户调查问卷,分析新时期云南红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新时期云南红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转移率偏低、省内转移为主、收入较低、季节性务工和长期务工并存的特征,农村劳动力转移尚处于初级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助于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收入,增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牛蓉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金麟
本文认为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增加人力资本总量、提高劳动者收入的重要途径 ,并引用了大量数据对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特征 )和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云南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四点措施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意义 特征 原因 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超
"云和师傅"是云和县人民政府建立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模式。其由云和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中心统一实施,主要分为后备云和师傅专业技能培训和云和师傅后续素质培训两种,培训领域涉及当地农业生产的多个行业,主要采用本地集中培训的模式。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培训结构失调、模式单一、政府过度主导等问题,为此,其在未来发展中应重视对女性及偏远乡镇人口的培训、采用更加灵活的培训模式、增强对政府的监督。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青青 杨红
在2012年新疆昌吉和阿勒泰2个地区4个县8个乡镇19个村农户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区位选择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2类微观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个体特征中的外出打工目的和家庭特征中的家庭生命周期及人均耕地面积对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跨县远距离转移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抚养负担、人均年收入等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农村劳动力转移 区位选择 新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玉峰 高亚楠
近年来,社会各界聚焦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而农民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农民的综合素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迫在眉睫。根据培训组织者的不同,农村劳动力培训模式可以归纳为政府主导型、企业参与型、学校主办型以及农民自主型四种模式。基于不同培训模式的特点探讨了相关组织者的培训需求、行为及其效果,并为不同培训模式的完善提供了有效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效果。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培训模式 有效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