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6)
- 2023(15743)
- 2022(13293)
- 2021(12853)
- 2020(10239)
- 2019(23701)
- 2018(23724)
- 2017(44359)
- 2016(24476)
- 2015(27563)
- 2014(27753)
- 2013(26731)
- 2012(24327)
- 2011(21894)
- 2010(21885)
- 2009(19652)
- 2008(18803)
- 2007(16835)
- 2006(14911)
- 2005(12738)
- 学科
- 济(91318)
- 经济(91211)
- 业(69069)
- 管理(61119)
- 农(52308)
- 企(46030)
- 企业(46030)
- 方法(37571)
- 农业(35319)
- 数学(32553)
- 数学方法(32171)
- 中国(30198)
- 业经(26429)
- 教育(23272)
- 财(21322)
- 学(19785)
- 地方(19763)
- 制(18479)
- 理论(17286)
- 贸(16274)
- 贸易(16266)
- 发(15965)
- 易(15853)
- 技术(15592)
- 银(14115)
- 银行(14076)
- 环境(13538)
- 和(13488)
- 行(13423)
- 策(13077)
- 机构
- 学院(334534)
- 大学(334036)
- 管理(131239)
- 济(128183)
- 经济(125268)
- 理学(114555)
- 理学院(113294)
- 研究(111800)
- 管理学(111440)
- 管理学院(110809)
- 中国(80043)
- 京(71412)
- 科学(68349)
- 农(67094)
- 财(55566)
- 所(54544)
- 业大(53716)
- 范(52833)
- 师范(52520)
- 中心(51360)
- 农业(51049)
- 研究所(49784)
- 江(49213)
- 北京(45222)
- 财经(44858)
- 师范大学(42549)
- 经(41119)
- 院(40069)
- 州(39753)
- 教育(39313)
- 基金
- 项目(231491)
- 科学(183765)
- 研究(179458)
- 基金(165148)
- 家(142005)
- 国家(140584)
- 科学基金(120935)
- 社会(111834)
- 社会科(105327)
- 社会科学(105301)
- 省(91830)
- 基金项目(87874)
- 教育(86248)
- 划(77544)
- 编号(77405)
- 自然(75398)
- 自然科(73583)
- 自然科学(73570)
- 自然科学基金(72234)
- 资助(65383)
- 成果(63970)
- 课题(53666)
- 部(52355)
- 重点(51883)
- 发(51263)
- 创(48424)
- 项目编号(45546)
- 教育部(45363)
- 国家社会(44779)
- 创新(44771)
- 期刊
- 济(143433)
- 经济(143433)
- 研究(103195)
- 中国(73151)
- 农(69629)
- 教育(63322)
- 学报(50646)
- 科学(47609)
- 农业(47500)
- 管理(42631)
- 大学(40626)
- 财(39173)
- 学学(37172)
- 技术(31079)
- 业经(30337)
- 融(28569)
- 金融(28569)
- 业(21595)
- 经济研究(20551)
- 财经(20496)
- 问题(19682)
- 经(17491)
- 版(17456)
- 图书(16847)
- 科技(15934)
- 职业(15729)
- 农业经济(15341)
- 理论(15266)
- 农村(15037)
- 村(15037)
共检索到490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茜
发展教育帮助落后农村地区实现脱贫,是精准扶贫工作中解决顽固性、永久性脱贫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基于教育精准扶贫视角来探讨在高职教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价值逻辑,分析其现状,创新性地提出针对农村劳动力群体开展差异化的智慧零售职业技能培训,搭建校企协同智慧零售——精准扶贫育人实训平台,面向农村贫困学子开展人才培养改革,不仅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向智慧零售行业的大规模转移,还能实现精准扶贫工作中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重要任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荣
论文认为目前我国扶贫任务主要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而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要有新思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农业劳动力转移来实现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广东省清远市技师学院现有在校生15000多人,教职工近500人。开设电子商务、汽车保险理赔、机电一体化、食品加工与检验等40多个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可达100%。建校17年来,共为社会培养了近40000名技能型人才,扶助20000余名贫困生学成就业。一是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技能扶贫工作。学校坚持以"实施智力扶贫,提高山区劳动者素质和就业适应能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阮晓莺 魏澄荣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 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基本的动因是经济利益。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指出的:“全世界的农民在处理成本、报酬和风险时是进行计算的经济人。在他们小的、个人的、分配资源的领域中,他们是微调企业家,调谐做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吕臣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实质就是农民问题。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我国政府丞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资源 农村劳动力转移 途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布俊峰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有助于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改善就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职业教育在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村劳动力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有偏差,职业教育与实际需求脱节,职业教育经费短缺,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指导不足。建议在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宣传工作,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深化职业教育制度改革,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实现创新。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剩余劳动力 转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邵川
本文基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途径的观点,探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概况及影响,最后提出制定城乡一体的农村发展规划、均等配置城乡公共资源、构建田园社区等创建新型农村社区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新型农村社区 城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红
减贫事业和经济发展中,农村劳动力转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来减贫这一目标,在遇到刘易斯转折点后迎来了巨大的问题。在此将通过入微的观察,结合大量准确数据与科研成果,实现对当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减贫事业发展中将遇到的问题的深入探讨和这一举动会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何种贡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减贫 作用机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谭永生
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和规模正趋于平缓,未来实现转移的难度在逐渐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有新的定位。通过对2010~2030年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的估算,本文认为继续实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并逐步把进城的农民工转化为当地的市民;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实现"双向"流动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根本出路和理性选择。
关键词:
农村富余劳动力 市民化 返乡创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骏
城镇化是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之一。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只有确立城镇化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强小城镇建设,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小城镇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梅 王姗 何懿
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客观因素、主观感受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直接的关系,厘清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客观因素通过影响主观感受,进而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提高体面劳动水平对稳定就业有促进作用。基于这一影响路径,就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燕妮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且其合理、有序转移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课题在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基础上,提出了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找出解决路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制约因素 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记文 郑玉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日益完善,农业转移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市民化水平显著提高,逐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本文从自由流动、人力资本提升和市民化三个方面梳理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实践。研究认为,取得成就的根本在于党和政府立足国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创造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将转移就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针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有待提高、返乡农民工进退两难和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等挑战,本文建议坚持贯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毫不松懈地推进农村劳动力市民化,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建军 孙君
文章对1980~2011年不同时期的劳动力价格趋同情况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0~1987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与城镇劳动力工资的差距较大;1988~1994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超过了城镇劳动力工资;1995~2003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与城镇劳动力工资的差距逐渐扩大,尤其是1998年以后工资差距迅速加大;2004~2011年,二者的差距又开始逐步缩小,并有逐步动态趋同的趋势,虽然趋同的速度总体上不是很快,但有加速的趋势。
关键词:
农村转移劳动力 价格扭曲 价格趋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