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1)
2023(13506)
2022(11792)
2021(11114)
2020(9193)
2019(21324)
2018(21512)
2017(41262)
2016(22612)
2015(25680)
2014(25621)
2013(25483)
2012(23581)
2011(21242)
2010(21177)
2009(19395)
2008(18700)
2007(16538)
2006(14747)
2005(12560)
作者
(65602)
(54961)
(54326)
(51653)
(34741)
(26323)
(24448)
(21599)
(20942)
(19440)
(18811)
(18455)
(17302)
(17103)
(16696)
(16649)
(16483)
(15957)
(15732)
(15447)
(13762)
(13459)
(13275)
(12841)
(12349)
(12216)
(12209)
(12094)
(11057)
(11026)
学科
(92268)
经济(92167)
(65107)
管理(57210)
(51432)
(42942)
企业(42942)
方法(38265)
农业(34265)
数学(33188)
数学方法(32791)
业经(24875)
中国(23954)
地方(22396)
(20255)
(19650)
(16708)
(15179)
贸易(15172)
(14688)
理论(14211)
(14203)
环境(14028)
技术(13748)
(13433)
农业经济(12686)
(12508)
教育(12014)
(12004)
银行(11956)
机构
学院(320598)
大学(319038)
管理(127776)
(124274)
经济(121405)
理学(111638)
理学院(110373)
管理学(108418)
管理学院(107866)
研究(107842)
中国(79889)
(71803)
科学(69709)
(67967)
业大(55841)
农业(55046)
(54615)
(52713)
研究所(50135)
中心(50000)
(47871)
(44906)
师范(44555)
财经(42538)
北京(42081)
(38786)
(38618)
(38263)
师范大学(35870)
经济管理(35379)
基金
项目(224779)
科学(176145)
研究(166096)
基金(161474)
(140524)
国家(139239)
科学基金(119058)
社会(103078)
社会科(97068)
社会科学(97040)
(90079)
基金项目(87514)
自然(77441)
自然科(75543)
自然科学(75522)
教育(74479)
(74334)
自然科学基金(74124)
编号(70050)
资助(64782)
成果(56303)
重点(49745)
(49119)
(48928)
课题(47031)
(46175)
创新(43013)
科研(42534)
国家社会(41333)
教育部(41301)
期刊
(142202)
经济(142202)
研究(90135)
(73856)
中国(63463)
学报(54082)
农业(50550)
科学(50392)
大学(41282)
管理(41022)
学学(38926)
(37035)
教育(35029)
业经(29088)
技术(26757)
(26746)
金融(26746)
(23243)
问题(20095)
财经(19126)
经济研究(18783)
(18385)
图书(17642)
资源(17152)
科技(16404)
(16142)
业大(15904)
理论(15379)
农业经济(15341)
技术经济(15118)
共检索到464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玉林,李玉江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利用第一手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劳动力供需五大主要矛盾,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形式,提出了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玉琼  刘丹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同时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也不断提高。然而,新时期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与供给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却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及其原因的分析,进而提出要解决当前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根本点在于不断提高农民的自主权利意识及需求表达能力,进而才能实现有关体制机制的转变和供给机制的市场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炳  苏林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致的纷繁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迫使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但是,作为农村经济发展重要资金来源的我国农村金融,因为种种原因却不能够满足"三农"的发展需求。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进行考察,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破解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心善  
农民增收的核心是农民就业问题。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 ,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规律 ,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新世纪初 ,山东省济宁市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 ,对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国敏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换是一个在发展商品经济中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在现在的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换存在着二律背反的情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换中的正负效应并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与各种要素短缺矛盾并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换的客观必然性与无序性矛盾并存,实行严格的证书制度,以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换的顺利进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常德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军  
农村市场主体的多样性对农村金融提出了多样性的需求,但农村金融供给缩小、信贷投向单一、金融产品单一,不能有效满足农村金融需求。需要从增加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主体、建立资金回流反哺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加强对农村金融理财环境的建设等方面来化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晓峰  黄桂良  
本文立足于广东建设新农村的金融需求,从金融总量、结构和产品三个角度对当前农村金融的供需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包括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创新农业信贷保障机制和创新财政税收政策支持体系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力华  刘后根  林斌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农村存在大量劳动力剩余;农民文化、科技素质较低,与城市居民及发达国家比较在存在较大差距。无论从新农村建设要求出发,还是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来分析,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培养,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多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造就新型农民,都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建杰  
根据对河南11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通过转移就业主动融入分工经济,其地域选择倾向于"省外"多于"省内",但"省外"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发达地区;"省内"则主要集中于"县外市内",且随转移半径的增加,劳动力的性别、婚姻、年龄、文化程度、社会关系网络、劳均耕地、所处区位及其分工参与度等对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程度总体减弱。同时,劳动力外出就业趋同产生的就业集聚效应显著,劳务收入明显提高,但以自组织途径为主的转移模式难以改变其职业层次偏低和"城市边缘人"身份等窘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伟  姜世超  
近年来,民工荒从一种偶然态发展成为常态,种种迹象表明"刘易斯拐点"似乎已经来到中国。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山东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对于政府作出及时的应对措施,保持山东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通过对三个定性指标的分析得出了山东省并未到达明显的"刘易斯拐点"的结论,运用数据模型推导出了山东省到达"刘易斯拐点"的时间,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小玉  郑晶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产业发展、城市建设都离不开充足劳动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向城镇转移过程中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积累更多的财富。因此,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吸收效率的高低就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为此构建投入产出五个指标基础上,通过DEA模型测算福建省九地市农村劳动力吸纳效率情况,发现除泉州外大多数地市都处于非有效状态且差异较大。未来这些地市需要结合各自特色发展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来提高吸纳能力;并且应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扩大就业空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淑丽  齐伟娜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问题,以部分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为自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基于黑龙江省1985—2010年鉴统计数据,运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预先选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选取的影响因素中农村男女比例、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呈负相关,城镇失业率、受教育程度、财政支农比率、机械总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呈正相关,其中受教育程度是最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昆鹏  
对浙江省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强就业的稳定性、提高受补贴者的效用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宪威  楚晓琳  
本文认为,四川省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可以从农业生产角度和城市化发展的角度估计。综合两种结果,2008年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估计约为1400万人,且近几年呈下降趋势。因此,转移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包括建立城乡统一市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