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57)
- 2023(19623)
- 2022(16338)
- 2021(15011)
- 2020(12797)
- 2019(28830)
- 2018(28592)
- 2017(54518)
- 2016(29447)
- 2015(32497)
- 2014(32147)
- 2013(32046)
- 2012(29469)
- 2011(26285)
- 2010(26256)
- 2009(24691)
- 2008(24770)
- 2007(22630)
- 2006(19799)
- 2005(17379)
- 学科
- 济(125873)
- 经济(125737)
- 业(109230)
- 管理(93870)
- 企(90067)
- 企业(90067)
- 方法(58821)
- 农(52123)
- 数学(49274)
- 数学方法(48762)
- 业经(37644)
- 财(37019)
- 农业(34536)
- 中国(31776)
- 制(25747)
- 务(25569)
- 财务(25523)
- 财务管理(25479)
- 企业财务(24195)
- 地方(23559)
- 贸(23382)
- 贸易(23370)
- 技术(23364)
- 易(22742)
- 学(21850)
- 银(19954)
- 银行(19899)
- 理论(19811)
- 和(19527)
- 策(19352)
- 机构
- 学院(425541)
- 大学(419430)
- 济(176068)
- 经济(172723)
- 管理(170354)
- 理学(147603)
- 理学院(146141)
- 管理学(143800)
- 管理学院(143024)
- 研究(134250)
- 中国(106609)
- 农(86100)
- 京(85894)
- 科学(83568)
- 财(80779)
- 业大(68559)
- 所(67558)
- 农业(66820)
- 江(64992)
- 中心(64854)
- 财经(64692)
- 研究所(61242)
- 经(58863)
- 经济学(53378)
- 北京(52807)
- 州(50972)
- 范(50185)
- 师范(49542)
- 经济学院(48543)
- 财经大学(47667)
- 基金
- 项目(287583)
- 科学(227368)
- 基金(210524)
- 研究(205595)
- 家(184584)
- 国家(182938)
- 科学基金(158119)
- 社会(133087)
- 社会科(126145)
- 社会科学(126109)
- 省(114569)
- 基金项目(111950)
- 自然(103563)
- 自然科(101284)
- 自然科学(101253)
- 自然科学基金(99521)
- 划(94992)
- 教育(93183)
- 资助(84926)
- 编号(81978)
- 成果(64537)
- 重点(64212)
- 创(63700)
- 部(63000)
- 发(61894)
- 创新(58967)
- 科研(55765)
- 业(55712)
- 国家社会(55450)
- 课题(55309)
- 期刊
- 济(194415)
- 经济(194415)
- 研究(114038)
- 农(84270)
- 中国(80818)
- 学报(68884)
- 财(65282)
- 科学(63894)
- 管理(63521)
- 农业(56509)
- 大学(52549)
- 学学(50490)
- 融(41849)
- 金融(41849)
- 业经(37993)
- 技术(37279)
- 教育(33878)
- 财经(32206)
- 业(30250)
- 经济研究(29184)
- 经(27644)
- 问题(26429)
- 技术经济(22952)
- 版(22748)
- 统计(21110)
- 科技(20782)
- 策(20230)
- 商业(20172)
- 世界(19291)
- 现代(19149)
共检索到621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彩容 吴声怡
利用来自针对已创业的福建沙县农村劳动力所做调查的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县域农村劳动力的个人禀赋对其创业行业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个人禀赋对其创业行业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文化程度、技术技能培训情况和县域特色经济等后天禀赋对农村劳动力的创业行业选择的影响最显著。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个人禀赋 创业行为 创业行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彩容 吴声怡
以福建沙县为例,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自我雇佣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无手艺或技能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自我雇佣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社会文化因素次之,家庭人口数因素的影响最小;具体来讲,有手艺或技能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进行自我雇佣起决定性作用;地区的重商文化氛围和家族文化越浓,该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越容易选择自我雇佣;家庭人口数越多,农村劳动力的自我雇佣行为越有可能发生。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自我雇佣 农村就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福根 石智雷
文章利用在河南、湖北两省获得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差异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构建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进一步考察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在农村劳动力不同类型就业选择中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受到其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的双重影响,务工型就业选择主要受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素质的影响,而创业型就业选择更需要得到家庭禀赋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等要素的支持。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就业选择 个人素质 家庭禀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玉军 李秀彬 马国霞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也随之上升,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会推动农业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但是,劳动力流动受诸多因素影响,对单个农户而言,在一定的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条件下,家庭结构、土地禀赋等是影响其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关键要素。为回答在当前我国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和农业利好政策条件下,农户耕地属性和劳动力禀赋对其劳动力析出的影响,本文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采用农户调查数据,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家庭耕地和劳动力禀赋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土地属性和劳动力构成对其劳动力析出过程有显著影响,具体为:劳动力禀赋对劳动力流动过程有显著影响,家庭劳动...
关键词:
耕地属性 劳动力禀赋 劳动力外出务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明忠 陶志
基于广东省539个农村转移劳动力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男性外出就业时间较长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更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其就业质量有显著正向作用;职业情感和交际技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有显著正向作用;而职业价值和工作技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有显著负向作用;职业行为和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的影响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见,必须将就业质量提升建立在就业能力提高的基础之上,鼓励农村转移劳动力坚持职业发展的长期持续性,大力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强化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认同教育,以提...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就业能力 就业质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光盛 王红梅 卢德伟 谢芊芊
[目的]农村劳动力析出直接影响耕地利用,分析劳动力析出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对协调人地矛盾,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将广东省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山区,研究劳动力转移和资源禀赋对广东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方法]文章利用面板数据模型,选取2009―2018年4个不同区域农村劳动力析出及禀赋要素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结果]农村劳动力析出与耕地集约利用存在倒"U"型关系。通过进一步交叉乘积检验发现,劳动力析出是否依赖于耕地规模、复种指数、种植结构、农业机械等禀赋要素促进耕地集约利用存在区域差异,当农村劳动力析出到达临界值时,调整影响耕地集约的变量才能有效促进耕地集约。[结论]在无法断言农村劳动力析出及外部条件与耕地集约利用是否存在潜在均衡时,推动耕地集约需要寻找相关辅助变量工具,因时因地制定耕地集约利用政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何微微 胡小平
本文利用重庆市1210份样本调查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重点计量收入预期、职业预期、情感预期及城市融入预期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城乡转移意愿的代际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除收入预期外,非收入预期中的职业预期、情感预期和城市融入预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的影响均存在代际差异。利用均方差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测度发现,老一代农村劳动力最关注的是经济收入,其次是情感预期,职业预期位列最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最关注的因素依次为情感预期、收入预期、城市融入预期和职业预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邢敏慧 张航
本文利用CFPS2018数据,采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分化和质量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分化和质量均起到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对就业影响中发挥一定调节作用;教育与社会资本在就业分化和就业质量中分别具有互补和替代效应;健康与社会资本在就业质量中存在互补效应。两类资本对就业的影响具有显著代际差异,人力资本是影响新一代农村劳动力就业分化和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而老一代就业分化和质量则受到两类资本的双重显著影响。基于此,在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和社会资本积累的同时,应兼顾群体共性和代际差异特征,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有序转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何微微 胡小平
本文利用重庆市1210份样本调查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重点计量收入预期、职业预期、情感预期及城市融入预期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城乡转移意愿的代际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除收入预期外,非收入预期中的职业预期、情感预期和城市融入预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的影响均存在代际差异。利用均方差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测度发现,老一代农村劳动力最关注的是经济收入,其次是情感预期,职业预期位列最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最关注的因素依次为情感预期、收入预期、城市融入预期和职业预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旻 赵连阁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3~2008年的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对辽宁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程度和速度进行了测定,并就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辽宁省的农业劳动力已表现出老龄化现象,而且近年来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还将进一步加剧;农村劳动力流动正改变着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是农业劳动力趋于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无疑加剧了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趋势。应积极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并努力改变现行农村劳动力流动方式。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 老龄化 劳动力流动 辽宁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善高 田旭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识别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然后采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农户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地形下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与要素投入的影响,并用江苏、浙江两省的市级宏观数据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形上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在平原地区,由于耕地适宜机械耕作,老年农户家庭会增加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而在丘陵山区,由于农业机械难以替代劳动力,老年农户家庭会增加经济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随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机械替代劳动力现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志海 麦尔旦·吐尔孙 王雅鹏
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调查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以及其他环境变量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老龄化对样本农户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对纯技术效率却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其他环境变量中,受教育程度、是否租入土地、是否拥有农用机械、地形条件、道路设施状况均对样本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向作用,而工作经验、是否存在兼业、气候条件以及贷款难易程度则带来负向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黄海燕 黄丽华 金莲
息烽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县,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导致土地人口承载力低下,农村劳动力剩余现象较非喀斯特地区更为严重,如何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关系到息烽县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经济发展。息烽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维权意识弱以及社会歧视与就业压力增大的现实状况将制约其进一步转移。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教育培训制度和劳动力资源数据库,有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并为回流劳动力创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SWOT 息烽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本喜 邓衡山
本文利用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样本数据,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主要劳动力的年龄对土地利用效率不存在显著影响;影响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变量是直接投入、经营规模和兼业化经营等;增加劳动投入和主要农资投入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提高经营规模和兼业化经营程度均会导致土地利用效率的降低。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担心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带来农业危机的必要性不大,而关注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对农业的威胁更有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晓慧 梁海兵
本文测算了陕西省1990—2008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并实证分析了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村不同部门劳动力从业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率逐年提高,但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略显滞后;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村农业部门劳动力从业数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农村非农业部门劳动力从业数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科技进步将促使农村劳动力分配结构发生显著性的变化,即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大量转移。农村经济结构可能将随之由农业主导转为非农业主导,此时农业很可能会由农村主导产业退变为农村非主导性基础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