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1)
- 2023(6439)
- 2022(5254)
- 2021(5045)
- 2020(4043)
- 2019(9367)
- 2018(9254)
- 2017(17656)
- 2016(9999)
- 2015(10735)
- 2014(10689)
- 2013(10941)
- 2012(10363)
- 2011(9411)
- 2010(9523)
- 2009(8721)
- 2008(8456)
- 2007(7930)
- 2006(7075)
- 2005(6256)
- 学科
- 农(49767)
- 济(48050)
- 经济(48020)
- 农业(32671)
- 业(31400)
- 方法(16477)
- 管理(15910)
- 业经(15827)
- 数学(15609)
- 数学方法(15524)
- 中国(12560)
- 农业经济(12324)
- 收入(11366)
- 财(10831)
- 地方(10268)
- 企(9893)
- 企业(9893)
- 发(9808)
- 制(9518)
- 学(9505)
- 村(9396)
- 农村(9374)
- 劳(9286)
- 劳动(9268)
- 发展(8474)
- 展(8468)
- 土地(7850)
- 体(7578)
- 人口(7347)
- 贸(7306)
- 机构
- 学院(143958)
- 大学(138020)
- 济(64780)
- 经济(63727)
- 研究(53432)
- 农(52635)
- 管理(51679)
- 理学(45551)
- 理学院(45042)
- 管理学(44149)
- 管理学院(43923)
- 中国(42379)
- 农业(39984)
- 科学(34408)
- 业大(32015)
- 京(28767)
- 所(28547)
- 研究所(26185)
- 财(25422)
- 中心(25077)
- 农业大学(24582)
- 江(22082)
- 财经(20243)
- 经济学(19897)
- 省(19840)
- 业(19413)
- 科学院(18732)
- 经(18661)
- 经济管理(18548)
- 范(18404)
- 基金
- 项目(99727)
- 科学(78045)
- 基金(73211)
- 研究(71050)
- 家(65506)
- 国家(64875)
- 科学基金(54133)
- 社会(46520)
- 社会科(43621)
- 社会科学(43611)
- 省(39503)
- 基金项目(39134)
- 自然(34574)
- 自然科(33711)
- 自然科学(33702)
- 自然科学基金(33099)
- 划(32243)
- 农(30822)
- 教育(29760)
- 资助(29452)
- 编号(29440)
- 发(23204)
- 重点(22627)
- 部(22353)
- 成果(22142)
- 国家社会(19824)
- 创(19623)
- 科研(18973)
- 业(18972)
- 课题(18940)
共检索到214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友 陈昕 祁春节
在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背景下,探讨农村劳动价格、农户收入结构变化对柑橘种植布局变迁的影响,对于促进柑橘产业发展和保障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推导基础上,利用柑橘主产省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从全局和分区两个视角实证研究农村劳动价格、农户收入结构对我国柑橘种植布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用工价格和非农就业工资的提高对柑橘种植产生负向影响,我国柑橘种植布局正由农村劳动价格较高的浙-闽-粤地区向农村劳动价格较低、以农业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赣南-湘南-桂北扩张;工资性收入提高对柑橘种植产生的收入效应和生产总成本上涨产生的抑制效应,共同作用致使长江中游和鄂西柑橘带种植面积缓慢增长,形成我国柑橘种植"西移内扩"趋势。故而以调控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户收入结构为切入点,是优化柑橘种植布局的重要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进 钟甫宁 陈志钢 彭超
近些年来农村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且人口结构不断老龄化,它们是否会显著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种植结构?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宏观省级层面,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对粮食作物种植比例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有显著正向影响,尤其是对蔬菜作物种植比例促进幅度较大。在粮食作物内部,劳动力价格上涨对小麦种植比例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玉米种植比例有正向影响。微观农户层面的实证结果与宏观结果保持一致,凸显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在农户家庭人口结构方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实证结果都表明老年劳动力比例对粮食生产无显著影响,而女性劳动力比例高对粮食种植比例有负面影...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人口结构 粮食种植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友 陈昕 祁春节
[目的]从农户决策视角研究柑橘生产布局变迁机制对优化我国柑橘生产布局、解决柑橘“卖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借助Nerlove模型推导出果农种植行为对上期种植面积、上期价格、上期成本的响应函数;基于该响应函数,运用1985―2018年柑橘主产省数据构建面板模型从微观视角探讨我国柑橘农户种植决策影响因素,藉以从宏观视角分析我国柑橘生产布局变迁的驱动机制。[结果](1)浙-闽-粤地区种植面积显著减少,赣南-湘南-桂北和鄂西种植面积快速增加,长江中游种植面积缓慢增加,柑橘种植呈“西移内扩”布局;(2)劳动力成本、非农就业机会、工资性收入水平是决定柑橘生产布局的关键因素;(3)浙-闽-粤地区较高的人工成本、非农就业机会和工资性收入水平导致果农种植积极性不高,而赣-南-湘南-桂北、鄂西地区较低的人工成本、非农就业机会和工资性收入水平导致果农种植积极性较高。[结论]优化柑橘种植布局,需要考虑劳动力成本、非农就业机会、工资性收入水平对柑橘种植的影响及区域差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有望 章胜勇
本文运用生产集中度指数和生产重心模型,系统分析了1990-2013年中三角地区柑橘生产空间布局的变迁特征,并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影响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中三角地区柑橘生产空间布局的变迁,从变迁类型上看,主要表现为稳定型、收缩性、波动型和扩张型四种类型;从区域比较上看,呈现出"东南增"、"西南减"、"西北稳定"的变化趋势;从重心轨迹上看,柑橘生产重心一直位于湖南省境内,但近年来向东南方向移动的势头强劲;从影响因素上看,以自然禀赋为主的内在因素是柑橘生产空间布局形成的初始条件,但市场因素、科技因素和政策因素为主的外在因素对柑橘生产空间布局变迁的推动作用日渐增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宋锦 张午敏
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产向二产和二产向三产的两次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平均劳动收入的增长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基于中国1995—2018年五个观测时间点的CHIP数据进行检验,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克服转型时期劳动者就业状态的样本选择性偏误,使用Probit模型估计了不同时期劳动者进入各行业的概率变化,并用Mincer方程估计了各行业的工资方程,最后通过Brown分解从产业结构角度识别了劳动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和劳动禀赋变化在其中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引致较大规模的就业再匹配,同时行业生产率也会较快提高,从而带动劳动收入快速增长。与第一次产业结构调整相比,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时期行业生产率提升速度下降,平均劳动收入增速显著放缓。因此,维持行业生产率持续提高对于保持劳动收入的长期可持续增长非常重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收入差距扩大,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构效应发挥了缩小组间收入差距的作用,成为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亮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玛兰 李晓云 曾琳琳
利用1981—2015年29省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对全国及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农业种植结构和粮食内部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均对粮食及棉花种植比例有显著负向影响,对蔬菜及油料作物种植比例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粮食作物内部,劳动力价格上涨对水稻和小麦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玉米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劳动力非农转移促进了小麦种植比例增加,减少了水稻和玉米种植比例。在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中,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对不同区域作物种植比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劳动力价格上涨对3个分区的蔬菜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粮食作物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入和流出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动持平区具有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3个分区的蔬菜、油料作物及小麦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玉米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出和流动持平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而对劳动力流入区水稻生产具有正向影响。最后,文章提出相应优化区域种植结构布局的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文清 李明贤 周冀衡
从"两大烟区"(南、北烟区)和"五大烟区"(西南烟区、东南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黄淮烟区、北方烟区)2个层面,对1983—2012年中国烤烟种植区域布局变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83—2012年,中国烤烟种植呈现"北烟南移"格局,尤其是向西南地区迁移的趋势明显。在此基础上,根据农业区位理论与生产者行为理论,进行变量选取、理论假设和模型构建,并利用Eviews软件对影响烤烟主产区区域格局变迁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烤烟主产区区域格局的变迁受到土地资源、地理气候、经济、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对于黄淮主产区而言,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人均耕地、农户粮食供给水平、技术进步、...
关键词:
烤烟种植 区域布局 主产区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杰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变迁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表现出如下特点:政策酝酿期——以追求效率为目的;政策加速期——效率为主,初涉教育公平;政策转型期——效率与公平并重;政策成熟期——注重人文、伦理关怀。回顾政策的历史变迁,背后其实隐含着"公平"与"效率"的博弈和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格局。展望未来,首先要"公平与效率并重",其中"公平"应具备优先权;其次,关注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的发展,或将建立学校教育联盟;最后,将政策上升到法律层面,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关键词:
学校布局调整 义务教育 农村 教育公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钟超 祁春节
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柑橘投入品价格和柑橘种植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价格和肥料价格对柑橘种植面积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柑橘种植面积的扩大对肥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具有推动作用;此外,从长期来看,农药价格对柑橘种植面积影响最大,肥料次之,劳动力影响最弱。为有效激励果农生产的积极性,国家应建立和完善农药、肥料等重点农资产品的储备,设立农资价格变动补助基金,健全以市场经济为主要调节方式的农资价格调控机制,规范农资价格及经营秩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钟超 祁春节
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柑橘投入品价格和柑橘种植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价格和肥料价格对柑橘种植面积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柑橘种植面积的扩大对肥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具有推动作用;此外,从长期来看,农药价格对柑橘种植面积影响最大,肥料次之,劳动力影响最弱。为有效激励果农生产的积极性,国家应建立和完善农药、肥料等重点农资产品的储备,设立农资价格变动补助基金,健全以市场经济为主要调节方式的农资价格调控机制,规范农资价格及经营秩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幸 周德
[目的]近年来,我国葡萄种植业发展迅速,产业调整与优化将是其未来发展重点,需要对葡萄生产布局变迁及影响因素开展新的讨论。[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产业集中度指数和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测度1998—2018年间我国葡萄生产的布局变动及发展趋势,并构建面板模型从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经济因素、技术进步和政策环境5个方面探讨我国葡萄种植格局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我国葡萄生产的地域格局已初具雏形,且产地正在由集中走向分散,“西迁南移”变动特征显著,具有比较优势的新主产区正逐渐形成;地区自然条件、农村老龄化、灌溉条件、比较效益、非农就业、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对我国葡萄种植布局变迁具有显著影响,且不同要素对是否为主产区域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建议因地制宜地进行葡萄生产布局规划,着力改善生产条件,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拓宽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加强政府支持力度以应对转型结构调整阶段的水果供需变动。
关键词:
葡萄 农业布局 产业集中度 比较优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占锋 张红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流入城市,使得农村劳动力结构处于失衡状态并且对农村社会文化生活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挑战。通过深入剖析陕西关中李村的个案,发现农村劳动力结构变迁已经对原有的村落文化传承机制产生了重要的冲击,致使村落文化传承面临难以为继的处境。基于此,建议强化村级组织在村落文化传承方面的组织、引导功能;鼓励成立留守妇女文化组织;重视村落的文化扶贫,重建村落文化空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张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具有要素密集度差异的两部门模型,分析了部门间TFP增长率差异、物质资本积累、恩格尔效应、以及部门进入壁垒变化对产业结构和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在资本深化且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优先需求的前提下,恩格尔效应将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并且这种效应渐近地趋于零;其次,部门TFP增长率差异、物质资本积累、产业壁垒变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则取决于替代弹性的具体大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玛兰 李晓云
文章采用1981—2015年的省域面板数据,在分析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变动趋势的基础上,利用线性混合模型探究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1981年相比,2015年中国省域粮食作物、棉花种植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蔬菜、油料种植比例整体呈增长趋势;大豆种植比例在大多数省份呈下降趋势,少数省份呈上升趋势;在粮食作物内部,小麦种植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玉米则呈增长趋势,水稻种植比例在部分省份呈下降趋势。②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省际差异性。农业劳动力转移会促进大宗粮食作物种植比例的增加,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达地区及大型农产品集散区的经济作物(蔬菜)种植比例增加。农业劳动力价格上涨有利于促进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增加,尤其是蔬菜种植比例,但不利于传统粮棉作物种植比例的增加,尤其是棉花种植比例。③除此之外,工业化水平、农业机械化率、人均耕地面积、农业补贴、化肥、灾害率均对作物种植比例的形成及变动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伟华 祁春节
精准把握中国柑橘生产格局、空间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是合理配置生产资源,科学制定发展政策以及推进柑橘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基于1978-2019年中国柑橘生产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重心模型和GIS技术分析了柑橘生产空间布局变迁的特征并描绘了柑橘生产重心变迁的轨迹,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柑橘生产布局变迁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柑橘生产重心具有往复式变化的特征,总体呈现出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且资源禀赋的变化与生产重心的变化存在不匹配的情况;(2)中国柑橘生产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大部分变量的间接效应要大于直接效应;(3)柑橘生产布局的变迁受到温度、受灾面积、比较收益、灌溉水平以及非农就业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柑橘产区生产布局变迁的驱动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应根据柑橘生产布局变化规律,优化品种结构,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技术进步的驱动作用并有效利用影响因素的正向溢出效应,从而优化柑橘生产空间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