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6)
- 2023(15342)
- 2022(12998)
- 2021(11833)
- 2020(9895)
- 2019(22524)
- 2018(21977)
- 2017(41442)
- 2016(22824)
- 2015(25965)
- 2014(26121)
- 2013(26122)
- 2012(24805)
- 2011(22572)
- 2010(23013)
- 2009(21510)
- 2008(21618)
- 2007(20108)
- 2006(18016)
- 2005(16492)
- 学科
- 济(114670)
- 经济(114569)
- 业(64706)
- 管理(60975)
- 农(51449)
- 企(42768)
- 企业(42768)
- 方法(40399)
- 数学(35529)
- 数学方法(35235)
- 农业(34016)
- 中国(29289)
- 财(28793)
- 地方(28053)
- 业经(26541)
- 学(22889)
- 贸(21581)
- 贸易(21571)
- 易(20989)
- 制(20099)
- 务(16884)
- 财务(16848)
- 财务管理(16788)
- 发(15900)
- 企业财务(15876)
- 银(15174)
- 银行(15128)
- 环境(15126)
- 融(14879)
- 金融(14877)
- 机构
- 学院(337314)
- 大学(332208)
- 济(147363)
- 经济(144304)
- 研究(120716)
- 管理(119949)
- 理学(101533)
- 理学院(100347)
- 管理学(98576)
- 管理学院(97983)
- 中国(93665)
- 农(76180)
- 科学(73994)
- 京(70467)
- 财(67571)
- 所(63446)
- 农业(59040)
- 研究所(56963)
- 中心(56229)
- 江(55672)
- 业大(55233)
- 财经(51799)
- 经(46753)
- 经济学(46549)
- 北京(44237)
- 范(43854)
- 师范(43346)
- 省(43132)
- 州(43056)
- 院(42278)
- 基金
- 项目(213098)
- 科学(164684)
- 研究(156642)
- 基金(151299)
- 家(132687)
- 国家(131455)
- 科学基金(110073)
- 社会(99171)
- 社会科(93508)
- 社会科学(93477)
- 省(86019)
- 基金项目(79627)
- 教育(70810)
- 划(70107)
- 自然(68678)
- 自然科(66981)
- 自然科学(66959)
- 自然科学基金(65746)
- 编号(64526)
- 资助(62097)
- 成果(52780)
- 重点(48707)
- 发(48550)
- 部(47036)
- 课题(45493)
- 创(43184)
- 国家社会(41138)
- 科研(40605)
- 创新(40526)
- 农(40298)
- 期刊
- 济(179293)
- 经济(179293)
- 研究(103338)
- 农(77078)
- 中国(76224)
- 学报(57254)
- 财(55318)
- 农业(52134)
- 科学(50030)
- 大学(43582)
- 学学(41124)
- 管理(41098)
- 教育(34784)
- 融(34471)
- 金融(34471)
- 业经(31904)
- 技术(29805)
- 经济研究(27567)
- 财经(26510)
- 业(25738)
- 问题(24415)
- 经(22954)
- 版(19335)
- 世界(18793)
- 贸(18447)
- 技术经济(18063)
- 经济问题(16341)
- 统计(16232)
- 农村(16087)
- 村(16087)
共检索到535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开明
本文在分析农村劳务输出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就业、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等正面效应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可能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从纠正认识偏差、科学规划农村劳务输出、创造条件和环境、强化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保护体系诸方面,提出了加强农村劳务输出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务输出 新农村建设 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崔国华
四川省耕地面积为9460.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86亩,低于全国1.2亩的平均水平。人多地少,各地都有不少农民出外打工,全省总计约有500万人,挣回来的钱也不少,去年从外省通过邮局汇回的劳务收入有60亿元,相当于全省财政收入的30%(全省1993年财政收入为201.37亿元),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据此有人说,四川农村有大批剩余劳动力,目前输出的人数还远远不够,还要再输出1500万。这种预测是值得研究的。据近年统计数字表明,四川省农村人口为9333.6万人,农村劳动力为4890.82万人。按农村人口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晓明 葛云伦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一般而言 ,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剩、资金短缺、资源贫瘠、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 ,不仅农业不发达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而且非农产业落后 ,就业岗位少 ,致使农民在当地发展的机会少和余地小 ,加之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没有什么专长 ,劳动力基本处于原始状态 ,在此情况下 ,农村劳动力不得不外出打工 ,靠劳务输出增加收入。西部地区农村劳务输出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西部农村 劳务输出 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盛毅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成舫
湖南省桃源县是一个劳务输出较多的县份,1982年以来,已向沿海输出近5万人,占全县劳动力的8%。近十年来,该县的劳务输出特点可概括为:(1)年轻化。输出人员95%以上在17—25岁之间,其中又以17—22岁为最多。(2)文化层次较高。该县输出人员中、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30%左右,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占65%,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只占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卫东 刘玉森 范黎光
农村劳务输出是当前农民增收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民增收的速度由农村劳务输出的程度所决定。因此,“农村劳务输出率”是决定农民增收速度和水平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本文就增设我国“农村劳务输出率”指标的客观依据、指标内涵、指标标准的界定及其应用谈一些粗浅认识。
关键词:
农村劳务输出率 指标 标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莫鸣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湖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 ,针对劳务经济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大的趋势 ,提出了政府应因势利导加以规范和指导的政策性建议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增加农民的收入 ,加速推进我省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步伐
关键词:
劳务经济 农民收入 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华强 任宏刚 吴代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岳池县支行调研组
农村劳动力的战略转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劳务输出产业所导致的巨额资金回流极大地影响了整个社会资金流向流量、农户及小农家庭的功能与行为变迁。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岳池县农村劳务输出产业迅猛发展的经济因素、现状及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实际从农村体制改革、金融制度创新、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加强金融服务促进劳务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务输出 影响 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亚,王书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继承 朱雅玲 罗赫荣
该文通过总结湖南农民专业组织的现状与特点,对照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发展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议:即理顺管理体制,健全内部管理,壮大规模,加大扶持力度等。
关键词:
湖南 农民专业组织 新农村 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危学敏 蔡用海
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文章介绍了湖南省衡阳市以舂陵村为例的新农村的发展现状,积极提出改善该村人居环境的建议,以推进该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衡阳农村人居环境 宜居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颐
近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潮流,正呈现出转移途径多样化,并突破“就地转移”模式的趋势。目前,由于受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因素的限制,这种趋势,还不能进入大规模人口迁移的阶段,而以农村劳动力跨城乡、跨地区的劳务输出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考察劳务输出的社会、历史原因和由此产生的对输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把这一现象放在国民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丹 尹恒
四川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长期以来,由于“人多地少”,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农民收入持续偏低。于是,“劳务输出”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手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农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产业,在四川的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新的挑战,认真总结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针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采取科学的对策,进一步提升四川劳务输出的水平和效益,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四川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