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7)
2023(14292)
2022(11715)
2021(11008)
2020(8477)
2019(19184)
2018(18825)
2017(34304)
2016(19405)
2015(21538)
2014(21089)
2013(20008)
2012(18560)
2011(17067)
2010(17242)
2009(15756)
2008(14967)
2007(13702)
2006(12407)
2005(11223)
作者
(50535)
(42529)
(42322)
(39920)
(26400)
(20338)
(18905)
(16414)
(16367)
(15122)
(14434)
(14114)
(13252)
(13187)
(12993)
(12838)
(12706)
(12385)
(12226)
(12088)
(10693)
(10597)
(10197)
(9940)
(9719)
(9627)
(9507)
(9234)
(8597)
(8537)
学科
(74109)
经济(74035)
(53172)
(50141)
管理(42860)
农业(33691)
中国(30512)
(30104)
企业(30104)
地方(23156)
业经(22895)
教育(21627)
方法(19412)
(17173)
(16282)
数学(16185)
数学方法(15983)
(15330)
(14435)
发展(14169)
(14042)
理论(13626)
(13332)
贸易(13320)
技术(13009)
(12884)
(12830)
银行(12813)
农业经济(12732)
(12498)
机构
学院(259330)
大学(252100)
(102249)
经济(99920)
研究(93734)
管理(91478)
理学(78127)
理学院(77196)
管理学(75860)
管理学院(75363)
中国(67857)
(57387)
科学(54498)
(54421)
(46404)
(45144)
(45060)
师范(44853)
农业(43302)
中心(43079)
(42254)
研究所(41601)
业大(40460)
教育(36230)
师范大学(35731)
北京(34664)
财经(34592)
(33598)
(33059)
(31495)
基金
项目(167095)
研究(136128)
科学(133536)
基金(115550)
(98766)
国家(97601)
社会(85533)
科学基金(83256)
社会科(80394)
社会科学(80381)
(69728)
教育(67349)
编号(60723)
基金项目(60292)
(58262)
成果(50768)
自然(47816)
自然科(46642)
自然科学(46635)
自然科学基金(45754)
课题(44305)
资助(44102)
(43444)
重点(38483)
(37782)
(37328)
发展(35922)
(35759)
(35506)
(35264)
期刊
(127921)
经济(127921)
研究(85696)
中国(70266)
(62624)
教育(61086)
农业(42478)
学报(35828)
科学(35143)
(32367)
管理(30732)
大学(29823)
业经(28460)
(27051)
金融(27051)
学学(26849)
技术(26325)
(19756)
经济研究(17997)
问题(17380)
职业(17379)
财经(16325)
农业经济(15451)
农村(15201)
(15201)
(14222)
(13914)
世界(13412)
(13193)
论坛(13193)
共检索到413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布俊峰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有助于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改善就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职业教育在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村劳动力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有偏差,职业教育与实际需求脱节,职业教育经费短缺,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指导不足。建议在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宣传工作,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深化职业教育制度改革,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实现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尚平  张涛  曹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合理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村职业教育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的相关对策:转变办学观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专项培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娅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对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的转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根据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凸显的几个职业教育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职业教育适应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策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彬让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就突出地表现出来,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表现为整体转移无序、不彻底,转移部门狭窄,转移速度缓慢,就业结构转换严重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等特征。故此,必须加速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娟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农村人口数量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农村城镇化建设,新生代劳动观念的转变,农村教育严重落后等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主要原因。通过涉农职业院校培训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就业,通过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职业迁移,发挥企业培训优势,进行对口培训,实现职业迁移等途径,解决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成光琳  
本文通过对河南六县农民的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发现农民对职业培训有较强需求,对制约自己进城务工的障碍有较为清醒认识,但是旧的传统观念、职业教育费用负担以及职业教育自身内容和形式的不足,影响了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军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目前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体制性因素、产业结构失衡和劳动力素质低下三个主要因素。其中,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关键因素,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治邦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中国当前急需大力推进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一资源再配置过程,对中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中国农业问题的核心,而且也是中国21世纪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主题。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骏  
城镇化是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之一。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只有确立城镇化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强小城镇建设,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孟令国  蒋序怀  胡广  
我国总的人口红利仍处于高峰状态,但将逐步进入后人口红利期。通过对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以及其他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人口红利在总量与结构、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均衡的矛盾;基础教育水平虽然整体提高,但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却严重不足,从而导致"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制度不健全、投入不足以及教育体系不完善等是造成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的根本原因。政府通过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加大投入,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吸引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模式、因材施教、按需培训等方式,同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主动参加职业技术教育,才能达到增加人口红利的目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丽英  
近年来在徐州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仍存在一系列困难,如仍属江苏省内低水平、比较无序、转移层次较低、转移压力大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重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但是徐州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目前和未来几年转移劳动力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结合徐州的实际,本文提出若干促进本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治邦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客观必然现象。我国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方向、层次以及转移的成败、转移的社会影响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转变、更新农村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农村教育的性质和功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