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0)
2023(11904)
2022(9979)
2021(9321)
2020(7571)
2019(17125)
2018(16938)
2017(33186)
2016(18019)
2015(20098)
2014(19933)
2013(19534)
2012(18200)
2011(16527)
2010(16990)
2009(16036)
2008(15899)
2007(14891)
2006(13647)
2005(12366)
作者
(49366)
(41959)
(41499)
(39595)
(26392)
(20002)
(18632)
(15891)
(15849)
(15031)
(14433)
(13789)
(13445)
(13234)
(13152)
(12549)
(12174)
(12171)
(12055)
(11958)
(10594)
(10310)
(10045)
(9779)
(9520)
(9412)
(9390)
(9119)
(8399)
(8366)
学科
(74276)
经济(74094)
(64331)
管理(55279)
(50409)
(44046)
企业(44046)
农业(33587)
业经(25123)
方法(23836)
(22650)
中国(22320)
(21430)
数学(18817)
数学方法(18550)
(16639)
地方(16334)
(14676)
(13155)
贸易(13145)
(12892)
(12806)
(12652)
(12650)
银行(12635)
财务(12586)
财务管理(12555)
农业经济(12545)
(12137)
企业财务(11993)
机构
学院(257318)
大学(251901)
(112371)
经济(110021)
管理(100973)
研究(88180)
理学(86402)
理学院(85525)
管理学(84307)
管理学院(83797)
中国(70171)
(55826)
(54909)
(52134)
科学(48864)
(43329)
农业(41970)
(41518)
中心(41487)
财经(41309)
业大(39430)
研究所(38270)
(37386)
(33251)
师范(33032)
经济学(32761)
北京(32418)
(31883)
(31107)
财经大学(29907)
基金
项目(163446)
科学(130779)
研究(127263)
基金(119265)
(101548)
国家(100526)
科学基金(87243)
社会(84420)
社会科(78835)
社会科学(78816)
(64150)
基金项目(62399)
教育(56941)
编号(53522)
(52608)
自然(52445)
自然科(51204)
自然科学(51194)
自然科学基金(50322)
资助(47186)
成果(45167)
(37726)
(37568)
课题(36530)
(36459)
重点(36081)
国家社会(34417)
(33999)
(33868)
教育部(32517)
期刊
(139043)
经济(139043)
研究(79630)
中国(61888)
(61133)
(42763)
农业(41054)
管理(36678)
科学(35491)
学报(34522)
(30499)
金融(30499)
大学(28872)
教育(27928)
业经(27628)
学学(27423)
技术(21165)
财经(20998)
经济研究(19089)
(18903)
问题(18870)
(17999)
农村(15744)
(15744)
农业经济(15436)
世界(14833)
(14190)
经济问题(13052)
现代(12752)
(12706)
共检索到408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姬雄华  冯飞  
从社会保障制度看,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为土地保障功能的存在和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为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变土地就是农民保障局面,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拉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柯美成  
农村日益增长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政府决策以及理论界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原因,这个问题迄今未能拿出一个从根本上解决的妥善办法。本文拟谈一些探索性意见和建议。 据有关权威部门90年代初的预测,“八五”期间我国农村新成长的劳动力为1.1亿人,加上当时农村已有1亿以上剩余劳动力,“八五”末需要安排的农村劳动力为2.1亿多人,到2000年则增加到3亿人以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丹  陈会玲  
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分析了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主要从发展环境的创造、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工业体系的建立、人力资源的培育、以及国际劳动力市场的拓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梅建明  陈秀华  
自改革开放以来 ,农业劳动力已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及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 ,在我国农村的大多数地区 ,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速度与规模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 ,农村剩余劳动力仍将大量存在 ,这已经成为当前进行土地制度再创新的障碍。本文认为 ,进行土地合作是在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情况下进行农地制度再创新的理想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永春  
人口老龄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老年人赡养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而我国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养儿防老”的封建意识使其对“养老储蓄”、社会养老保险既没有认识也不积极参加 ,因此社会养老保险只覆盖了农村人口的10 % ,并且迁移到城镇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处于边缘化境地 ,更是得不到任何保障。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我国农村耕地面积在减少 ,土地产出的比较效益也在下降 ,几千年来土地对农民生活和养老的保障功能也肯定会弱化 ,由此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勃  贾金荣  
文章指出,缺乏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和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没有完善的农村社保制度,使农民很难下决心彻底放弃对土地的依附。农民工整体受教育程度低和缺乏职业技术使劳动力市场呈现结构性失业。文章认为,改革的深入使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阻滞影响逐渐减弱。改革教育制度和健全劳动力市场制度是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长期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立军  张德强  
本文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候鸟式”特征进行分析 ,进而对这一特征的不利影响进行了阐述 ,然后在分析导致这一特征的原因的基础上 ,得出制度创新才是解决“候鸟式”转移问题的关键性因素 ,并对制度创新的内容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群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关键是逐步建立统一、开放、规范、高效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竞争;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效率;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转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简新华,张建伟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中国农民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非持久性的特殊现象 ,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顺畅、不合理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制度上的缺陷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制度 ,扫清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障碍 ,使大多数农民顺利有效、持久稳定地实现非农化和城镇化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工潮”和“民工荒”这两种延长转移过程、增加转移成本、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三农”问题解决的非正常现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鸿明  
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制度创新刘鸿明目前,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大约2亿人,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在这2亿人中,有大约6000多万人已离开农村,跨省区流动打工,形成庞大的流动过剩人口─-"民工潮";另外,尚有1亿多人滞留在农村中,构成潜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元芳  吴昊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制于多重因素,但最为关键的是制度层面的因素,根本原因是制度性制约。本文主要阐述通过制度改革与创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供制度保障,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