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25)
2023(8538)
2022(7290)
2021(6812)
2020(5780)
2019(13551)
2018(13431)
2017(26503)
2016(14736)
2015(16614)
2014(16723)
2013(17000)
2012(15913)
2011(14290)
2010(14542)
2009(13806)
2008(14068)
2007(13260)
2006(11538)
2005(10219)
作者
(42923)
(36798)
(36558)
(34725)
(22718)
(17742)
(16568)
(14496)
(13668)
(12979)
(12436)
(12169)
(11486)
(11335)
(11319)
(11316)
(11242)
(10533)
(10511)
(10417)
(9309)
(9033)
(8935)
(8456)
(8402)
(8350)
(8302)
(7943)
(7604)
(7423)
学科
(68120)
经济(68054)
(50017)
(49842)
管理(37527)
农业(33027)
(28706)
企业(28706)
方法(28580)
数学(25723)
数学方法(25534)
业经(19586)
(17888)
中国(16791)
地方(14387)
(13330)
农业经济(12370)
(12185)
贸易(12184)
(12110)
(11877)
(11378)
(11039)
财务(11021)
财务管理(10991)
企业财务(10179)
(9602)
劳动(9585)
(9526)
农村(9506)
机构
学院(217790)
大学(212955)
(92982)
经济(91082)
管理(83770)
理学(72510)
研究(71965)
理学院(71793)
管理学(70671)
管理学院(70289)
(59374)
中国(56618)
农业(45482)
科学(44292)
(43746)
(40396)
业大(39991)
(37565)
中心(35101)
(34042)
研究所(33905)
财经(31957)
(28965)
农业大学(28038)
经济学(27803)
(27470)
师范(27227)
北京(26959)
(26403)
经济管理(26214)
基金
项目(141513)
科学(110457)
研究(104887)
基金(101835)
(88071)
国家(87227)
科学基金(74041)
社会(66887)
社会科(62923)
社会科学(62901)
(57094)
基金项目(54782)
教育(46465)
(46388)
自然(46344)
自然科(45191)
自然科学(45176)
编号(44856)
自然科学基金(44379)
资助(40699)
成果(35884)
(33894)
(31923)
(31789)
重点(31143)
课题(29221)
(28823)
国家社会(27349)
科研(27133)
(27019)
期刊
(109018)
经济(109018)
(64382)
研究(58725)
中国(44252)
农业(43664)
学报(35726)
科学(32809)
(32472)
大学(27652)
学学(26587)
业经(24762)
管理(23585)
(21684)
金融(21684)
(20431)
技术(17868)
教育(16972)
问题(16163)
财经(15645)
农业经济(14926)
农村(14658)
(14658)
经济研究(14527)
(14293)
(13359)
世界(12262)
技术经济(11832)
经济问题(11779)
资源(11041)
共检索到321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丰春  
本文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分析,说明农村劳动力在决定其是否转移时,体现着“自利”的“理性人”行为,并通过理想失落指数、相对剥夺指数和不公正指数对其进城打工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愿是以预期的状况为依据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平华  
本文分析认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工业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宏观管理,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强化职业培训,改善务工环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黄海燕  黄丽华  金莲  
息烽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县,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导致土地人口承载力低下,农村劳动力剩余现象较非喀斯特地区更为严重,如何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关系到息烽县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经济发展。息烽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维权意识弱以及社会歧视与就业压力增大的现实状况将制约其进一步转移。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教育培训制度和劳动力资源数据库,有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并为回流劳动力创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后平  
本文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然而,目前我国不仅人口基数大,而且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十分沉重。要解决这一问题,既面临复杂的人口与就业环境,又存在理论困惑,还有现实制度障碍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洪  张玉肖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资源特征、地域特征、季节性特征和就业结构特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社会经济结构、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障碍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与现代化大生产的矛盾,城市化水平低导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矛盾,农村人口持续增长与农村资源持续减少的矛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银珍,周函  
一、宜昌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一)现状调查 根据宜昌市统计局对全市10个县市区(宜昌市城区、夷陵区、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县、五峰县)进行的农村劳动力情况调查,到2001年底,宜昌市总人口397.51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振东  黄汝群  李海洋  潘伟彬  俞建雄  
文章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培训的可能性及教育培训的失衡的原因,提出了教育培训的模式思路及教育培训的保障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慧蓉  钟涨宝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伴随着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与各国现代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相适应,劳动力也有一个产业间转移的过程。考察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行工业化国家农村劳动力以梯度转移模式为主。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也移呈现出跳跃转移的特征和趋势。基于这一趋势和我国国情,加速城市化,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主要出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和连  赵德昭  
本文依据布劳恩(1993)的人口迁移理论,对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敛机制进行了理念探讨。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但三大区域均不存在绝对β-收敛;全国范围内、东部以及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均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俱乐部收敛"现象并不存在。三大区域之间及各省市之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敛速度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  夏帆  张玉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由之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遍性。本文依据湖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湖北农业经济以及劳动力状况,探讨了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在对比目前理论界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方法的基础上,考虑湖北的实际,运用固定时期测算法的思路,对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合理的测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凡恩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隐性成本往往被人们所忽略,认识和重视对这些隐性成本的分析和计量,将会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决策理性,对政府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政策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