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3)
- 2023(16645)
- 2022(14385)
- 2021(13346)
- 2020(11095)
- 2019(25384)
- 2018(25226)
- 2017(48356)
- 2016(26620)
- 2015(29619)
- 2014(29677)
- 2013(29435)
- 2012(26794)
- 2011(24237)
- 2010(24234)
- 2009(22345)
- 2008(21920)
- 2007(19646)
- 2006(17358)
- 2005(15278)
- 学科
- 济(105471)
- 经济(105326)
- 业(80974)
- 管理(75710)
- 企(58942)
- 企业(58942)
- 农(51688)
- 方法(45161)
- 数学(39239)
- 数学方法(38776)
- 农业(34361)
- 财(28711)
- 业经(28677)
- 中国(27739)
- 制(24466)
- 学(22970)
- 地方(21000)
- 贸(17834)
- 贸易(17827)
- 务(17563)
- 财务(17488)
- 体(17454)
- 财务管理(17452)
- 易(17370)
- 技术(16897)
- 企业财务(16663)
- 银(16633)
- 银行(16573)
- 理论(16493)
- 环境(16052)
- 机构
- 学院(378500)
- 大学(378052)
- 济(150557)
- 管理(148420)
- 经济(147332)
- 理学(129328)
- 理学院(127882)
- 研究(127582)
- 管理学(125676)
- 管理学院(124982)
- 中国(95062)
- 农(80727)
- 科学(80309)
- 京(79687)
- 财(69231)
- 所(64649)
- 业大(64110)
- 农业(62290)
- 研究所(58912)
- 中心(58470)
- 江(56104)
- 财经(55019)
- 经(50209)
- 范(49524)
- 北京(49445)
- 师范(49035)
- 院(45451)
- 州(44601)
- 经济学(44547)
- 财经大学(40775)
- 基金
- 项目(262043)
- 科学(206106)
- 研究(190754)
- 基金(190687)
- 家(167105)
- 国家(165671)
- 科学基金(141779)
- 社会(120810)
- 社会科(114220)
- 社会科学(114191)
- 省(102956)
- 基金项目(101822)
- 自然(92213)
- 自然科(90020)
- 自然科学(89999)
- 自然科学基金(88403)
- 教育(86490)
- 划(86045)
- 编号(77816)
- 资助(77158)
- 成果(63282)
- 重点(58445)
- 部(57990)
- 发(55770)
- 创(54268)
- 课题(52951)
- 创新(50672)
- 制(50242)
- 科研(50020)
- 国家社会(49805)
- 期刊
- 济(168579)
- 经济(168579)
- 研究(108804)
- 农(80974)
- 中国(76605)
- 学报(65246)
- 科学(59092)
- 农业(54950)
- 财(52411)
- 管理(51077)
- 大学(50073)
- 学学(47607)
- 教育(39871)
- 融(34191)
- 金融(34191)
- 业经(31941)
- 技术(30820)
- 财经(26911)
- 业(26102)
- 经济研究(24369)
- 问题(23040)
- 经(22921)
- 版(21067)
- 科技(18907)
- 业大(18498)
- 技术经济(17679)
- 理论(17600)
- 图书(17328)
- 现代(17048)
- 资源(16781)
共检索到553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勃 贾金荣
文章指出,缺乏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和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没有完善的农村社保制度,使农民很难下决心彻底放弃对土地的依附。农民工整体受教育程度低和缺乏职业技术使劳动力市场呈现结构性失业。文章认为,改革的深入使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阻滞影响逐渐减弱。改革教育制度和健全劳动力市场制度是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长期策略。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制度 阻滞因素
[期刊] 改革
[作者]
万丽娟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现实的经济社会问题。农村劳动生产率处于低水平、现行体制与政策、制度障碍、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教育程度低以及资源和能源压力制约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关键在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走现代农村工业化道路。为此,政府需创建和维护公平的城乡发展环境、建立中介服务信息网络、强化财政金融服务支持力度。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制约因素 路径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丹 陈会玲
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分析了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主要从发展环境的创造、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工业体系的建立、人力资源的培育、以及国际劳动力市场的拓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城镇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孝坤 冯钦 廖嵘
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破解"三农"问题和实现城乡统筹战略目标的关键。文章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视角,利用重庆直辖以来的数据,将推—拉模式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结合,针对"推"和"拉"的因素分别建立模型定量分析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人均耕地减少和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提高是影响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推力",而城市较高的收入和现代化水平是影响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拉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于志善
本文采用引入财产性收入的托达罗人口转移模型分析城乡预期收入差距与流动意愿的关系,利用绥棱县农民工流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数据建立logit和probit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本次实证分析得到的结果与引入财产性收入的托达罗人口转移模型分析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其中,财产性收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正向作用,但在转移成本、外出打工收入、财产性收入三个影响因素排序上,财产性收入最小。这说明托达罗人口转移模型的分析范式仍然基本符合目前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但从动态的角度看,随着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其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上可能发生变化。
关键词:
财产权 新生代农村剩余劳动力 流动均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姬雄华 冯飞
从劳动力市场看,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劳动力市场服务滞后;政府市场监管力度不够。为此,要打破城乡分割就业制度,建立平等竞争的城乡就业体制;建立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督调控体系,切实维护农村进城务工者权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市场 市场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立军 张德强
本文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候鸟式”特征进行分析 ,进而对这一特征的不利影响进行了阐述 ,然后在分析导致这一特征的原因的基础上 ,得出制度创新才是解决“候鸟式”转移问题的关键性因素 ,并对制度创新的内容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良性转移 制度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华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江苏农村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剩余劳动力 转移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勇强 黄郁鑫
对于我国当前的二元化经济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以及城镇失业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负相关;农村现代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正相关。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全卓伟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劳动力和人口从农业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历史。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上,传统的农业技术由于机械、电力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与相对稳定的土地面积相比,农业中存在了相对过剩的劳动力。以“二元经济论”著名的阿瑟·刘易斯认为,只要非农业部门能够提供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实际工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个人收入差额能够补偿城市的过高生活费和因劳动力流动脱离了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心理成本,农业劳动力就会大量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东宁 王晨阳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逐年增加,而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三大矛盾,即农民就业充分供给与有限需求的矛盾、农民就业人多与钱少的矛盾和农民就业空间扩展需求与现实就业空间缩小之间的矛盾。推行以农业技术创新为主线,以发展农业为中心,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战略,能够避开上述矛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性转移。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矛盾 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衡代清
本文认为 ,我国国情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当选择以农业内部转移为基础、乡镇企业转移为着眼点、小城镇转移为目标、大中城市转移和国外劳务输出为补充的就地与异地转移相结合、分业转移与兼业转移并举的复合型转移模式。具体对策思路是 :( 1 )改进农村教育体制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 2 )强化农业投入机制 ;( 3)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 ;( 4)建立土地流转机制 ;( 5)以小城镇建设为中心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