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5)
2023(10120)
2022(7972)
2021(7493)
2020(5848)
2019(13291)
2018(13150)
2017(25015)
2016(13419)
2015(15179)
2014(14911)
2013(14840)
2012(13506)
2011(12386)
2010(12270)
2009(11515)
2008(11266)
2007(10150)
2006(9282)
2005(8474)
作者
(36920)
(31695)
(31341)
(29678)
(19473)
(14972)
(13845)
(12293)
(12064)
(10936)
(10890)
(10277)
(9965)
(9728)
(9680)
(9569)
(9120)
(9021)
(8848)
(8781)
(7997)
(7704)
(7566)
(7320)
(7175)
(7129)
(6820)
(6697)
(6455)
(6328)
学科
(65547)
经济(65490)
(49436)
(41341)
农业(32893)
管理(28892)
中国(22697)
方法(21529)
业经(20122)
数学(19723)
数学方法(19649)
(19013)
企业(19013)
(13934)
(13268)
贸易(13260)
地方(13173)
(13073)
(13035)
农业经济(12448)
(12432)
发展(11972)
(11964)
(10249)
(9714)
银行(9701)
(9544)
(9483)
农村(9462)
(9439)
机构
学院(194302)
大学(191232)
(95181)
经济(93817)
研究(73134)
管理(72487)
理学(62725)
理学院(62112)
管理学(61304)
管理学院(60968)
中国(58807)
(51052)
科学(40630)
(40112)
农业(38527)
(37693)
(36251)
中心(33202)
研究所(32903)
业大(32889)
经济学(30447)
财经(30272)
(28028)
(28008)
经济学院(27521)
北京(25329)
(25035)
(24989)
师范(24854)
科学院(23856)
基金
项目(129586)
科学(103895)
研究(98950)
基金(97078)
(84559)
国家(83793)
科学基金(71473)
社会(68105)
社会科(64277)
社会科学(64266)
基金项目(50948)
(48245)
教育(42412)
自然(41548)
自然科(40609)
自然科学(40601)
(39931)
自然科学基金(39905)
编号(39793)
资助(37972)
成果(31837)
(30653)
(30593)
(30499)
国家社会(30293)
重点(28781)
中国(27279)
(26652)
课题(26337)
教育部(26088)
期刊
(111222)
经济(111222)
研究(59420)
(58086)
中国(44600)
农业(39807)
科学(29710)
学报(29540)
(25844)
大学(24294)
业经(23424)
学学(23237)
管理(23056)
(21871)
金融(21871)
(18615)
经济研究(16677)
问题(16500)
教育(15694)
财经(15321)
世界(15121)
技术(14905)
农业经济(14869)
农村(14412)
(14412)
(13405)
(11865)
(11542)
经济问题(11529)
资源(10683)
共检索到299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铖  
动态地看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使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比目前学术界的测算更加庞大 ,转移任务十分艰巨。现实的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决定了 ,虽然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受阻 ,但将来仍然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而第三产业和大中城市在短期内难以奏效。开展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工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改变挖农补工的经济发展战略 ,延长农业产业链 ,是新型农村工业化的政策选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乐新  
本文试就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出几点看法。 (一)立足于农村,加快发展农业,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农业基础,在农业内部就地消化剩余劳动力。 1.农村劳动力的稳健转移必须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任何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必须保证粮食自足或基本自给,保证在农业生产稳定增长所必需的人力和物力的基础与前提下进行。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实现在转移了劳动力以后,仍能保证有足够的农产品供应,劳动非农化才能从农业中得到足够的原料。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农业生产规模狭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则是实行农业的规模经营,只有实行农业规模经营,才能把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明贵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城市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工商行业的平均工资也远远高于农业的人均收入,城市的生活环境、教育水平等,对农民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促使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然而,我国不断深化的城市经济改革造成一部分城市人口失业,大量农民工进城又加剧了城市的就业压力,给城市的交通、治安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农民进城并不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唯一途径,而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工业化,也应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途径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洪  张玉肖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资源特征、地域特征、季节性特征和就业结构特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社会经济结构、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障碍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与现代化大生产的矛盾,城市化水平低导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矛盾,农村人口持续增长与农村资源持续减少的矛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立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能否合理解决,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条件,也影响到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本文中,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几条重要途径,强调各级政府应采取的行动和措施,最后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及意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郝团虎  姚慧琴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殊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吸收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对制度变量的讨论,建立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市场与二元劳动力"模型,并用以解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本文认为,政府的强制性制度障碍导致"S型的人力资本投资曲线"的产生,从而使城市居民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具有政策和人力资本优势;作为对福利制度缺失的替代,"隐形补贴"等诱致性制度创新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具有成本优势。这一模型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中的特殊现象有较好的解释力,对于我国城市化战略和我国一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柯美成  
农村日益增长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政府决策以及理论界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原因,这个问题迄今未能拿出一个从根本上解决的妥善办法。本文拟谈一些探索性意见和建议。 据有关权威部门90年代初的预测,“八五”期间我国农村新成长的劳动力为1.1亿人,加上当时农村已有1亿以上剩余劳动力,“八五”末需要安排的农村劳动力为2.1亿多人,到2000年则增加到3亿人以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仁勇  胡树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燕  叶果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标准着手,对近些年来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由此所引发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