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4)
2023(11154)
2022(9383)
2021(8730)
2020(7184)
2019(15894)
2018(15833)
2017(29882)
2016(16073)
2015(17650)
2014(16925)
2013(16665)
2012(15136)
2011(13872)
2010(14136)
2009(13528)
2008(13334)
2007(12340)
2006(11094)
2005(9752)
作者
(43238)
(37304)
(36615)
(34524)
(23004)
(17670)
(16191)
(14227)
(13908)
(13027)
(12582)
(12156)
(11852)
(11575)
(11332)
(10922)
(10708)
(10572)
(10561)
(10395)
(9291)
(9014)
(8818)
(8661)
(8337)
(8286)
(8141)
(8039)
(7377)
(7371)
学科
(65886)
经济(65790)
(62952)
管理(52166)
(49285)
(42410)
企业(42410)
农业(32894)
业经(23231)
方法(21996)
(18988)
数学(18601)
数学方法(18422)
中国(18239)
技术(17927)
(17909)
地方(13897)
(13742)
农业经济(12433)
技术管理(12180)
(11895)
(11797)
(11623)
银行(11604)
(11144)
(10829)
贸易(10821)
(10713)
(10543)
(10520)
机构
学院(226161)
大学(221069)
(97225)
经济(95310)
管理(90733)
理学(78638)
理学院(77856)
管理学(76752)
管理学院(76331)
研究(74593)
中国(59031)
(53270)
(45174)
(44720)
科学(42355)
农业(40073)
业大(37567)
(36212)
(35798)
中心(35423)
财经(34585)
研究所(32191)
(31389)
经济学(28303)
(28083)
师范(27867)
(27682)
北京(27360)
经济管理(26751)
(26163)
基金
项目(150426)
科学(121210)
研究(115611)
基金(109830)
(94341)
国家(93362)
科学基金(81601)
社会(76889)
社会科(72510)
社会科学(72495)
(61203)
基金项目(58859)
教育(51596)
自然(49558)
(49159)
自然科(48447)
自然科学(48437)
自然科学基金(47658)
编号(47018)
资助(41516)
成果(37764)
(37225)
(35324)
(33867)
创新(33829)
(33365)
重点(33293)
课题(32315)
国家社会(31941)
(31073)
期刊
(117908)
经济(117908)
研究(67135)
(59263)
中国(54007)
农业(39896)
(34790)
管理(33258)
科学(32727)
学报(31922)
大学(26509)
业经(25934)
学学(25307)
(24928)
金融(24928)
教育(24141)
技术(19583)
(18808)
财经(17090)
问题(15985)
经济研究(15750)
农村(14902)
(14902)
农业经济(14864)
(14678)
(13217)
科技(13067)
世界(12673)
技术经济(12168)
经济问题(11374)
共检索到348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经勇  
农村人民公社实质上是国家控制农民经济权利的一种组织形式。家庭承包制作为一项制度创新起着矫正传统农业体制 ,使农民逐步获得自由权和平等权的能动作用 ,因势利导地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倚云  
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是农业税减免后我国“三农”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我国现有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是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只有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合理界定和安排农用土地产权,实行家庭承包制与合作经营制相结合制度,构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土地制度,农民收入才有可能增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志刚  
研究目的:为有效解决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路径。研究方法:现象溯因法,实证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农民土地权益是"农民"基于土地所享有的"权益",而非农民享有的"土地权益",其不仅包括农民土地经济权益、农民土地政治权益、农民土地社会权益和农民土地文化权益等实体权益,还包括农民土地程序权益。农民土地权益的基本权利属性决定了农民土地权益具有公法性质,并随之也决定了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应只是私法的任务,也应是公法的任务。研究结论:只有将农民土地权益提升至基本权利的高度,才能实现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和国家耕地安全的重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剧宇宏  
农村土地权利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新的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思路及社会保险法草案的制度设计,不仅对农村土地权利产生影响,也会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利产生影响,本文试图从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创新中寻找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办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闫小斌  
"农村图书馆"在我国是具有多元话语指向的表述。农村图书馆建设经历了清末至民国初期、抗战时期、计划经济时期、改革转型时期以及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等发展阶段。进入新时代,农村图书馆建设面临价值认知、需求变化、乡村振兴、文化危机等新环境与新挑战,而推动创新发展是应对挑战、满足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即以新理念为引领,以推动总分馆体系建设为抓手,以镇、村级"图书馆"提档升级为重点,以多元融合发展为手段,以文化治理为突破口实现农村图书馆建设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笑萍  
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结构的演变历史,其实就是以不同时期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来适应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演变史。合适的经营制度一定是能均衡的满足经济和政治要求的形态。文章从分析新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几次重大变革入手,基于经济学的视角,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市场集中度的观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方昕  
本文探讨研究或设计农村金融改革方案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指出农村金融创新的总目标就是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这只能在博弈中产生和演进,而不能靠政府的计划安排产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义森  
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的滞后是导致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的原因。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已越来越强烈地产生了对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的需求,这种创新是针对农村经济的一种整体性的制度创新。要从产权制度、农业经济组织制度、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农村保障体系建设及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创新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美银  
本文运用制度认知主义的分析框架,探求中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农民认知基础。研究认为,农民认知对农地制度创新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农地制度的改革与农民的认知不相一致,就会加大农地制度改革的成本、延缓农地制度改革的进程、最终决定农地制度改革的成败。作者对江苏部分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农民对地权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认知程度,这对中国农地制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农地制度未来的改革应该充分考量农民的认知,保证制度创新方式及目标与农民的认知相一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元明  徐志明  蒋金泉  
现阶段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来源中所占比重极低。农民财产性收入低的原因在于农民的财产权利缺失和财产权利不完整,对自己的财产缺乏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必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客观要求。赋予农民农村集体土地的成员所有权,赋予农民住房的完整产权,实现农民财产的自主流转和市场化交易,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关键举措。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晓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农民拥有的最大的财产是他们以农民集体身份所拥有的农村土地,包括农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农民与农村土地之间的关系,是农村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关系。《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红丰  杨建良  
近几年农民增收难,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农村经济制度不完善,是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增加。 一、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制度约束 我国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许多制度进行了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农业制度环境的变化,市场体制的逐步深化和完善,一些制度存在不少缺陷,如果不进行创新,就会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其主要表现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拓  
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整体进程中最为深刻的层面,相关的制度安排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目前在一些发达地区出现了景观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相脱节的现象,农民市民化问题的重要性更为突显。实际上,从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约束到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农民市民化相关的制度变迁并不局限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内容,而是作为一个重要主题贯穿其中;不仅如此,相关的制度创新更引发了城市社会空间形态的相应转变。本文试图在制度创新和社会发展的研究中关注空间维度的分析,从社会空间格局、社会空间流动和社会空间治理等三个方面,着重探讨在相关制度创新的背景下城市空间形态的转变与农民市民化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