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63)
2023(17910)
2022(14529)
2021(13489)
2020(11025)
2019(25082)
2018(24675)
2017(46822)
2016(24940)
2015(27739)
2014(27559)
2013(26962)
2012(24881)
2011(22305)
2010(22259)
2009(20387)
2008(19567)
2007(17438)
2006(15582)
2005(13996)
作者
(70428)
(59129)
(58252)
(55606)
(37038)
(28077)
(26418)
(23075)
(22635)
(20751)
(20138)
(19703)
(18752)
(18477)
(18043)
(17973)
(17363)
(17146)
(16899)
(16831)
(14764)
(14452)
(14417)
(13796)
(13359)
(13083)
(13011)
(12870)
(11860)
(11843)
学科
(107792)
经济(107673)
(70717)
管理(63779)
(51977)
(47615)
企业(47615)
方法(38645)
农业(34562)
中国(33949)
数学(33391)
数学方法(32931)
业经(28900)
地方(28107)
(23696)
(21361)
(20313)
(18584)
(18554)
贸易(18537)
(17940)
(17932)
银行(17902)
(17328)
(17233)
金融(17226)
技术(16201)
(15947)
环境(15825)
理论(15819)
机构
学院(346327)
大学(341401)
(144367)
经济(141396)
管理(131622)
研究(121319)
理学(112828)
理学院(111626)
管理学(109527)
管理学院(108899)
中国(93479)
(72995)
科学(72926)
(72502)
(64473)
(60155)
中心(57211)
农业(55817)
业大(55566)
研究所(54364)
(54212)
财经(50128)
(47596)
师范(47089)
(45693)
北京(45053)
(43875)
经济学(43251)
(42764)
(38942)
基金
项目(234401)
科学(185432)
研究(175537)
基金(168715)
(147005)
国家(145663)
科学基金(125148)
社会(112668)
社会科(106419)
社会科学(106397)
(93818)
基金项目(88809)
教育(79645)
自然(78019)
(77737)
自然科(76238)
自然科学(76220)
自然科学基金(74812)
编号(72369)
资助(66937)
成果(58279)
(55764)
重点(52855)
(51342)
课题(50302)
(49195)
国家社会(47080)
创新(45883)
发展(44792)
科研(44334)
期刊
(168455)
经济(168455)
研究(102492)
中国(78343)
(74930)
学报(54414)
科学(51043)
农业(50599)
管理(48264)
(48255)
大学(43108)
教育(41853)
学学(40625)
(36421)
金融(36421)
业经(33847)
技术(32134)
经济研究(25170)
(24979)
财经(24190)
问题(23288)
(20904)
(18712)
世界(17413)
农村(16601)
(16601)
技术经济(16487)
科技(16456)
农业经济(16020)
经济问题(15941)
共检索到533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雯丽  沈贵银  
在城乡发展失衡的背景下,我国农村蕴藏着巨大的投资和消费增长潜力。充分挖掘农村内需潜力、最大限度释放农村内需,对我国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收入分配失衡、资本非农偏好、社会保障以及公共服务二元化等方面分析了制约农村内需扩大的主要问题,提出扩大农村内需关键是要破解二元结构为核心的制度性瓶颈因素,着力在要素交换、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通过加大农业农村投入、改善城乡收入分配结构、完善农村金融信贷服务、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加快中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内需的释放与持续扩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文涛  
电商下沉乡村有利于推动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进程,带动城乡消费市场有序发展。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运输成本、消费潜力与农村电商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运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而消费潜力则与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显著正相关。第二,国内运输成本的下降,将有效释放农村地区消费潜力,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在高度城乡一体化和低运输成本地区,这一现象更加明显。因此,需要充分借助电商下沉的发展契机,夯实农村电商发展基础,不断降低区域运输成本,在释放农村消费市场潜力的同时,推动国内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欣  
本文采用我国县级层面的面板数据,通过理论机制结合实证分析,研究了我国农村电商政策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消费潜力在农村电商政策驱动效应中的异质性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我国农村电商政策的实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显著驱动作用。此外,农村电商政策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程度也因地区消费潜力的程度不同而存在异质性。一般而言,消费潜力越大,农村电商政策的驱动作用强度也越高,而当消费潜力较低时,农村电商政策的驱动效应也相对较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文博   蒋毓琪  
本文基于2015-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流通市场一体化建设对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流通市场一体化建设能够有效释放居民消费潜力,1%一体化建设的释放效用为0.092%;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市场一体化建设均有助于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物流和商流的促进效果更明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的居民消费潜力释放效用明显,政府支出和对外开放水平的释放作用有限;流通市场一体化存在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正向空间溢出,但效果微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倩   吴海燕  
农村是重要的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搞活农村流通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建立数字经济、城乡一体化与农村消费市场潜力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11-2021年我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数字经济、城乡一体化与农村消费市场潜力三者间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城乡一体化与农村消费市场潜力的发展效益指数逐年递增,其中,数字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城乡一体化与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增长速度较缓,且整体耦合协调度已从濒临失调阶段转向基本协调阶段。从区域和省域层面来看,我国区域三者耦合协调度呈“自东向西”依次递减趋势,其中广东、江苏等地的耦合协调度已处于高级协调阶段,而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仍处于濒临协调阶段。基于此,应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创新生态建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莫旭琛   沈扬扬   周云波  
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是扩大中国内需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个体两期生存模型,系统分析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对中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城乡医保统筹政策通过提升平均消费倾向确实可以激活中国农村消费潜力,且政策在统筹层次较高、收入较低的群体中实施效果更显著。机制分析发现,改善就医行为、减小疾病冲击引致的收入不确定性是该政策提升中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主要渠道。由于医疗需求的快速释放及医方诱导性医疗消费行为,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并未减轻中国农村居民实际医疗负担与医疗支出风险。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仅应进一步完善补偿机制并配套监管措施,切实解决中国农村居民看病贵的问题,还应逐步实现全民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使其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星宇   刘文杰  
城乡融合是指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互动与协同发展。随着城乡融合的深入推进,其对于农民消费潜能的影响也逐渐凸显出来。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物流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和升级,农村地区的物流效率不断提高,极大激发了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据此,本文理论分析了城乡融合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的影响以及物流效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构建了相应的研究模型。同时,文章选取2009-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上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潜能释放,物流效率在城乡融合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潜能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政府应进一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地区物流效率,以推动城乡均衡发展为契机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提升。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魏后凯  芦千文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潜力后劲、重点难点在农村。扩大农村内需是促进城乡经济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的关键。未来,只要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合理增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速会持续高于城市居民。同时,建设农业强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蕴藏着巨量的投资需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也会激发更多城乡居民的新消费需求。但受农村居民城乡两栖影响,农村内需潜力被城乡融合发展短板制约而难以释放。这些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农村居民收入结构性降速、稳定性不足,农村居民存在社会保障短板,乡村产业发展层次低、供给弱,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转化能力不足,面向城市居民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方面。要持续扩大农村内需,应在城乡融合视域下,瞄准实现城乡居民美好生活,围绕农村居民持续增收和生活提质,采取多元化路径和组合式政策工具,拓展农民持续增收渠道,推动农村消费市场升级,优化乡村建设投入机制,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起扩大农村内需的有效制度体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通道,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效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史育龙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重要体现,也是有效激发投资消费潜力、扩大内需的强大引擎。当前,我国仍处于城镇化较快发展阶段,更多农村居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水平、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一方面,会推动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另一方面,可以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志文  王礼力  谢方  
过度依赖城市对农村的辐射是我国城乡统筹政策长期以来的内在倾向,其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试图从农村内生发展的视角探索城乡均衡发展。简要梳理农村公共投资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对接城市外生助力的路径后,围绕相关指示性以及控制性指标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公共投资长期来看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小城镇作为农村公共投资的重要空间载体;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作为农村公共投资的重要突破口,它们对城乡收入的均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倪建伟  胡彩娟  
在传统二元制度结构下,就城市而城市化的路径选择造成了城乡居民就业机会、财产制度、公共服务和消费市场等多方面的分割,使农村消费长期"启而不动"。为此,必须打破思维惯性,建立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手段、推进城市向农村"延伸"发展的城市化战略,才能有效释放和激发农村消费潜力,真正启动农村消费大市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永刚  
基于空间经济计量框架建立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测度评价体系,并分析消费潜力时空演变特征,同时基于空间误差分量模型分析数字金融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具有逐年增大趋势,空间上呈现三级阶梯分布特征;数字金融可以有效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覆盖广度影响最大;人口老龄化对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具有推动作用;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通过上述分析提出,基于区域特征有区别地发展农村数字金融服务;增强农村数字金融服务空间辐射范围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大力发展农村老龄人口相关产业,进而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永刚  
基于空间经济计量框架建立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测度评价体系,并分析消费潜力时空演变特征,同时基于空间误差分量模型分析数字金融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具有逐年增大趋势,空间上呈现三级阶梯分布特征;数字金融可以有效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覆盖广度影响最大;人口老龄化对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具有推动作用;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通过上述分析提出,基于区域特征有区别地发展农村数字金融服务;增强农村数字金融服务空间辐射范围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大力发展农村老龄人口相关产业,进而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楠  
现阶段,城镇化已成为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强大的金融支持和完备的金融监管体系来有效地控制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不断产生的农村金融风险。目前,农村金融集中表现出生态环境缺乏统一规划、创新组织形式风险较高、农业保险不健全以及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金融的监管力度、大力推动大型商业银行下延式服务、不断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及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以此更好地控制农村金融风险,形成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芳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扩大农村消费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情况,同时阐述了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如消费水平滞后、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供给不足等。在此基础上,从推进农村消费市场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房地产建设、加大农村创新创业等方面提出扩大农村消费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