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2)
- 2023(10296)
- 2022(8569)
- 2021(7990)
- 2020(6746)
- 2019(15567)
- 2018(15039)
- 2017(29157)
- 2016(15866)
- 2015(17973)
- 2014(17998)
- 2013(18213)
- 2012(17171)
- 2011(15602)
- 2010(16156)
- 2009(15591)
- 2008(14955)
- 2007(13955)
- 2006(12346)
- 2005(11169)
- 学科
- 济(70213)
- 经济(70155)
- 业(51216)
- 农(50143)
- 管理(36863)
- 农业(33282)
- 企(29528)
- 企业(29528)
- 方法(28185)
- 融(26448)
- 金融(26446)
- 数学(25564)
- 数学方法(25380)
- 银(24752)
- 银行(24726)
- 中国(24056)
- 行(23929)
- 业经(20655)
- 制(18764)
- 财(18207)
- 地方(17429)
- 贸(13169)
- 贸易(13159)
- 易(12860)
- 学(12737)
- 农业经济(12532)
- 发(11630)
- 体(11430)
- 务(11240)
- 财务(11214)
- 机构
- 学院(232325)
- 大学(228636)
- 济(99126)
- 经济(96856)
- 管理(85918)
- 研究(80510)
- 理学(73538)
- 理学院(72774)
- 管理学(71550)
- 管理学院(71142)
- 中国(67865)
- 农(61752)
- 科学(47865)
- 农业(47383)
- 京(47270)
- 财(44616)
- 业大(41423)
- 所(41210)
- 中心(40445)
- 研究所(37183)
- 江(36942)
- 财经(35026)
- 经(31705)
- 经济学(30438)
- 范(29782)
- 州(29622)
- 师范(29496)
- 北京(29407)
- 农业大学(28935)
- 经济学院(27776)
- 基金
- 项目(149206)
- 科学(115742)
- 研究(112269)
- 基金(106009)
- 家(91471)
- 国家(90569)
- 科学基金(76458)
- 社会(70646)
- 社会科(66559)
- 社会科学(66537)
- 省(61011)
- 基金项目(56564)
- 教育(50325)
- 划(49346)
- 编号(48085)
- 自然(46910)
- 自然科(45745)
- 自然科学(45729)
- 自然科学基金(44928)
- 资助(42767)
- 成果(38690)
- 农(34709)
- 发(34447)
- 重点(33585)
- 部(33289)
- 课题(32588)
- 创(31239)
- 性(29250)
- 创新(29185)
- 国家社会(28868)
- 期刊
- 济(116055)
- 经济(116055)
- 研究(68538)
- 农(66277)
- 中国(50375)
- 农业(44463)
- 融(39315)
- 金融(39315)
- 学报(37846)
- 科学(34281)
- 财(33869)
- 大学(29361)
- 学学(28119)
- 业经(24942)
- 管理(24146)
- 教育(23355)
- 业(20664)
- 技术(18509)
- 财经(17055)
- 问题(16565)
- 经济研究(15699)
- 农村(15438)
- 村(15438)
- 农业经济(14931)
- 经(14552)
- 版(14385)
- 世界(12680)
- 经济问题(12008)
- 技术经济(11738)
- 理论(11660)
共检索到356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佘传奇 祝军
农村内生金融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供给渠道。农村内生金融组织在资金来源、贷款成本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相对于外生金融机构具有比较优势。通过诱致性变迁自下而上内生出的农村金融方式能够较好的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内生组织 供给约束 协调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邓晶
由于正式金融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对融资的需求,各种非正式金融形式应运而生,但这些金融形式却并不是政府所期望的。本文从制度和信息的角度分析了农村非正式金融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认为政府不应强制性地要求用正式金融取代非正式金融,对非正式金融可以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加以引导,以保证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竞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锋
农村民间金融常被称为非正规金融,它是存在于国家依法批准设立并在金融监管部门注册登记的主流正规体制之外的金融形式。本文试图从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安排非均衡导致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的现状以及理论模型假设论证两个方面证明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并为其今后健康高效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民间金融 合理性 理论模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隋毅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异质的中小企业借款者和异质的贷款者的金融市场模型,说明非正规金融的存在能够改进整个信贷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从而论证了非正规金融广泛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正规金融 逆向选择 融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志文 谢方
由于时代变迁,家庭养老局限性日益显现,加之社会养老举步为艰,由此,具有过渡性质的社区养老模式就顺时而生。社区养老模式传承了家庭养老的优点,同时具有社会化的性质,它具有覆盖面广、成本低、人性化等特点。成功推行社区养老模式需要各级政府对农村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同时也要求村民们积极参与,做好自养、互养工作。
关键词:
农村社区 社区养老 自养 互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忠旭 齐继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认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促进其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进行分析,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双边规制结构,即中间性组织,而中间性组织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稳定性,因此,其存在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促进其进一步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存在 合理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婕峥
农村金融机构是扶持我国农业经济生产的重要金融力量,以信用社和合作银行作为主要构成单元,在我国经济产权制度和金融企业制度推进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具有向现代农村商业银行过渡转移的发展趋势。本文分别从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量变动和财务项目情况分析了这种显性发展趋势,并结合省联社缺陷、农村合作银行矛盾以及农村商业银行的优势,对农村金融机构改制的内在合理性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相关的改制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改制 农村商业银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敬石 郭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村居民总体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农村内部收入差距问题日益严峻。影响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因素很多,农村金融作为直接关系到农户生产的外在资本工具,其规模和运行效率与这种内部差距可能存在某种关系。本文试图使用中国2000—2008年分省面板数据对这一关系进行验证。通过面板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农村金融规模扩大会加剧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而农村金融效率提高能够缓解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卫东
消除农村贫困,越来越成为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中心主题。本文从内生金融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在农村金融体系中,正规金融由于内生性的极度缺失,致使其金融服务停滞不前,难以发挥减贫作用;非正规金融虽然内生性显著,使其具有很强的活力,但受相关制约其作用难以有效发挥。进一步实施农村反贫困需要大力发展内生性金融,以形成高效的农村造血机制,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关键词:
反贫困 内生金融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义堃
通过对政府信息物品属性、信息成本等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指出政府信息收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而探讨政府信息收费的标准与模式,总结政府信息边际成本收费与成本收费的实施情况和电子政务信息收费情况。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目前政府信息收费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关键词:
政府信息 收费 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蕙馨 冯文娜
一、引言市场是产品所有权交易合约,是各种所有者的人格化独立交易。企业则是要素使用权的转让合约,是各要素使用权的让渡。而中间性组织是通过企业与市场的相互渗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的,企业之间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以合作为目的的相对稳定并普遍存在的一种契约安排。简单地讲,它是一种规制结构,其具体形态表现为虚拟企业、战略联盟、企业集群、企业网络等多种形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德权 张鹏 李友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关系是市场主体之间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妥善处理农村分配关系问题对于完善农村分配政策和制度,诱导配套制度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以及维护农村稳定都具有深远影响,是处理纷繁复杂“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本文拟就农村分配关系的合理性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试图在构建农村分配关系合理模式上做一尝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艳军 刘彦随 李裕瑞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农村发展面临巨大机遇。但是长期以来推行的依靠政府、外来企业等开发援助的外源式发展并不能有效解决农村持续稳定发展问题,在此背景下内生式发展转向愈加明显,内生式发展理论基础和发展机理值得探讨。从地理学综合视角出发,运用一般方法论、自组织理论、农村整谐发展理论多学科视角,解析内生式发展的理论基础,拓展内生式发展的理论内涵;并选取北郎中村作为研究区域,剖析农村内生式发展的系统构成、系统特性、演化规律、整合机制。研究表明:①内生式发展体现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是系统内部要素在内部动力主导作用下自组织演化过程,其实践形式是整谐发展。②内生式发展或是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农村发展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内部整合是其演化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整谐发展是内生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重建、产业重塑、空间重构,整合系统要素,激发内部动力,与外力耦合联动,强有力推进农村发展系统演化发展,同时为外部资源有效利用提供重要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志文 王礼力 谢方
过度依赖城市对农村的辐射是我国城乡统筹政策长期以来的内在倾向,其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试图从农村内生发展的视角探索城乡均衡发展。简要梳理农村公共投资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对接城市外生助力的路径后,围绕相关指示性以及控制性指标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公共投资长期来看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小城镇作为农村公共投资的重要空间载体;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作为农村公共投资的重要突破口,它们对城乡收入的均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