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93)
- 2023(20693)
- 2022(17756)
- 2021(16492)
- 2020(13652)
- 2019(31115)
- 2018(30990)
- 2017(58706)
- 2016(31985)
- 2015(36026)
- 2014(36199)
- 2013(35542)
- 2012(33110)
- 2011(30100)
- 2010(30434)
- 2009(28047)
- 2008(27071)
- 2007(24236)
- 2006(21620)
- 2005(19170)
- 学科
- 济(146266)
- 经济(146051)
- 业(88729)
- 管理(87173)
- 企(66214)
- 企业(66214)
- 方法(58641)
- 农(53007)
- 数学(50304)
- 数学方法(49584)
- 中国(39328)
- 农业(35267)
- 业经(33999)
- 地方(33506)
- 财(30841)
- 学(30683)
- 制(26487)
- 理论(23113)
- 贸(22328)
- 贸易(22313)
- 易(21544)
- 银(21082)
- 银行(21032)
- 和(20987)
- 环境(20623)
- 融(20579)
- 金融(20571)
- 技术(20472)
- 行(20216)
- 发(19771)
- 机构
- 学院(459450)
- 大学(458223)
- 济(189398)
- 经济(185278)
- 管理(177093)
- 研究(160682)
- 理学(152762)
- 理学院(151029)
- 管理学(147992)
- 管理学院(147186)
- 中国(119985)
- 科学(98947)
- 京(97962)
- 农(88268)
- 财(84351)
- 所(81396)
- 研究所(73887)
- 中心(73198)
- 业大(72143)
- 江(69538)
- 农业(67911)
- 财经(66820)
- 范(62268)
- 北京(61791)
- 师范(61633)
- 经(60779)
- 院(57795)
- 经济学(56693)
- 州(55554)
- 经济学院(50646)
- 基金
- 项目(310192)
- 科学(243982)
- 研究(227027)
- 基金(223883)
- 家(195457)
- 国家(193737)
- 科学基金(165951)
- 社会(144035)
- 社会科(135769)
- 社会科学(135730)
- 省(122431)
- 基金项目(117804)
- 自然(107058)
- 教育(104923)
- 自然科(104572)
- 自然科学(104548)
- 自然科学基金(102644)
- 划(102300)
- 编号(93053)
- 资助(92476)
- 成果(75570)
- 重点(69604)
- 发(68898)
- 部(68354)
- 课题(64912)
- 创(63661)
- 创新(59362)
- 国家社会(58948)
- 科研(58790)
- 教育部(58370)
- 期刊
- 济(219148)
- 经济(219148)
- 研究(137453)
- 中国(96517)
- 农(85946)
- 学报(74986)
- 科学(68770)
- 管理(65000)
- 财(62650)
- 农业(58256)
- 大学(57608)
- 教育(54579)
- 学学(54447)
- 融(42448)
- 金融(42448)
- 技术(42392)
- 业经(38181)
- 经济研究(33835)
- 财经(32724)
- 问题(28614)
- 业(28385)
- 经(28133)
- 技术经济(23272)
- 版(23246)
- 统计(22456)
- 图书(22341)
- 科技(21897)
- 世界(21379)
- 理论(20323)
- 策(20227)
共检索到694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马平瑞 李祖佩
学界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重点关注经济效应和治理效应,有必要拓展社会效应研究。本文运用社会经济理论的分析视角,以鲁西南蔡庄村为例,探讨内生型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社会效应实现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面对行政动员强激励和项目资源零输入,农村基层组织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推动了乡村社会领域的建设发展。第一,在产业规划阶段,农村基层组织自主选择适宜村庄自身条件的产业类型,通过开会议事与社会动员机制整合村庄内部资源并对接外部生产要素,实现对党员和群众的再组织化。第二,在产业运行阶段,加工厂生产管理方式嵌入乡村社会关系网,并与农民家庭生计生活模式相适配,进而形塑村庄社会结构和巩固农民家庭结构。第三,在产业收益分配阶段,集体收益用于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民间社会组织建设,形成以行政村为供给主体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个案村庄以内生型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建设的实践经验,为项目资源匮乏型村庄实现产业振兴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管珊
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党建何以引领、以何引领及其效能问题并没有得到系统研究。本文基于对山东省淄博市乐疃村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时性研究发现:嵌入村庄治理过程的适应性党建形塑了村级党建与村庄治理的正向循环,促进了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和引领力塑造,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村级党建通过“资源-主体-行动”的三维引领,以资源链接机制、主体整合机制和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现了发展项目落地和初步运营;这一发展过程逐渐形塑出“政社共建、有限共治、延迟共享”的治理格局,带来了后期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停滞,从而折射出党建引领的实践张力。乐疃村的案例展现了党建引领在促进国家与社会互补共进上的实践复杂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一种创新性探索,需要基层党组织在权威、利益、价值层面耦合调适,以此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秩序,提升党建引领效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磊 王家录 娄昭
基于两次深入河北省晋州市马于镇吕家庄村的实地调查,文章介绍了该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并通过相关思考论证了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农村发展模式的优势与内在动力,认为该村以集体经济为核心,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经济、社会、环境都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其成功经验对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吕家庄 集体经济 实证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查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一、农村集体经济现状、特点和问题农村改革以来山东省在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集体统一经营和乡村企业,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1995年,全省共有乡镇集体经济组织3674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慧君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巩固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振兴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问题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振
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各地区涌现出一批农村集体经济新形式即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但普遍存在法人地位落实不畅、发展人才短缺、外来人才难以入籍、发展机制单一、发展资源不足和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建立开放式成员认定管理机制,加大村级带头人选育,推动集体经济产业嵌入县域经济,深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三资”监管,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虹 翟印礼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村级集体组织是广大农民最直接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投资主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村级集体组织的管理能力与效率,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发展进程及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面临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理论研究、做好规划指导工作、建立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发展特色产业、健全财务制度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具体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董宣宣 耿鹏鹏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实现公平享益是村民和谐、村庄善治的重要基础。农村集体经济的产权性质决定了其可以诱导“效率导向下的公平实现”,从而成为维护村庄经济社会交往秩序的基础性力量。本文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共同富裕—农民社会交往”的分析框架,揭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以维护村社和谐、密切村民交往的实现逻辑,阐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社会效应。利用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村庄集体经济发展将激励村社农民开展密切的社交活动和人情往来,维护村民和谐,促进村庄善治。机理分析发现,集体经济发展有助于实现村社成员收入公平,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从而构建起村社和谐稳定的经济享益基础与分配格局。进一步证据表明,集体经济发展不仅有助于实现村社成员增收和享益公平,实现农村共同富裕,构建起村社和谐稳定的经济享益基础与分配格局,而且能够繁荣村社志愿服务和组织参与,协调治理体系,保障村社和谐稳定。本文强调,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不仅能够实现共同富裕,而且能够促进村庄善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金荣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即农村集体"三资",它归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所有。其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农村基层干部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历来就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三农"工作的政策措施之一。早在1995年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发[1995]35号),2006年,不仅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86号),而且党中央、国务院两办还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明忠 陈晓杰 魏滨辉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基于集体行动视角,利用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运用双重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进一步检验村庄特征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相较感到比较幸福或非常幸福的农民,仍有35.6%的农民感到不幸福。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助于提升农民幸福感,这一结论通过了工具变量法等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来增强农民幸福感。进一步分析发现,处于中西部地区、民主水平越高、拥有大学生村官和村主任任期越长的村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民幸福感的提升作用越明显。据此,建议应加快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积极倡导乡村民主,并鼓励村干部任期适当延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昊
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战略目标的坚实基础。本文在认真梳理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历程和农业及非农业集体经济的制度变迁路径,概括了新时期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总特征,探讨了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进而从推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强化财税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村级集体经济 变迁 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丙华 陈建强 李珍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问题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开展专门调查研究,对山东省德州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泉 万学远 张龙耀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维护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经济发达地区12个典型村(社区)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以资产和物业租赁、以政府补助和以产业联合为主三种路径,但是随着村级集体经济规模逐步扩大,村域间差异日趋显著;村级集体经济结构不合理,经营性收入占比偏低,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村级集体收支不平衡还导致健康度和稳健度偏低。未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以及鼓励村际联合和跨地区发展将有利于在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
关键词:
农村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 经营性收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建江
我国农村集体所有的全部资产由资源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三部分构成。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耕地"三权分置"和宅基地"三权分置"背景下,逐步完善和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耕地保护管理费、宅基地部分事项有偿使用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股等,可以使我国大部分农村形成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提高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福利水平,提高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促进我国乡村振兴和农村长治久安。
关键词:
“三资分置” 前提 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英民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聊城市金融支持农业的实证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 ,当前的农村金融部门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二 ,农村经济融资层面的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尖锐 ;第三 ,农村信贷体制与政策存在滞后与约束问题 ;最后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需要一揽子制度设计。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农村金融 金融体制 金融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