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5)
2023(11849)
2022(10476)
2021(9956)
2020(8179)
2019(18991)
2018(19120)
2017(37151)
2016(20228)
2015(22926)
2014(23055)
2013(23012)
2012(20997)
2011(19011)
2010(19068)
2009(17448)
2008(17056)
2007(15205)
2006(13619)
2005(11948)
作者
(58774)
(49021)
(48378)
(46111)
(30779)
(23557)
(21935)
(19296)
(18566)
(17435)
(16692)
(16377)
(15321)
(15221)
(14864)
(14809)
(14651)
(14321)
(13941)
(13646)
(12266)
(12015)
(11780)
(11385)
(11121)
(11054)
(10828)
(10730)
(9947)
(9712)
学科
(83652)
经济(83542)
(62607)
管理(53144)
(50491)
(41048)
企业(41048)
方法(34644)
农业(33580)
数学(29910)
数学方法(29505)
业经(23695)
中国(21410)
(18781)
地方(18214)
(17394)
(16388)
(13921)
贸易(13916)
(13532)
(13476)
理论(12974)
技术(12574)
农业经济(12563)
(12163)
(12161)
银行(12129)
环境(12125)
(11940)
(11547)
机构
学院(288591)
大学(286897)
管理(117837)
(113784)
经济(111161)
理学(102315)
理学院(101257)
管理学(99553)
管理学院(99055)
研究(96232)
中国(73408)
(64598)
(61118)
科学(60380)
业大(49697)
(49629)
农业(49147)
(48673)
中心(44988)
研究所(44036)
(42592)
财经(39510)
(39031)
师范(38755)
北京(38539)
(35918)
(34608)
(33724)
经济管理(32748)
经济学(31363)
基金
项目(196732)
科学(154043)
研究(147487)
基金(141393)
(122084)
国家(120914)
科学基金(103790)
社会(91535)
社会科(86154)
社会科学(86128)
(78060)
基金项目(76258)
自然(66770)
教育(65753)
自然科(65133)
自然科学(65121)
(64227)
自然科学基金(63922)
编号(62961)
资助(57240)
成果(50832)
(43266)
重点(43111)
(42600)
课题(41650)
(40375)
创新(37503)
科研(37129)
教育部(36573)
国家社会(36561)
期刊
(132919)
经济(132919)
研究(84761)
(67893)
中国(56326)
农业(46312)
学报(46199)
科学(43313)
管理(38542)
大学(35800)
(35193)
学学(33699)
教育(32079)
业经(27329)
(26962)
金融(26962)
技术(24472)
(20643)
问题(18586)
财经(17850)
经济研究(17485)
图书(16073)
(15995)
农业经济(15195)
(15009)
理论(14774)
农村(14741)
(14741)
科技(14365)
技术经济(14184)
共检索到425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对农村养老问题的学术研究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经过 2 0多年的探索 ,学者们已达成共识 ,认为农村养老问题是中国养老事业的关键问题。但目前的相关研究仍多围绕农村人口的养老方式展开 ,鉴于此 ,本文从农村现行养老保障方式 ;其存在基础、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农村养老保障今后发展方向与措施三个方面入手 ,整理、归纳和评述了学术界的已有观点。总的来看 ,目前对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呈现观点多共识少 ,范围窄内容泛的特点 ,需要在深入研究和综合研究方面进一步加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石生  
2009年国务院在全国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这是政府为解决农民养老问题所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相当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重点对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概念及与"老农保"的区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ERG需求理论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惠芳  郭建平  
2006年国务院发出《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本文基于国际比较角度、养老金退保角度和精算平衡角度归纳我国农村养老金计划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民工养老金基金的主要管理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威漩  
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鉴于此,文章首先从农民现状及存在问题、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问题、新型农民培养的对策和途径问题等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问题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问题仍需要进一步从总体上加以研究和解决的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晓冬  上官霜月  方向明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成效是决策层和学界颇为重视,并持续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理论机制与实证研究两个角度系统梳理关于新农保政策效果评估的主要文献,并对既往文献出现分歧的可能原因进行讨论。研究发现,新农保不仅对农村家庭的收入、贫困、消费、储蓄等经济福利产生影响,还将对农村居民的劳动供给、健康状况与主观福利产生作用。此外,新农保还在养老模式、性别偏好、儿童照料与健康,以及居民政治信任等方面发挥着溢出效应。既往文献在不同研究主题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结果分歧,可能的原因包括研究时期、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数据与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最后,新农保与农民增收渠道、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城乡差距的关系,以及新时期的政策优化设计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瑞娥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简称"农保"),使广大农民能够老有所养,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现将理论界的观点作一综述,去粗取精,以利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种观点认为,安徽等7个省市在试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佩芬  
民生问题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围绕着农村民生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针对民生的概念和内涵、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农村民生思想、改善农村民生的历史进程、改善农村民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改善农村民生的路径选择等方面加以梳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资料积累和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忠国  卓跃飞  吴次芳  李冠  
通过文献调查法和计量分析法,系统梳理和检视农村宅基地问题研究的源起及演变,并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期为发现研究空白及探寻新的科学问题提供基础。研究发现,农村宅基地研究可划分为综合性研究和专题性研究。其中,综合性研究包括宅基地制度变迁和产权制度两个子领域。专题性研究包括宅基地取得、流转、抵押、退出、置换等五个子领域。目前阶段,研究资源过度集中于宅基地的产权制度和宅基地的流转、退出、置换等领域,宅基地的制度变迁和宅基地的取得、抵押等领域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深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莹  龙文军  刘洋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我国农村文化问题从不同层面开展了研究。本文重点梳理了新世纪以来农村社会文化相关问题的主要研究进展,分析了相关研究的局限性,进而提出了今后农村社会文化的几个研究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春艳  吴佩芬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学术理论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围绕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的原因、解决路径以及农村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等方面予以综述,以期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和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健辉  黄志坚  
通过对国内学者2007年以来对农村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文献梳理,从农村人力资本形成模式、投资的现状、增收的关系、劳动力的转移、经济的增长和外部性等六个方面归纳了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研究的结论及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慧敏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80年代,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以发展乡镇企业为载体,采取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内部就地转移方式来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一时期转移了近1亿劳动力,成就巨大。进入90年代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始走出原有单一的就地转移模式,向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并重的模式转变。特别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奎  
一、农村公共产品内涵界定从消费特性看,农村公共产品的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如农业基础性研究、重大高新技术研究、大江大河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基层政府服务等,由于存在消费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外溢性,如果通过市场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志坚  崔波  吴健辉  
学者们一般认为农村社会资本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社会资本的提高为农业发展提供社会支持,并有利于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但是,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无形资源与农民收入变化存在着极大的关联性,而且这种关联性既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雅博  王伟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纵深推进,农村金融扶贫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方法,对已有的国内外农村扶贫金融研究文献,从功能效应、组织体系、产品服务以及发展路径四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重点关注农村扶贫金融微观经济组织研究、农村扶贫金融效率及可持续性理论与实证研究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及理论研究方向,以期能够为我国农村金融扶贫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