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1)
- 2023(8266)
- 2022(6732)
- 2021(6492)
- 2020(5392)
- 2019(12587)
- 2018(12804)
- 2017(24914)
- 2016(13556)
- 2015(15505)
- 2014(15464)
- 2013(15234)
- 2012(14172)
- 2011(12940)
- 2010(13635)
- 2009(12589)
- 2008(12491)
- 2007(11241)
- 2006(10177)
- 2005(9065)
- 学科
- 济(61307)
- 经济(61231)
- 农(49214)
- 业(41946)
- 农业(32778)
- 管理(27640)
- 方法(25599)
- 数学(22798)
- 数学方法(22237)
- 企(20492)
- 企业(20492)
- 业经(18492)
- 中国(14273)
- 农业经济(12389)
- 贸(12024)
- 贸易(12020)
- 地方(11842)
- 易(11769)
- 学(11660)
- 制(11361)
- 发(11071)
- 财(9856)
- 融(9751)
- 金融(9749)
- 村(9481)
- 农村(9458)
- 策(9397)
- 理论(9365)
- 发展(9317)
- 展(9303)
- 机构
- 学院(200587)
- 大学(196514)
- 济(82608)
- 经济(80989)
- 管理(76181)
- 研究(68671)
- 理学(66262)
- 理学院(65566)
- 管理学(64045)
- 管理学院(63725)
- 农(55309)
- 中国(53677)
- 科学(42517)
- 农业(42149)
- 京(41161)
- 业大(37233)
- 所(35405)
- 财(34402)
- 中心(32309)
- 研究所(32307)
- 江(30472)
- 财经(27262)
- 范(27137)
- 师范(26886)
- 农业大学(26115)
- 北京(25504)
- 经(24811)
- 州(24139)
- 经济学(24044)
- 经济管理(23326)
- 基金
- 项目(132771)
- 科学(104037)
- 研究(98400)
- 基金(95546)
- 家(83609)
- 国家(82817)
- 科学基金(70079)
- 社会(61999)
- 社会科(58277)
- 社会科学(58259)
- 省(53141)
- 基金项目(50052)
- 教育(44588)
- 自然(44482)
- 划(43897)
- 自然科(43475)
- 自然科学(43465)
- 自然科学基金(42657)
- 编号(41792)
- 资助(39802)
- 成果(33902)
- 农(31842)
- 重点(29836)
- 发(29723)
- 部(29657)
- 课题(28322)
- 创(27196)
- 国家社会(25443)
- 创新(25395)
- 科研(25130)
- 期刊
- 济(97434)
- 经济(97434)
- 农(61361)
- 研究(55443)
- 农业(41986)
- 中国(41032)
- 学报(32802)
- 科学(31148)
- 大学(26118)
- 学学(24894)
- 财(22945)
- 管理(22914)
- 业经(22570)
- 融(21861)
- 金融(21861)
- 教育(21011)
- 业(19233)
- 技术(17529)
- 农业经济(14618)
- 问题(14233)
- 农村(14204)
- 村(14204)
- 版(13085)
- 经济研究(12705)
- 世界(12576)
- 财经(12181)
- 统计(10954)
- 业大(10723)
- 经(10356)
- 技术经济(10110)
共检索到299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明
按照覆盖范围、保障水平以及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发放方式,世界各国农村社会的养老保障主要分为社会保险型、社会福利型、个人储蓄型和社会救助型四种模式。这四种养老模式也各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农村养老模式及其代表国家的实践对中国的启示是:农村社会的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和国情相适应、循序渐进地解决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注重法律规范、政府给予财政支持、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等。
关键词:
农村养老模式 国际比较 社会保障 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豹 卫新
国外农村养老保障几十年的探索历程与所积累的丰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在具体介绍当前国外3种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其制度环境的分析,探讨了我国转型时期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关键词:
农村 养老保险 国际比较 经验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李娟
当前,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德国的社会保险型、日本的社会福利型、新加坡的储蓄保险型以及巴西的社会救助型农村养老模式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必须符合国情、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体系、加大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发挥土地和家庭对农村养老的补充功能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李娟
当前,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德国的社会保险型、日本的社会福利型、新加坡的储蓄保险型以及巴西的社会救助型农村养老模式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必须符合国情、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体系、加大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发挥土地和家庭对农村养老的补充功能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龙荣
随着农村规模化经营的普及,土地作为农民最具有价值的资产由于受法律等多方面原因无法进行有效融资,这显然是制约金融资本向农村投入的瓶颈。本文试图从分析国际农村土地金融发展背景、组织机构、贷款对象等方面成功经验,提出构建我国农村土地金融的构想。
关键词:
农村土地金融 融资模式 国际比较 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茜
近些年,我国农村地区互助养老模式逐步兴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地区老龄化问题严重导致的养老难问题。互助养老起源于国外发达国家,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都存在较成熟的互助养老体系,其发展模式及先进经验对我国农村地区发展互助养老模式起到了启示作用。我国对此应加以借鉴,用于完善农村地区互助养老体系,使互助养老机制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关键词:
互助养老 农村 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哲 黄劼 刘平养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快速增加,但是普遍存在易示范、难推广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责任分担机制存在不足,基层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责任。本文比较分析了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农村污水治理方面的经验,认为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责任分担机制,采取政府、用户和市场主体合理分摊模式有利于我国的农村污水治理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责任分担模式 责任主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尹涛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资金缺口仅靠内源融资及农村信社小额贷款很难满足,客观上产生了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本文在明确农村资金配置模式基本框架的基础上,以制度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对以韩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农村资金配置模式的构成要素、组织体系和对农村资金配置模式进行归类,为探索和完善我国农村资金配置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
韩国 印度 资金配置模式 经验借鉴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高勇
当前,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农地金融模式和国内农地金融实践对我国农地金融业务的推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德、美、日三国农地金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主要经验进行了梳理。同时,对我国近年来对农地金融的探索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发展我国农地金融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金融 国际比较 经验借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曾斌
作为老龄化时代的一种新型养老保障模式,"以房养老"备受社会关注。笔者在比较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以房养老"经验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以房养老"实践及困境,提出今后"以房养老"发展应发挥政府作用、鼓励私人机构参与、设计合理产品、加强立法、完善监管等思路。
关键词:
以房养老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国际比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佟爱琴
本文通过对国外养老保险的主要做法比较分析,从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目标、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养老保险体系和养老保险管理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比较分析,认为国外养老保险的做法对我国的启示有:养老保险理念是构建一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宗旨、构建适应本国国情的养老保险体系是一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关键、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选择是一国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核心,养老保险管理方式是一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实现手段和保障。
关键词:
养老保险 比较 启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时华 龚志民
中国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的现实使得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国外农村养老保障几十年的探索历程与丰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本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障经验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找出其普遍规律,从而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某些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俊霞 索志林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的100多年里,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实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本文通过对英国、美国、日本3个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梳理与比较,从中总结出有价值的经验借鉴与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珂 金梦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本文综述了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并深入分析了这些发达国家在转移过程中的基本经验、伴随的问题和政府干预情况,以期对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模式 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