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3)
- 2023(14707)
- 2022(12345)
- 2021(11684)
- 2020(9651)
- 2019(22368)
- 2018(22192)
- 2017(42472)
- 2016(22404)
- 2015(24703)
- 2014(24136)
- 2013(23627)
- 2012(21059)
- 2011(18698)
- 2010(18529)
- 2009(16718)
- 2008(16142)
- 2007(13708)
- 2006(11913)
- 2005(10253)
- 学科
- 济(91509)
- 经济(91387)
- 业(68079)
- 管理(56545)
- 农(50943)
- 企(44213)
- 企业(44213)
- 方法(38991)
- 数学(35287)
- 数学方法(34839)
- 农业(33906)
- 业经(25351)
- 财(24413)
- 中国(24269)
- 制(21196)
- 贸(20975)
- 贸易(20969)
- 易(20623)
- 地方(17961)
- 学(15419)
- 体(15200)
- 银(14295)
- 银行(14279)
- 行(13720)
- 技术(13646)
- 发(13552)
- 融(13536)
- 金融(13535)
- 出(13480)
- 务(13364)
- 机构
- 学院(300231)
- 大学(296032)
- 济(128950)
- 经济(126517)
- 管理(118679)
- 理学(103657)
- 理学院(102645)
- 管理学(100936)
- 管理学院(100360)
- 研究(97568)
- 中国(75430)
- 农(63287)
- 京(59320)
- 财(58637)
- 科学(57530)
- 农业(48199)
- 业大(48011)
- 中心(47188)
- 所(46814)
- 财经(46425)
- 江(43867)
- 经(42692)
- 研究所(42511)
- 经济学(40105)
- 范(38506)
- 师范(38121)
- 经济学院(36415)
- 北京(36018)
- 院(35087)
- 财经大学(34532)
- 基金
- 项目(211257)
- 科学(168350)
- 研究(158000)
- 基金(155773)
- 家(134913)
- 国家(133693)
- 科学基金(116190)
- 社会(103841)
- 社会科(98212)
- 社会科学(98188)
- 基金项目(82883)
- 省(82734)
- 自然(72906)
- 教育(71657)
- 自然科(71276)
- 自然科学(71259)
- 自然科学基金(70007)
- 划(68204)
- 编号(64068)
- 资助(61945)
- 成果(50845)
- 部(47809)
- 重点(47083)
- 发(46468)
- 创(44648)
- 国家社会(44081)
- 课题(42552)
- 创新(41731)
- 教育部(41493)
- 制(41211)
- 期刊
- 济(140208)
- 经济(140208)
- 研究(85247)
- 农(66059)
- 中国(59094)
- 学报(45084)
- 农业(44816)
- 财(44190)
- 科学(41921)
- 管理(39236)
- 大学(36419)
- 学学(34471)
- 融(30521)
- 金融(30521)
- 业经(29707)
- 教育(29585)
- 技术(25431)
- 财经(22295)
- 经济研究(21675)
- 业(20958)
- 问题(20042)
- 经(19274)
- 版(15955)
- 农村(15217)
- 村(15217)
- 农业经济(15004)
- 世界(14948)
- 贸(14835)
- 图书(14385)
- 技术经济(13685)
共检索到438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宇 唐亚阳
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面临家庭供给能力弱化,政府供给不足,市场供给失灵等诸多困境,亟需进行供给侧改革。这既是有效应对"银发浪潮",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的客观要求和关键举措,也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使然和应有之义。这就要求,变革供给理念,构建协同供给体系,优化供给结构,不断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农村 养老服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老龄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牛星 吴冠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结合对上海农地流转现状调研的思考,本文认为,农地流转政策的供给安排、农地流转数量和质量的结构调整、农地经营主体的结构调整和农地流转产权结构调整四个方面是农地流转市场供给侧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要内容,基于此,调整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成为农地流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只有抓住这个关键,才能实现农地流转市场有效供给的目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牛星 吴冠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结合对上海农地流转现状调研的思考,本文认为,农地流转政策的供给安排、农地流转数量和质量的结构调整、农地经营主体的结构调整和农地流转产权结构调整四个方面是农地流转市场供给侧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要内容,基于此,调整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成为农地流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只有抓住这个关键,才能实现农地流转市场有效供给的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沙沙 孙一平
在中国经济社会改革的大形势下,农村社会改革发展离不开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农村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已经不再适应农村发展,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是农村服务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新农村建设。本文从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与社会需求的不均衡发展现实出发,分析了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并给出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模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养老服务业 有效供给 供给侧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旭光
我国职业教育供给与社会多元需求之间存在的显著性不匹配造成了结构性矛盾,而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内涵及其与职业教育治理改革之间的逻辑来看,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创新又是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大制度红利。然而,我国职业教育治理还面临着一系列突出困境,比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差距较大、治理技术及其实践手段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治理主体间的价值认知和参与理性异化明显、治理的制度设计难以激发供给侧活力。为此,我国应着力提升职业教育参与主体的治理能力、加强职业教育治理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英华
农村产业融合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各地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既有成就,也存在一系列问题。立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以山东省T市为例,对农村产业融合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原因,并从地方政府、农村、农业多个层面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为加快我国农村产业融合,进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村产业融合 困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亚明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当下,这一命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最后关头,由于贫困政策递减效应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影响,传统的扶贫思路亟需转变成供给侧改革理念,以适应新形势、运用新机制和激发新动力。本文通过挖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扶贫内涵,结合以往扶贫教训和贫困地区资源独特优势,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精准扶贫的内在关联性,分析了当前扶贫工作忽视"供给侧"质效并偏离需求的困境,解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精准扶贫成功实践的两大模式,在此基础上,指出: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入手,借助供给侧改革提高扶贫精准度,这是完成扶贫攻坚重大任务、补齐"三农"工作短板、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亚明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当下,这一命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最后关头,由于贫困政策递减效应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影响,传统的扶贫思路亟需转变成供给侧改革理念,以适应新形势、运用新机制和激发新动力。本文通过挖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扶贫内涵,结合以往扶贫教训和贫困地区资源独特优势,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精准扶贫的内在关联性,分析了当前扶贫工作忽视"供给侧"质效并偏离需求的困境,解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建
我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难点在农村,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革新的重点在供给侧。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因不能适应需求要素多样性、需求结构整体性、需求满足便捷性的新要求而暴露出供给内容同质化、供给主体碎片化、供给方式单调化等供给侧结构性失灵问题。这种结构性失灵只能通过供给侧改革来解决,应以"自治+他治"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现代化;构建整体性政府,塑造主体间伙伴关系;线下与线上供给互补优化,推进农村"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文化服务。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失灵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伟仁 张平 赵德海
农产品流通产业良性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能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有效保障。然而,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发展尚不能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面临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不畅、流通模式单一、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及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控不到位等困境,应通过加强农产品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农产品全产业链整合、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追溯体系等措施走出农产品流通困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霞 韩一军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封顶、生产成本偏高、资源环境制约等问题,进一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选取我国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黑龙江省各级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一步应针对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难点问题,着眼市场化改革,注重政策配套;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增加科研投入,提高基础支撑实力;恢复小麦与大豆种植,构建可持续的轮作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新柱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难题涉及农户、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科技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服务、生态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加快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树立变革性、创新性、系统性、可持续性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意识;建立市场、政府、农户的一体化联动机制;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健全农产品定价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霞 韩一军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封顶、生产成本偏高、资源环境制约等问题,进一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选取我国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黑龙江省各级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一步应针对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难点问题,着眼市场化改革,注重政策配套;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增加科研投入,提高基础支撑实力;恢复小麦与大豆种植,构建可持续的轮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