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0)
- 2023(7079)
- 2022(5727)
- 2021(5412)
- 2020(4345)
- 2019(9677)
- 2018(9845)
- 2017(18375)
- 2016(10147)
- 2015(11406)
- 2014(11556)
- 2013(11310)
- 2012(10368)
- 2011(9502)
- 2010(9663)
- 2009(8998)
- 2008(8740)
- 2007(8030)
- 2006(7239)
- 2005(6376)
- 学科
- 农(48198)
- 济(38917)
- 经济(38848)
- 业(36359)
- 农业(32174)
- 管理(19610)
- 业经(16083)
- 农业经济(12336)
- 中国(12013)
- 企(11541)
- 企业(11541)
- 制(11505)
- 地方(10160)
- 发(9807)
- 方法(9695)
- 村(9461)
- 农村(9441)
- 服务(9197)
- 体(9140)
- 工作(8679)
- 发展(8505)
- 展(8493)
- 数学(8423)
- 数学方法(8332)
- 学(8138)
- 策(7584)
- 建设(7564)
- 土地(7502)
- 贸(7190)
- 贸易(7186)
- 机构
- 学院(141957)
- 大学(135464)
- 济(55643)
- 经济(54235)
- 管理(52929)
- 研究(50456)
- 农(50034)
- 理学(45258)
- 理学院(44814)
- 管理学(44065)
- 管理学院(43821)
- 中国(39727)
- 农业(37933)
- 科学(31723)
- 业大(30255)
- 京(28630)
- 所(26125)
- 中心(24752)
- 江(23809)
- 研究所(23632)
- 财(23309)
- 农业大学(23257)
- 省(19790)
- 范(19644)
- 师范(19423)
- 业(18602)
- 州(18537)
- 财经(17507)
- 北京(17248)
- 院(17240)
- 基金
- 项目(96090)
- 研究(74791)
- 科学(74060)
- 基金(66503)
- 家(58365)
- 国家(57677)
- 科学基金(47958)
- 社会(46649)
- 社会科(43404)
- 社会科学(43394)
- 省(40566)
- 基金项目(35545)
- 编号(34042)
- 划(32056)
- 教育(31927)
- 农(29586)
- 自然(28378)
- 成果(27807)
- 自然科(27662)
- 自然科学(27652)
- 自然科学基金(27153)
- 资助(25235)
- 发(22817)
- 课题(22266)
- 重点(21070)
- 部(20670)
- 创(19634)
- 业(19598)
- 性(19116)
- 国家社会(18933)
共检索到223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维 刘燕丽
通过对河南、江西等4省8村的实地调查,发现我国农村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保险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不同养老模式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且各模式之间彼此独立甚至互相排斥。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呈现出明显的"断裂"特征,无法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农村养老危机。研究认为,在结合不同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和老人个体化需求差异的基础上,推动家庭、社区、机构和社会养老保险等不同养老模式有机融合,取长补短,同时有效整合农村医疗资源,充分发挥农村老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传承性,建构一个多主体、多层次、多阶段的综合型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农村养老危机的主要出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华东
由于现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客观存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农民的就业方式和收入来源的差异性,决定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必然以多元化为起点。采取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管理、逐级推进的方式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目前农民养老之路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农村养老 保障体系 框架构思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来位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厘清科学发展内涵,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为根本目标;突出农民权利主体和政府责任主体的地位,强调非政府组织服务载体的功能;综合运用民意表达、互动协商、行政主导和市场机制等多种方式,提升公众满意度和供给有效性;梯度推进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劳动就业、文化娱乐和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项目,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丽丽 韩梦娟
由于社会结构和经济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农民有着不同的市场化动力和能力,前者导致农民在就业地区选择上存在着差异,后者使得农民在就业领域选择上存在着不同,结果是在我国形成了本地务工、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强工弱农以及以夫妻分工为基础的弱工强农等多种家庭劳动力配置形态。因此,家庭劳动力配置方式成为农村养老实践的决定性因素,应根据政策情境、人口构成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发生的变迁,为农村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针对性强的养老服务。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强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我国农户金融需求结构逐步完成了由单一性生产消费需求向多品种多层次复合型金融需求的发展变化,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金融组织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要着力探索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新机制,优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促进农村金融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谷彦芳 柳佳龙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城乡统筹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论文基于伊瓦思的福利三角理论与农村实际情况,提出构建包括国家、市场与家庭在内的和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晓梅 吕晶晶 李歆
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是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中的短板。本文主张重构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体系,建立以市为中心,省级统筹的农村养老保险服务经办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互联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全国经办流程规范统一,实现经办管理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将行政化经办机制转型为法人化经办机制,推动社会保险主管部门与经办机构的管办分开;构建农村养老保险末端服务机制;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协管员,将其纳入编制,使其工作更专业化、规范化;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服务递送模式,使其更人性化和便捷化;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娜 苏群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2年的基线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意愿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表明:虽然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意愿仍占主要地位,但同时只与配偶同住的占比也较大,而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还是较低。有无配偶对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意愿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家庭人数、经济收入、身体状况等对养老居住地点的选择也有显著影响。农村老年人在考虑养老地点时更多是出于生存的需求,个性化差异需求体现并不明显。基于居住意愿的统计分析,文章提出了构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并对其各组成部分所承担的服务内容和支付的方式作了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小琳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有所加快,使得传统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面临挑战。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实践状况进行分析,从农村家庭自主养老、村委会养老、社会养老三个层次养老体系的运行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出发,系统梳理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运行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以为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农村养老 社会保障 养老服务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宏磊
在老龄化背景下,居家养老是完善农村养老体系的需要,居家养老符合农村传统养老观念和老年人的生活和情感需要,减轻了农村居民养老负担。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发展中存在运作机制难以市场化、资金保障缺乏制度化、服务对象尚不够广泛化、服务人员不够专业化等问题。为建立农村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应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服务产业化,资金投入多元化;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人才培养,发展志愿者队伍;健全制度规范,实施分类服务。
关键词:
老龄化 农村 居家养老 服务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振伟 王翔 张艳
随着国家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其经办能力不足已经成为该制度的效率"瓶颈"。构建较为完善的经办服务体系、提高制度执行能力是新农保制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有效引导保险公司购买社会保障服务,特别是引导保险机构和农村金融机构等市场微观主体参与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使商业保险更好地发挥其社会管理职能。本文从政府购买服务视角出发,应用社会保险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理论阐述了保险机构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以四川德阳政府购买新农保服务为例论述理论可行性,构建保险机构参与新农保经办服务体系建设的框架,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新民
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1.6%,已经迈进了老龄化,老年抚养系数不断增大,家庭赡养能力不断弱化,而这种现象在农村表现得更为突出。为解决此问题,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村养老 养老模式 养老机构 养老事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二鹏 韩天阔 乐章
实现多层次发展是“十四五”时期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方向,以县域为基本规划和行动单元来统筹推进农村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适应我国农村现实条件、实现养老服务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梳理农村养老服务供需现状与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县域农村养老服务统筹的内容包括供给模式、供给主体、供给资源,统筹的方式分为纵向的“分层+联动”的制度整合、横向的“分类+匹配”的社会整合,由此所形成政策框架以“供需分层适配”的政策分级体系为核心,并注重对各层级功能定位的明晰、衔接,以及多元主体的优势力量的整合与分级嵌入。考虑到县域经济社会的复杂样态,需要为县级政府养老服务政策的转换提供相应的自主性、合理空间及财政支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帅华
为适应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客观形势和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应当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探索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径,推动我国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河南省应当根据自身省情、现实状况与发展要求,推动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把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层次、复合型的养老服务体系新模式。同时,还要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构建不同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具体模式;积极整合养老服务模式、丰富养老服务形式和内容、建立多元筹资渠道、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采取医养结合方式,构建新时代符合河南省省情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多层次 复合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慧劼 姚兆余
农村养老是关乎中国养老事业发展大局和农村老年人福祉的重要议题,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休戚相关。人口老龄化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层论坛在南京举办,围绕农村养老的现状、问题、实践和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展开研讨交流。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与养老服务供给的城乡差异,农村传统养老方式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农村居家养老和互助养老方式已经涌现出一批新的经验,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论坛进一步明晰了我国农村养老研究的现实紧迫性和学术价值,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丰硕的成果和有益的借鉴。基于此,对多学科视野下的农村养老研究进行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