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4)
- 2023(10229)
- 2022(8364)
- 2021(8052)
- 2020(6512)
- 2019(15219)
- 2018(15387)
- 2017(29147)
- 2016(15941)
- 2015(18054)
- 2014(17946)
- 2013(17425)
- 2012(16156)
- 2011(14694)
- 2010(15130)
- 2009(13829)
- 2008(13313)
- 2007(11885)
- 2006(10724)
- 2005(9327)
- 学科
- 济(67426)
- 经济(67347)
- 农(50422)
- 业(45052)
- 管理(33861)
- 农业(33718)
- 方法(26182)
- 数学(23755)
- 数学方法(23186)
- 企(22950)
- 企业(22950)
- 业经(19604)
- 地方(18263)
- 中国(16590)
- 农业经济(12643)
- 制(12538)
- 学(12514)
- 发(12041)
- 财(11080)
- 理论(10615)
- 贸(10330)
- 贸易(10321)
- 易(9970)
- 发展(9741)
- 展(9724)
- 村(9695)
- 农村(9668)
- 策(9640)
- 环境(9156)
- 土地(9123)
- 机构
- 学院(221723)
- 大学(214688)
- 济(85155)
- 管理(83492)
- 经济(83080)
- 研究(74380)
- 理学(72392)
- 理学院(71545)
- 管理学(69783)
- 管理学院(69409)
- 农(58793)
- 中国(57992)
- 科学(48091)
- 京(45501)
- 农业(44675)
- 业大(40980)
- 所(37663)
- 中心(36402)
- 江(36356)
- 财(35760)
- 研究所(34314)
- 范(32165)
- 师范(31884)
- 州(28535)
- 农业大学(28045)
- 财经(27726)
- 省(27673)
- 北京(27666)
- 院(25938)
- 经(25139)
- 基金
- 项目(151038)
- 科学(117888)
- 研究(113524)
- 基金(106069)
- 家(92070)
- 国家(91118)
- 科学基金(77845)
- 社会(69721)
- 社会科(65362)
- 社会科学(65341)
- 省(64254)
- 基金项目(56729)
- 教育(52043)
- 划(51147)
- 自然(49778)
- 编号(49278)
- 自然科(48552)
- 自然科学(48538)
- 自然科学基金(47614)
- 资助(42648)
- 成果(39310)
- 发(34083)
- 课题(34046)
- 重点(33799)
- 农(33388)
- 部(32346)
- 创(31083)
- 创新(28975)
- 科研(28268)
- 年(27860)
- 期刊
- 济(103874)
- 经济(103874)
- 农(64237)
- 研究(60431)
- 中国(50367)
- 农业(43950)
- 学报(35620)
- 科学(33983)
- 大学(28181)
- 教育(28141)
- 学学(26560)
- 管理(25920)
- 财(25211)
- 业经(24575)
- 技术(21947)
- 融(21933)
- 金融(21933)
- 业(20611)
- 农业经济(15057)
- 问题(14770)
- 农村(14764)
- 村(14764)
- 版(14437)
- 资源(13236)
- 经济研究(12659)
- 财经(11952)
- 业大(11459)
- 世界(11386)
- 统计(10896)
- 经济问题(10877)
共检索到334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贺雪峰
当前,中国农村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在城市化和人口快速流动的大背景下,仅靠家庭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农村养老需求。农村养老应当基于三个原则:低成本、原住地以及互助。以H省F县养老实践调研为例,可以看出不同养老实践各有利弊,以村庄为依托的互助养老模式具有五个显著优势。要借助熟人社会中村社共同体的优势,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制度。
关键词:
老龄社会 农村养老 互助养老 家庭养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甘颖
本文通过对中国6个地区农村的实地调研发现,农民与市场关系差异是解释农村养老类型出现分化的重要变量。由于社会结构和经济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农民有着不同的市场化动力和能力,前者导致农民在就业地区选择上存在差异,后者导致农民在就业领域选择上存在差异,其结果是在中国形成了本地务工、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强工弱农以及以夫妻分工为基础的弱工强农等三种家庭劳动力配置形态。而养老嵌入于家庭,家庭劳动力配置方式是决定养老实践的重要因素,劳动力区域配置会影响劳动力的空间分布,从而影响老年人所获得的日常陪伴;劳动力产业配置会影响家庭经济收入,以此影响老年人所获得的经济积累。由此,在农民与市场关系影响下中国农村养老形成了高、中、低三种养老实践类型。基于此,农民与市场关系视角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对中国农村养老现象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现代化转型对中国农村家庭的深远影响,也为进一步的政策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帅华
为适应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客观形势和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应当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探索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径,推动我国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河南省应当根据自身省情、现实状况与发展要求,推动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把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层次、复合型的养老服务体系新模式。同时,还要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构建不同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具体模式;积极整合养老服务模式、丰富养老服务形式和内容、建立多元筹资渠道、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采取医养结合方式,构建新时代符合河南省省情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多层次 复合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俏 刘亚琪
农村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极具本土化色彩和社区重建思想的新型就地养老方式,对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纵向时间维度对唐朝的农社、宋代的义庄、清朝的太监庙和姑婆屋、"大跃进"时期的福利生产养老组织等互助养老雏形进行了梳理,并从横向空间维度对当代涌现的政府主导、民间支持和精英带动3种互助养老类型及适应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立足互助传统、整合社区资源、拓展互助范围、创新互助形式4个层面,提出了促进互助养老从"民间互助"向"规范互助"、从"一元互助"向"多元互助"、从"老老互助"向"代际互助"、从"志愿互助"向"储蓄互助"转变的发展思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超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是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也是农村发展的增长点,并带有强烈的、鲜明的方向性意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具有新思路。为此,在解析新型农村社区主要特征、路径指引与四个双重矛盾的建设难点的基础上,以陕西省L县B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例,提出全新的"1+6"模式。"1"即主体重造,"6"即围绕主体重造必然要求身份重构、产业重转、设施重布、资产重组、服务重塑、组织重建。通过"1+6"模式,将农村社区建设成为居民实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新型社区。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凯萨尔·喀斯木
内生型农村养老为老年人提供低成本照料服务,成为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有效实践。基于对山西省A县多家农村养老院的调研,全面了解内生型养老服务实践过程,探寻其可持续的实现机制。农村家庭发展目标扩大、乡村社会精英的多重目标追求、乡村社会内生资源的有效使用,使内生型养老服务得以产生。内生型养老机构依托多元化成本分摊机制、适配性服务供给机制和共识性风险控制机制,为农村普通老年人提供低成本、就地化、情感化养老服务,为农民家庭发展提供调适,实现农村养老的公共性形塑。地方政府需要在城乡差异视角下认识内生型养老服务,给予其更多的政策支持,重建乡村文明,确保内生型养老服务的持续供给。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玉清 田素妍 雷颖 邹静
农村科技推广是大学服务社会职能的具体体现。我国大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现实需求,通过开展农村科技服务,积极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阐述了大学多年来对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的探索以及结合农业发展现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要求和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创建的较为典型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模式。指出推动大学农村科技模式持续、有效发展,必须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为大学农村科技服务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以及推动大学服务资源有机整合。
关键词:
大学 农村科技推广 服务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焦克源 李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模式关乎该制度的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不同行政区域,或者同一行政区域内实践中存在的几种补偿模式各有特点和利弊。目前,在欠发达地区筹资水平与受益水平都比较低的前提下,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充分考虑参合农民的意愿,选择"住院统筹+大额门诊补偿"模式适合甘肃省及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
新农合 补偿模式 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兴月 张俊良
目前我国农村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健康护理基本靠家中子女、配偶及自己完成。但是,在当代人口城镇化及生育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农村家庭少子化、空巢化后果日益显现,家庭的照护能力不断下降和退化,家庭照护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本文根据2016年四川省仁寿县曹河村309份抽样调查问卷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和回归分析,对农村老人照护现状、特征及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老年照护普遍存在照护形式单一,照护资源不足,护理服务缺失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拟在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起农村家庭与乡村实际相结合、能逐步实现照
关键词:
农村老人 照护模式 社会支持 老人互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永莲 杨卫军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相对比较落后,不少村级组织存在着收不抵支的困难,债务问题已使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开展工作的巨大障碍。从表层看,债务问题的原因在于收入少、支出多,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当前村级组织收入不足且来源定性模糊。因此,要解决目前的困难,表面看应增收节支,从深层看则应为村级组织确定出合法的收入来源。
关键词:
村级债务 农村经济 陕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明
按照覆盖范围、保障水平以及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发放方式,世界各国农村社会的养老保障主要分为社会保险型、社会福利型、个人储蓄型和社会救助型四种模式。这四种养老模式也各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农村养老模式及其代表国家的实践对中国的启示是:农村社会的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和国情相适应、循序渐进地解决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注重法律规范、政府给予财政支持、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等。
关键词:
农村养老模式 国际比较 社会保障 借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君玉 张俊良
近10多年来,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已发生变化。过渡型养老模式的产生和新型养老模式的萌芽,对人们的家庭生育观念和人口控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加速农村养老模式的变革,一是要逐步推行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二是亦可考虑推行一种社会化程度较高,保障性较强,带有一定强制色彩的农村养老制度。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鹏
采用家庭主位理论视角,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居家养老模式转型置于具体社会情境和特定家庭结构中,系统性考察其实践样态和嬗变逻辑。首先,自力养老的社会基础消解,伴随着农民集中居住后"村落的终结",自力养老模式也因失去"基于代际分工的半工半耕"型小农经济与基于传统村落散居型庭院经济等社会物质基础而难以维继;其次,代际关系的嬗变与均衡,作为自力养老消解后的应对策略,经济反哺与隔代抚育成为代际关系嬗变与均衡的基本方式;最后,个体家庭的崛起与居家养老模式的多元化转型,随着个体家庭时代的到来,传统村落共同体"一户多家"的家户结构呈现多元化转型,而从生成动力角度而言,居家养老模式转型的动力正是老年人追求个体化家庭居住结构与代际关系再均衡的内在张力,因此,依据居住结构—代际关系两个维度,将转型中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划分为独居共灶型、独居分灶型、共居抚育型和共居轮养型四种实践类型。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居家养老 实践逻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芝 周翠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以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为目的,对地域空间上相对聚集在一起的多个村庄(受益人口原则上不低于2万人)实施同步、集中整治,使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治理方式。博兴县被列为山东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20个示范区之一,2011—2013年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将投入博兴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资金一亿元左右,主要用于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农村地区工业污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